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突围:用兵要“一正一奇”
钟师:还有一个是电动车的问题,我也疑惑,因为比亚迪在电池工业方面是国际上领先的。这种优势可以转换到跟汽车业的嫁接大家很关注。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包括新的产业政策里面,都谈到柴油轿车方面,没有谈到电动车,国际发展之后,美国注重在电动车的方面投入了大量的钱最后这个产业化回归于失败。现在比亚迪也不放弃电动车的产业,这个是基于什么呢?因为别的企业的资源配置很难在这方面胜任,比亚迪有这个优势,但是市场方面的趋势看不透,所以你们现在还继续在这个电动车方面不断地做尝试,这基于什么考虑的?
夏治冰:自主品牌面临怎么样去突围的问题,除了传统的燃油车,我们能不能突破电动车?用兵在于“一正一奇”,传统汽车是我们的正兵,电动车就可能是我们的“奇兵( 报价;
图片)”,我们对自己的奇兵要有一个准备,包括混合动力等。这个我们绝对不会放弃,我们电动车产品已经产品化了,但还没有把它市场化。
我们不能想过多地去讲,但是我可以透露一个消息,我们发布了一个铁电池,这种是我们取得一种最新的突破。我们在这个基础上有更大的突破,信心更强了。这个我们今天不深入讲了,但是我们奇兵这一块要持续保证,不能一个拳头打架,打架还是要靠两个拳头。
钟师:电动车本身是一个方面,比亚迪有没有可能为中国的其他企业做混合动力等等,除了电器以外它也涉及到电池,如果电池包括自主品牌的整个尝试,如果在混合动力尝试,他们自己研发电池是根本不可能的。比亚迪可不可能做一个混合动力的电池供给国内或者国外的品牌。这方面有没有可能?
夏治冰:这个我们也思考过,确实一个产业在扩大讲,汽车的产业化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一个企业能够去把它动的。假设以后通过电池的供应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我们是领导这个行业的标准,我们在这个产业的成长过程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但是我们一旦封闭这个技术,推动这个产业的力量会少,这个自主品牌的群体也不会有太大的力量。我们一味的去做电池开发,这个对整个的产品的生产是不好的,我们可以提升市场行业领导者的地位,我们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分享自己好处和利润的,这个我们是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去推。完全可以的。
贾新光:现在来看,即使搞混合动力,搞氢燃料还需要电池。因为它还需要里面有一个存储,所以电池本身就能赚钱,那么现在实际上有人比如说电动车已经到了绝路了,但是又有人提出一个新的想法,就是大电容,电容充电非常快,搁一个大电容,充完了再给电池充电,但是这个挺复杂的,但是不能路绝了。第一个电池还是需要的,即使将来到燃料电池这一块,它还是需要的,因为燃料电池不能储存。第二个电池技术如果突破,应该起来有用的。特别是在城里。
夏治冰:这个尝试我们不能放弃,作为自主品牌群体也是一个奇迹,一旦跨越了这一块我们可以把外资甩在后面。正面的交锋它可能是颠覆性的,他们整个的体系可能崩溃。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做出,作为比亚迪也不想过多地说这个层面,我们还是希望做出产品来,把销量卖上去了再说。
钟师:等于是现在从传统的车型传统的做法做强了之后,一旦新的技术加进来是锦上添花的。如果只有新技术,不会做市场是拿了枪不知道怎么打。
夏治冰:对,那没有销量准备、没有研发准备,出来之后也是另外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晏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