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决定自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作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
据统计,在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10.9%、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9.8%、信贷增长过快,外贸顺差达到614亿美元……一系列数据表明中国经济正在高速“奔跑”。业内人士指出,包括汽车在内的某些行业已表现出经济过热的势头,为防止经济整体过热,央行于是拉紧“缰绳”,货币政策开始偏向紧缩,调高存贷款利率势在必行。
在国外成熟的汽车市场,低利率是资产价格泡沫的重要刺激因素之一,而加息往往带来挤出资产价格泡沫的效应。尽管中国的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汽车市场也尚未完全成熟,但笔者认为,此次银行加息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汽车行业出台的,不过汽车作为目前国民消费升级后的一个大项支出,也必定会受此波及。
加息抑制汽车消费
消费者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加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常银行通过加息来控制消费,通过减息来拉动消费。人们对于今后一段时间继续加息抱有较高心理预期,也会促使人们选择储蓄,从而减少投资或消费。
对于利用贷款买车的人来说,银行上调银行利率将会增加他们月供还款的负担。不过,从目前的政策情况来看,车贷的个人还款利息,每万元将增加不足30元,增加的绝对数不是很大,虽然对汽车消费市场影响不会太大,但多少是对下半年汽车消费的一个抑制。
另外,由于银行与保险公司紧缩汽车信贷、车贷险,目前贷款购车的比例已经从前几年的20%-30%下降到目前的不足10%,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是现金购车,因此加息影响到的业务份额其实比较小。对于一些利用汽车信贷比较多的经济型车,例如吉利汽车的消费者虽然30%左右是按揭买车,但由于车价低,贷款基数小,增加幅度相对比较小,消费者都能够承受,目前还没有看到明显影响。
不过,加息对于消费、尤其是汽车这种大额消费的心理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原因有三:第一,目前申请车贷已经比较困难,加息后人们贷款的积极性会进一步受挫;第二,在不能准确判断加息到底对日常生活有何影响、如何趋利避害时,人们往往选择持币观望,而不是消费;第三,人们对人民币继续加息、升值抱有较强预期,消费欲望将削弱。
厂商、经销商成本增加
加息对目前方兴未艾的汽车金融公司的发展也会带来影响。目前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主要是向经销商和消费者提供信贷资金。据了解,汽车金融公司的资金有很大一部分来自银行贷款,一方面,加息会增加其融资成本,使其预期收益下降;另一方面,加息会进一步打压消费者车贷心理预期,使得市场需求减少,用户进一步流失,进而影响到汽车金融公司的正常运营以及其开展汽车信贷、车贷险业务的积极性,使本来已经举步维艰的汽车金融更加雪上加霜。
厂商、经销商的成本也将随着银行加息而相应提高。加息之后贷款利息增加,经营压力增大,汽车厂商与经销商的日子也不好过。对于汽车经销商而言,目前大量的4S品牌店是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建立的,承担着很重的还本付息任务。近几月车市销售不利,经销商资金无法顺利回笼,将面临建设资金、预付提车款的双重压力。银行提高了贷款与承兑的利率,无疑会使整个资金链的使用成本大大提升,加上利率走上升通道及收紧放贷政策对消费者购买预期的影响,可能将导致一边是销售进度在放慢,一边是整体财务成本不断上升,相当多经销商的日子将陷于难过的境地。从长远来看,经销商运营成本的增加,必定会向消费者身上转移,那么,处于汽车销售最前端的销售商和消费者都会感觉到压力,从而减少汽车消费。
而对汽车生产厂家而言,其新车研发、市场发展、广告投入都需要大笔经费;同时,汽车厂商在去年开始纷纷扩充产能,这些动辄十多亿几十亿的巨额资金,相当一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即使短期内加息压力不会显现,但长期来看,汽车厂家财务压力将增大。对于一些身为上市公司的汽车企业而言,加息带来的压力将更为直接和严重。因此,上市的汽车公司面临更多的业绩压力。
温和的冲击波
但是,银行加息虽然会对消费者、汽车厂商和经销商带来影响,但影响应是间接和辐射性的,带来的冲击不会太过严重,其理由如下:
第一,
国民经济总体走势良好,汽车市场总体上还是快速发展的,预计今年的增速还能达到20%。居民的购买力已达到一定水平,消费信心不会受到太大影响,这两点决定汽车销售总量继续走高;
第二,央行调高存贷款利率,对于某些用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真正想购车的用户则无大的作用,况且,利率的上调幅度并不大。根据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经验和规律来看,当一个国家收入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便会对汽车等消费品产生需求,目前中国人均收入已接近这个水平,因此,综上所述,这次升息不会对车市产生致命的冲击。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