还比车牌号码 花6万买来4个8
说到好车,刘老板说,在煤老板这个圈子里,还有一种比车的心理,大家看到谁买了一好车,嘴上不讲,暗地里较劲,自己也去买一辆来开着。 刘老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昆明好车的销量好大一部分是被富源、宣威的煤老板撑起来的。刘老板说,他有一位同行,就在前两个月刚刚取得了一个煤矿的采矿权,其哥哥从银行里帮他贷了650万元的贷款,煤矿还未生产,他就先用其中100多万贷款买了一辆宝马X5越野车,他认为没有一辆好车,出去办事的成功率都要低一点。
刘老板认为,煤老板的买车心态,常常是只要有一个人买奔驰,其他人便一拥而上,同时跟着买奔驰。“你买啥车,咱也买啥车”,基本成了他们买车的一条原则。这种攀比心理使他们对车的性能几乎没有认识,有的只是一种对品牌的麻木追求。再到后来,好的车牌号码也成了攀比的一个内容。刘老板的车牌号码后面有4个8,这是他花6万元从另一个老板手里买来的。
悍马车成为标志 老板多数两名车
走在富源县街头,不时就会有一辆悍马车带着轰鸣声从身旁驶过,许多外地人非常惊奇富源哪来这么多的悍马车。悍马车市场价格在一百万元以上,每百公里耗油超过30升——这不是普通人能买得起、养得起的车型。但在富源普通老百姓的眼里,悍马车对于他们来说是司空见惯的。因为这里遍地都是煤老板,悍马车俨然成了煤老板的标志性坐骑。
富源县后所镇一位煤老板对记者说,富源除了是我省第一产煤大县之外,可能还有一样也是我省第一,恐怕连省城昆明都无法与之相比,那就是好车名车拥有率。有人做过试验,站在富源主街上,除去出租车,每驶过5辆汽车,就有一辆价值超过50万元的名车,每驶过20辆车,就有一辆宝马或奔驰,且多数以越野车为主。
记者曾坐着一位认识的煤老板的宝马X5越野车,到他位于富源县后所镇的煤矿上,他说,除了这辆宝马X5外,他还有一辆价值百万的奔驰S600轿车。通往煤矿的道路大多数都十分难走,多数煤老板都有两辆车以上,进矿山开着越野车,进城办事则开着轿车。
煤老板的转折路
1997年:一到过年躲债 衣服包头溜出门
而时间上推到1997、1998年时,煤炭老板们是另外一番境况。当时有一个外地人在富源开矿,每到快过年的时候,就趁着晚上,把头用衣服包起来,偷偷从矿上溜走,生怕讨债的人拦截他。还有一些煤矿老板过年都不敢回家,正月里每天躲在干枯的河滩里,躲避债主。
彼时,每吨煤炭只卖几十元,谁有了煤矿家里就倒霉。但凡从十年前开始开煤矿,能够坚持到今天的煤矿老板,多数都经历过最贫困的生活,然后骤然暴富。
2002年:拿钱撒气拼命花 3口人住10多套房
“自2002年起,煤炭价格骤然高涨。每吨在150元左右,而成本仅50元左右。一天净赚几万很轻松,对于一个年产量在7万吨左右的煤矿来说。”一煤老板说。
几乎一夜之间,上门来的人不再是板着脸的讨债人,而是拿着现金,堆着笑脸来买煤的。煤老板们看过冰冷的脸色,也看过谄媚的笑容。他们有广泛的社会关系,但已经“没有了性格,见谁都不敢发脾气,所以有人就拿钱撒气”。“经历了这些,人生也就看透了。”小学没毕业的一位老板颇有感慨。
同时,为了子女上学方便,接受更好的教育,也为了显示地位,改善生活。富源、宣威大多数煤老板不仅在当地购置房产,而且还在昆明也大量购置。富源晏老板说,他的一个朋友在昆明某小区内买了一整个单元十几套房子,一家三口住在里面,图的就是清静。
“在富源做煤炭生意,10个人里有2个赚了大钱,3到5个赚小钱或持平,其余亏损,这就是近两年富源煤炭老板的基本情况。因为做煤炭生意的人多,所以富源煤炭富豪就显得多。”一个从昭通到富源做了多年煤炭生意的煤老板告诉记者。
“我以前甚至连1毛8的盐都买不起,吃碗面条都要想半天,现在有钱了,你说我不好好花怎么办?”一位煤老板反问记者。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