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车企业热议平面车展
精确锁定长三角33万中小企业目标客户,“供需会”正中下怀
由《每日经济新闻》策划发起的“金秋九月2006上海首届平面车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汽车厂家的关注,特别是平面车展的重头活动———“商用车企业供需见面会”,更像现在的秋风送爽,吹得各家车企蠢蠢欲动。 同时,读者朋友们也对这个“不用出家门的车展”连连称赞,“在秋日里品茶读报,还能赏车购车”。车企、消费者、读者联动,无疑将掀起一场“汽车风暴”。
继上周VOLVO、上海大众、奇瑞与本报达成参展协议之后,上海通用、上海华普、东风标致、东风日产、长安福特、一汽马自达、吉利、广州丰田、雷克萨斯以及中国重汽、陕西重汽、宇通客车、金龙客车等20余家企业都对上海首次平面车展表示出极大兴趣。
重汽表示,与轿车厂家不同,商用车企业参加车展更为看中展览本身能够带来多少经济效益,这也是商用车很少参加车展的原因。平面车展不仅在展会形式上出新,更组织商用车供需双方见面会,可谓正中下怀。另外,《每日经济新闻》的目标读者是33万家长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恰恰就是商用车消费“主力军”,精确锁定目标客户当然是商用车企业最希望看到的。
国内客车的主流企业“一通三龙”(宇通、金旅,大小金龙)也对平面车展格外重视。他们认为,商用车销售模式与轿车不同,主要以车厂直销为主,经销商处于次要地位。“供需会”可以直面长三角的客户,缩短与其之间的距离,对于商用车企业进入上海及周边市场颇有益处。
在度过7、8两月车厂的淡季之后,9、10月份即将引来汽车销售的又一高峰,《每日经济新闻》乘势推出“平面车展”,采用360度全方位展示的形式,以图片形式对“汽车外观、内饰、发动机舱、安全装备”进行全方位展示,“技术参数、展商地址电话、优惠信息、试驾报告索引、购车地图索引”等资讯内容也一目了然。读者王先生表示,报纸的特征也决定了平面车展比普通车展更具收藏价值,他准备将这一期平面车展的报纸永久收藏。而本报也将派出精兵干将,将平面车展制作成一本精美的“汽车消费别册”。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