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政府和企业之外,第三方缺失,让中国车市召回只能如秀场一般,多是虚热闹。实际利益与消费者无缘。
质量管理大师菲利普·克劳斯云:“制造业将20%以上的营业收入花在做错产品的重新修补上。”然遍观中国车市江湖,愿意出2%之营业收入做“修补”的厂商寥寥。
且看国家质检总局新鲜出炉了中国召回车辆的数字:2004年召回制度实施至今,累计召回车辆42万辆,而今年上半年,质检总局共受理17家国内外汽车制造厂的21次主动召回,涉及车型25种,召回车辆62073辆。一个简单的数据分析即让中国车市召回之“秀”本质大白于天下。
“秀”需看客,故为看客密集度计,召回“淡旺季”分明。42万辆召回车有25万辆是召回制度实施前后三个月内厂家召回的,占到60%;而每年召回密度最高的月份是三月,且集中于“3·15”前后。堪与雷锋叔叔比肩,所谓“车市召回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
召回秀如此走场,媒体已经无意识中充当了“帮凶”。有厂家召回车辆,仅为置换几毛钱的零件,而赶在旺季不免赢得各类媒体报道一片,比起花费公关费用,“秀”一下自然划算。
“秀”亦不乏鲜明之中国特色。全球市场,各大汽车巨头召回手笔颇大,百万辆以上的召回比比皆是,但中国车市今年上半年21次召回仅6万余辆,平均每次不足3000辆。甚至某款车型一次召回仅9辆。呜呼,如此大巫小巫之悬殊差距,盖中国汽车质量普遍高于全球水平焉?
答曰:非若是也。且去修理厂随便逛逛,即可发现修理车间个个繁忙,而同一车辆同一问题出现几率颇高,却未见召回者众;随便翻翻各类汽车报道,“漏油门”、“刹车门”、“熄火门”事件报道层出,但这些厂商大都坚持到底,拒不召回。原因何在?一修理小工道破天机:“如果真是普遍的大毛病,厂家才不愿意召回,否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自己打脸不仅疼,而且更多一份耻辱感。好面子的中国人怎肯做出如此傻事?
或云:肯为召回做做秀的企业仍值得鼓励,君不见,中国车市江湖,写打死也不“召”的企业亦屡见不鲜。故有媒体呼出“谁召回买谁的车”之变态言语,可怜见,中国的车主和准车主直直被逼成了“受虐狂”,只能窃窃地骂一句:“啥都要全球化,咱们中国消费者的待遇为何迟迟不能全球化。”
话说国际车史中,“召回”属于上个世纪60年代末诞生词汇。推行之始,皆因各政府强制发力,厂商习惯成自然,所谓“商业责任感”的建立已是后话,菲氏“20%”之说在汽车产业内被普遍认同也耗费了些时日。
然中国车市,自2004年10月1日执行召回制度始,盖依赖厂家之自觉性,厂家做召回秀无异于凸显其所谓“商业责任感”,而不乐意做秀者亦可视该规章如无物。
终于,国家质检总局发力,发布公告处理召回作弊车型,决心将那秀场变为战场,可谓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一喜也。然隐忧尚在,一者汽车质量体系监督缺失已久,纵使立志重建,仍需耗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二者汽车技术专业性颇强,监督人员从何而来,如何不在众多厂商之维修机构迷失,如何保持眼睛雪亮,是个难关。或者,监督人员脱身于维修人员,与被监察之厂商、店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何保持公平、公正?三者,惩罚力度多大才是其中之关键。
《缺陷汽车召回管理规定》规定,召回处罚上限为3万元,着实不过是毛毛雨,与汽车产业实情相去太远。厂家自然无所顾忌。国外召回制度违规处罚常高于千万美元,且与刑事处罚挂钩。而中国汽车召回制度,距离上亿元的罚金与刑事立法还相当遥远。
而政府和企业之外,第三方的缺失,让中国车市召回只能如秀场一般,多是虚热闹。实际利益与消费者无缘。
今年中国车市有望突破700万辆,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市场。试想在全球第二大市场上,肆无忌惮地狂奔着全球最多的缺陷汽车,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潜在灾难。
无论如何,召回关乎车事,车事关乎人命,中国人民虽然众多,但早已开过了草芥时代。视召回如做秀之厂商,切记,切记,因为你们自己,也在“灾难”中生存。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