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以冲突使全球油价高涨,中国随时面对石油危机。油价高涨,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势必减弱,这对于正处在成长期的中国汽车业来讲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本篇主要从中国汽车企业如何应对油价上涨、如何尽快开发新能源产品等问题进行解析。 ——编 者
黎以冲突、中国汽车业,在很多人看来,这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话题。但若给这两者间加上个介质——石油,再加句解释:中东是中国主要石油进口地区,这个关系似乎就变得明朗了。尽管黎以冲突最终将走向何方,国内外专家学者观点不一、论调不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全球呼吁和平的主旋律下,我们周遭依然伴生着诸多不稳定的因素。
毫无疑问,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利益,还有不知什么时候就要发飙的风险。有人预测,发生在中东地区的冲突一旦升级,中国经济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因为作为净石油进口国的中国其大半石油来自中东。当然这仅仅是个人观点,而且建立在战事升级的前提下,但这种论调却着实给埋头忙于引进、开发新车型,眼睛猛盯着产销数字的中国汽车业提了一个醒。
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是否有抗击突发性风险的能力?一旦发生所谓的石油危机,中国汽车企业应该如何应对?为了应对能源风险,中国汽车业要沿着一条怎样的道路向前发展?
高油价 汽车业不能承受之重
作为石油储备量占全球65%以上的地区,中东局势的扑朔迷离再次揪紧了全球经济敏感的神经。尽管再次爆发石油危机的可能性仍在论证当中,但这种忧虑并不多余,国际风云变幻,政治经济局势中的诸多不稳定因素需要未雨绸缪的战略眼光。
以史为鉴,在过去30多年里,多次发生过油价飙升导致全球性经济衰退的严重情况,石油价格暴涨是石油危机的直接表现形式,根据资料显示,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期间石油价格上涨了3倍,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石油价格上涨了1.5倍,油价暴涨造成了生产资料价格的全面上涨,随即引发了恶性通货膨胀,经济发展水平下滑,也给对石油高度依赖的汽车业造成了重大创伤。
石油危机出现——汽车燃油价格上涨——用车成本增加——汽车销量下降——汽车产量下降;石油危机出现——宏观经济减速——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汽车销量下降——汽车产量下降。这是石油危机影响汽车业发展的两条直接途径。如果循着这两条途径,来分析中国汽车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又会呈现怎样的景象呢?
“若来自中东的石油通道真被切断,中国势必会遭遇突发性石油危机,油价飙升、产品滞销,这将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致命打击,汽车企业排产计划早在年初已确定,尤其是合资企业,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生产难以为继,缩减产量就意味着撕毁合同,承担与各种供应商之间的违约责任,汽车业已成为了中国的支柱性产业之一,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经济也将受到重创。”
8月21日晚,元通咨询机构分析师张希做出了“最坏的预期”,“预测”了一下不断升温的中东局势将给中国汽车业带来的最坏影响,但他随即表示,之上并不代表他的观点,因为目前看来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并不大,国际形势的变动毕竟有很多复杂的制约性因素,但中国车企可从中审视一下自己抗风险的能力到底有多强。“国际局势风云变幻,车企不应只将目光盯在产销数字上,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准确判断,有利于企业及时有效做出正确决策。”张希说。
一位专家从更宏观的角度分析了中国汽车业在抗风险能力上的弱势。他认为,中国处于新兴工业化阶段,经济发展迅速,石油等能源消费急剧增加,进口逐年攀升,对外依存度不断加大,石油消费风险比较高,汽车业又是石油依赖度较高的产业,因此首当其冲会受到影响,加之我国尚未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石油市场体系,贸易方式单一,定价机制僵硬,市场反应缓慢,同时我国石油战略储备也还不足足应对可能发生的石油危机,这些都加大了其石油市场的风险。
尽管张希并不认同将会爆发突发性石油危机,但他表示石油危机并不是危言耸听,作为不可再生能源,油价不断高涨传递给我们一个强烈的信息:如果我们不改变现有的能源消费和生产方式,石油资源的枯竭只是时间问题。
与张希持有相同观点的专家学者不在少数,汽车业元老陈清泰前不久专就能源危机发表看法,他表示,廉价石油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而且由于石油产能已经接近“巅峰”,石油供应的下降趋势不可避免,石油资源的枯竭如果按照目前速度,这一天的到来或许在本世纪就会出现。
无论是对突发性石油危机未雨绸缪,还是面对石油供应不可避免的下降趋势,对于目前仍旧高度依赖石油能源的中国汽车业,是思考自己持续生存发展出路的时候了。
面对风险 车企应早做打算
不管会不会爆发突发性石油危机,油价的持续上涨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大势。不过从分析的角度,我们可以假设在石油危机突然爆发的情况下,列举出中国汽车业所能够采取的短期应急对策:
第一,为促进大量库存车的销售而降低汽车价格,部分抵消消费者由于燃油价格猛涨带来的用车成本增加。直接降低汽车产品的价格,是绝大多数汽车企业在短期内采用的方式,但这种降低一般情况下不能平衡油价大幅调整给消费者带来的成本负担,销售数量的下降仍不可避免。
第二,开源节流,降低其他成本:如裁减人员、压缩管理性开支等。短期之内,汽车企业可以在其他成本开支方面采取节约措施,以期降低总成本,但裁员等措施会导致下岗工人人数激增,引发社会问题,给社会增加不稳定因素。
第三,在销量下降、库存增加的情况下,降低产量。在车辆滞销的前提下,降低产量当然是必须之举。但正如元通咨询机构分析师张希所言,汽车企业排产计划早在年初已确定,与各零部件供应商之间签订的合同也是按照年初排产计划来制定的,若要缩减产量就意味着撕毁合同,承担与各种供应商之间的违约责任以及数额不菲的违约金。
不难看出,在突发性石油危机爆发的情况下,即便中国汽车企业采取了应急措施,也会相应伴生着诸多负面影响,但所幸,国内专家学者普遍认为目前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并不大,在假设前提下进行分析,也只是想让成长中的汽车业多一份警惕,多一份应急的准备。
事实上,尽管大部分专家学者并不认为会爆发突发性石油危机,但他们大都认为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石油的枯竭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从长远角度来看,开发新能源产品,调整产业的产品结构是汽车业能够持续生存发展的根本所在。
第一,推动节能技术和新能源的应用。尽管首款在中国量产的混合动力车丰田普锐斯目前市场号召力有限,但在本报记者此次采访的专家学者中,无论是在美国研究能源政策的张熙霖博士还是新华信的总裁林雷都表示这将成为中国汽车业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柴油、混合动力、氢动力都是解决汽车能源的解决方案”,林雷告诉记者,这些技术目前在国外应用得比较普遍,柴油车在欧洲已经普及,日本在混合动力车的研发上比较先进,美国则更倾向于氢动力车的开发。
林雷表示,从宏观角度来讲,中国汽车业应该调整产品结构,包括从推崇大排量日渐向小排量转移,从汽油车为主逐步增加柴油车、混合动力车的比例等。
从企业角度来看,首先要逐步调整产品结构,这个工作要从发动机的规划阶段就要做好;其次,汽车企业应该游说政府,来影响政府推动与节油产品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比如使政府理解柴油机如何能够降低油耗、降低污染,进而提高柴油品质的标准;第三,适时引进先进的发动机技术,比如混合动力、氢动力等,来教育中国消费者就环保问题进行思考,这种教育的回报一是自己的产品进入了市场,二是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第四,促使发动机之外与节能相关的技术进一步发展,比如引进更轻型的材料以降低汽车自重等等。
第二,汽车企业自身要提高企业盈利和抗风险能力。很多人都认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空洞的理论,但实际上,以效益最大化为目的的汽车企业,若要增强自身抗风险的能力,就必须增强自身实力,强化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降低产品成本,这些都离不开建立一个真正健全的现代企业制度,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避免重大决策失误,能够较好地防范各种经营风险隐患。
一位业内资深人士也从企业自身的角度提醒企业如何应对能源危机,“目前的中国汽车企业分两块,合资企业和自主品牌企业,尤其对于后者,建立一个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责权明确、科学管理,而不是家长制、一言堂,才能更加有效地来应对风险。事实上,越是这样的企业就越开放,就越能吸收国际先进的具有前瞻性的科技,抗击风险能力就越强,比如长安在海外建立了研发基地,开发混合动力车,这样的企业显然比眼睛只盯着产销数据的企业在风险来临之时能够迅速做出积极反应。”
第三,时时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对于国内很多汽车生产企业来讲,他们更愿意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生产和销售上,而似乎无暇顾及国际形势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但事实是,在全球呼吁和平的主旋律下,我们周遭依然伴生着诸多不稳定的因素。黎以冲突将带来怎样的后果且不说,单说目前中东局势的不明朗就会给中国汽车的出口带来些许不利的影响。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提醒说,由于中东地区宗教等情况复杂,估计5年之内问题不会得到解决,中东地区形势不稳定将给中国的出口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对于奇瑞、长城等准备在中东地区设厂的企业也要三思而后行。“海外设厂的前期投资比较大,中东形势不稳定的影响是中长期的,因此投资设厂一定要谨慎。”赵英说。
不管中东局势朝怎样的方向发展,此次黎以冲突给发展中的中国汽车业提了一个醒,中国汽车企业应该密切注视国内外与石油安全有关的动向,以便于及时做出应对策略,将风险降到最低,同时,练好内功提高抗风险能力,开发新能源产品,调整产业的产品结构,成功转移对石油能源的依赖,是中国汽车业的一条必由之路。 (责任编辑:李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