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信用真空
在初步试水之后,汽车金融公司胆子越来越大,其中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发现中国消费者汽车信用体系的缺失并非不可破解。
“虽然距离真正盈利还有一段要走,但是,在今天看来,中国信用体系不健全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可怕。 ”丰田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的一位高管告诉记者。
为了破解信用体系不健全的谜题,汽车金融公司使出了全身解数。在丰田汽车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强制给每一个贷款购车用户装上GDS系统。“人盯人”已经成为各汽车金融公司的做法。
因此各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部最为庞大,每个贷款人员必须要接受家访。目前,在大众汽车金融(中国),有40多名的外勤人员,而在上海通用汽车金融,则有70多名外勤人员。这些人员通过实地调查,将翔实的资料传递给总部,作为总部批复贷款的最终依据。
与此同时,各汽车金融公司正在小心地积累着客户的信用资料。
“这些都是从零开始的,其实央行内部有一个信用共享平台,但对汽车金融公司是不公开的。”李告诉记者。
这些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精英们发现:信用体系缺失的中国人的信用成本并没有想象中的高。
一位财务界资深人士分析:从根本上说,中国社会是一个网络社会,这些网络有利于对不合作者实行更严重的惩罚,网络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社会资本。
汽车金融公司很聪明地利用了这点,如方锦江告诉记者:“我们不仅要看一个人的偿贷能力,还会参考家属的偿贷能力等多方面因素。”而这也是“家访”在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手段中变得越来越重要的原因。
在另一方面,汽车金融公司正在推动当地的经销商,利用他们的社会网络来弥补信用体系的缺失。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