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和汽车行业老领导何光远就汽车行业是否应该搞自主品牌、到底该如何搞自主品牌展开了一场没有结果的论战。无论如何,这一年来国内汽车企业在自主品牌战略上已经开始提速,今年8月将有六款自主新车集体上市。
那么,在纷扰的车市里,我们该如何看待自主品牌轿车?
中低端的“自主”
表面上看,自主品牌汽车在最近两年才进入我们的视野,实际上,以奇瑞、吉利、哈飞、中华、长安、比亚迪、长城、一汽红旗为代表的自主汽车品牌已在国内汽车市场默默耕耘很长一段时间,而它们之所以不能成为车市的主流,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在技术含量上和合资品牌间的差距。这样看来,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唯一的优势便只能是价格。
回顾这两年里的车市排行榜,上面能够出现的自主品牌汽车基本上只有天津一汽夏利( 报价; 图片)和奇瑞QQ两款车型:一个是生产了十来年的老爷车,一个是外观靓丽、内部粗糙的小车。重要的是,它们的价格重心都在5万元以下,而这部分恰恰是对价格最为敏感,对技术含量最不敏感(或者说没有太多的期望)的消费群体。
再往上看,由意大利宾尼法利纳操刀设计的中华骏捷,有着中高级轿车的尺寸(轴距为2790毫米),却在和8万元一线的经济型车拼市场,为了增加卖点,中华骏捷甚至打出10年20万公里保修的口号。至于一汽红旗,这个令几代人魂萦梦绕的车型,新明仕和世纪星这两款市面在售车型已经淹没在合资品牌的汪洋里。
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悲壮中仍步履维艰,这其中只能说明两点:1、中国的自主品牌技术含量有限;2、中国的汽车消费者并不信任自主品牌。
自主在哪里?
与合资品牌汽车相比,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到底差在哪里?
拿这个月上市的自主品牌汽车来说,比较重要的有一汽奔腾、奇瑞QQ6、天津一汽威志等几部新车。考虑到奇瑞QQ6只是原有车型的小改款,而天津一汽威志和威姿、威乐本身就源自同一平台且共线生产。在这里我们研究一下当前声势不小的一汽奔腾,看看它和合资品牌相比,到底居于什么水平。
从厂家的对外宣传资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奔腾的研发过程里,“一汽卧薪尝胆三年,投入10.5亿,在册研发人员300名,性能检测试验518项,各种路试长达300万公里,撞毁车辆(用于实验)86台,其中完全自主创新的技术占42%,剩下的58%则借鉴了马自达6平台”。待到一汽奔腾上市,我们赫然看到的却是:发动机和马自达6一样、底盘和马自达6一样、安全系统和马自达6一样,甚至内饰都和马自达6差不多。如果闭起眼睛,你会很难分辨出身处奔腾还是马自达6中。
高达42%的自主创新技术难道都在外形上?
翻开奔腾的技术资料,一盆凉水又泼下来,“奔腾的外形设计由意大利设计大师乔治·亚罗担纲,其灵感来源于美国华尔街上的铜牛雕塑。”很难想像,如果有朝一日马自达和一汽停止合作,没有任何核心技术的奔腾该往哪里去?
难道,作为自主品牌,奔腾带给我们的只有15.18~20.88万元的市场价格?事实上,在这个价格区间里,消费者除了可以考虑更原汁原味的马自达6,以上海大众领域、本田雅阁、福特蒙迪欧、通用君威为代表的车市实力派同样会进入他的视野。
让人放心才是自主
一辆便宜的车,一辆安全的车,一辆环保的车。
我们的自主品牌能做到哪些呢?
近几年来,国内新车型推出频率之密集堪称空前,而且其中基本都是国际市场上的同步车型,有些车型还是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做”的。在这种“技术压迫”下,自主品牌汽车想在同级车市场中有所作为,在保证安全和环保的前提下,达到真正的性价比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过程中,汽车企业借鉴也好,引用也罢,但自主品牌汽车需要表现出比原型车更强的竞争力。
一段时间以来,“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子”成为一些自主品牌汽车的口号。事实上,除了价格,品质、安全、性能和油耗也是围绕汽车的关键词。自主品牌汽车,除了要“老百姓买得起”,还得让老百姓用得住,用的放心。
毕竟,我们不能要求消费者在买车时都成为纯粹的“爱国者”。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