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骄阳似火、酷热难耐的夏日中,潇洒的有车一族时常遭遇烦心事:不管是在烈日中、树荫下或是地下车库里泊车,重新上路一打开车门,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坐进车厢犹如置身蒸笼,车还来不及发动,浑身已经汗流浃背。因此,整个夏季如何营造“小天地”的凉爽世界,已成为广大车主的共同心愿。
其实,您只要掌握正确操作空调系统的窍门,巧妙运用车内降温的辅助手段,就能像许多有经验的老驾驶员那样,任凭热浪起,自有凉爽来。
降温有良方 免“桑拿”之苦
夏日,不少新手匆匆进入长时间暴晒于烈日下的爱车时,面对“桑拿浴”般的闷热一筹莫展,只能硬着头皮钻进车厢,心急火燎地启动空调来驱赶热气。其实,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尽快由热转凉,还会明显增加油耗,对空调系统的损伤也不言而喻。正确的方法是不要马上打开空调,而应先打开车窗,释放积聚在车内的热气。稍后再关上车窗将空调风门开到最大,温度调至最低,待车内温度达到正常舒适状态时,立即关闭风门,就能达到快速降温的效果。
车窗巧除雾 让视野更清晰
夏天除了持续灼热高温外,也是风雨穿插的多发季节。在雨天或潮湿的天气中,挡风玻璃及车窗上会有雾气产生。这时,有些驾驶员会用抹布一擦了之,可不多会儿雾气又重新出现。因此,遇有雾气覆盖时,您在启动汽车后先打开空调,按下除雾按钮并在新鲜空气模式下驾驶,直至冷凝消失。因为空调中的空气在降温和干燥后再升温,容易吸收更大的潮气,因此在汽车空调开启的状态下,司机朋友可以快速拥有清晰的视野,有利于安全行车。
湿度有“管家” 让驾车更舒适
车内气流过大,会使车内空气干燥,这种现象的产生取决于通风口的调节和风门的设置。为了在夏天保持舒适的环境,理想的风门设定应该在低温的状态下选定,减少气流,从而减少对流的发生。对流对许多人群都有影响:对于视网膜较薄的人(干眼综合症),对流会使视网膜干燥,引起眼部疼痛,一些体质敏感的人也会有嘴和喉部粘膜的干燥感。所以在选购汽车时,这部分人群应该确保汽车配有“湿度管理”系统,以确保车内空气与其他空调相比干燥度较小。另外,这个系统还能有效预防车窗上雾气的产生。
理想设温差 远离“空调病”
夏日酷暑难挡,驾车者大汗淋漓之下无不想图个凉爽。然而,过度的凉爽或长时间“孵”空调,对身体有害无益。通常理想的车内温度应该是摄氏20-24度,车内外的温差控制在6度左右比较合适。如果温度过低,人体很难适应,容易引发感冒、关节炎等疾病。因此,出于对身体健康和驾驶安全考虑,车内温度不要与车外温度相差太大。当户外温度达到摄氏30度以上时,建议您把车内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举手之劳就能远离“空调病”。
清除异味 确保空气清新
驾车使用空调时,您或许会闻到焦糊味、灰尘味、汽车尾气味和烟臭味等。其实,异味产生的原因很简单:开空调时杜绝“吞云吐雾”,否则烟臭味挥之不去;环境空气恶劣时使用内循环通风,发动机舱或外界的空气就不会通过空调系统潜入车内;空调滤清器使用时间较长、空调管道内和蒸发器表面因制冷产生的冷凝水或空气湿度大,积聚的灰尘或滋生霉菌会引入霉味;在停车前几分钟关掉冷气,稍后开启自然风,使空调管道内的温度回升,减少与外界的温差,保持空调系统的相对干燥,就可预防产生冷凝水;天晴时经常开窗通风或在环境空气较好的路段使用外循环,也能有效驱霉并保持车内空气清新。
总之,正确操作汽车空调系统,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那么,即使在热浪肆虐的夏季,您也会拥有一个清爽的车世界!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