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北立交桥改造加固工程施工的是市政一公司,工人正在进行换梁的前期施工。
北京城区最后一座危桥——西直门北立交桥将于本周开始改造。昨天(9月3日),市交通委发布消息,从本周五(9月8日)晚10点至下周一(9月11日)早6点,西直门北立交桥内环通道将连续断路施工56小时。
此次换梁施工的最大特点是本市将首次采用在现场预制新梁后将其平移到原桥梁位置。
据介绍,建于1980年的西直门北立交桥位于二环路西北角,上跨学院路,由内、外环主路桥和外环辅路桥3座桥梁组成。目前,该桥承担着连接西二环和北二环的双向交通,是城市西北部的主要交通节点。其中内环主路桥现况交通量为2788辆/小时,外环主路桥为3616辆/小时,辅路桥723辆/小时。
“西直门北立交桥自建成之日起始终承担着重要和繁忙的交通任务,已多处出现损坏,必须采取及时的处理措施。”负责该桥改造加固工程施工的市政一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桥梁检测,市路政局组织方案论证会后决定对西直门北立交桥内环通道进行换梁施工。
该负责人说,由于换梁的地方是北京市主要交通枢纽,加之周边场地狭小交通量大,没有条件架设大型机械,所以采用预制梁水平牵拉竖向就位法,该施工工艺为北京市首次采用的施工工艺。
为确保工程改造方案的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市交通委、市路政局等有关单位最后采用了“现场预制新梁,顶推平移就位”施工方案,并将工程方案细化为13道工序,逐一缜密细致安排。
受施工影响,从西直门主辅路前往积水潭方向都将断路三夜两天,机动车必须绕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对市民出行影响,去年以来,本市已陆续对工程周边的西内大街、桦皮厂路、南北草场路等道路进行了改扩建。
城区最后一座危桥——西直门北立交桥航拍示意图。
■马上就访
现桥已是最严重危桥
据市交通委介绍,2001年,桥梁养护单位发现西直门北立交桥的桥梁出现病害,及时对内环通道采取了加固支护措施,保证了桥梁的正常运行。
市路政部门和桥梁养护单位在加强日常监护的同时,先后两次组织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市政设计研究总院对该桥进行了检测,评定该桥为E级。危桥评定分A、B、C、D、E五级,其中E级为最严重的危桥等级。
最大裂缝超设计标准10倍
“西直门北立交桥修建的时候还没有城市道路建设标准。”市路政局城市道路养护管理处处长王众毅说,当时是按照公路标准修建的。1999年,本市才开始有了城市道路建设标准。根据标准,类似西直门北立交桥的桥梁都应按照城市A级道路修建,A级道路承重最高能达到77吨,而目前西直门北立交桥的设计承重只有50吨。
王众毅透露,大型立交桥的使用年限一般都是20年。1999年,本市曾对西直门立交桥进行大修,但当时由于资金和技术问题没有对连接西二环和北二环的西直门内环通道桥进行大修。截至今年,西直门北立交桥的使用年限已超过规定年限6年之久,桥面有多处出现较严重的剐蹭痕迹,还有较大的裂缝。
“最大的裂缝已经超过设计允许的10倍以上。”王众毅说,内环通道上共有3道大的裂缝,其中最大的一道裂缝宽度是设计允许的0.2毫米的10多倍,为此内环通道已经被支架支撑了两年多。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