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双方都三缄其口,但首个具有自主品牌的福美来2代的上市,已从事实上宣布海马摆脱马自达,单飞成功。在当天的福美来2代轿车上市仪式上,海马北京双龙伯乐总经理韩光华对记者表示,“海马对以前的马自达用户,将一样地服务。 ”言下之意,现在的海马已经与以前的海马有了本质的不同。
在福美来2代上市会的筹备过程中,海马人士只字不提马自达,对外将其宣称为“海马汽车”。一位内部人士表示,现在的海马汽车已经不是以前“海南马自达”的简称。据了解,十多年来,除了福美来和普力马,海汽一直就没有得到马自达的新车型。令海汽无法接受的是,2003年初,日本马自达将海马垂涎已久的马6车型放到了长春,由一汽轿车生产。2006年初,马自达的热门车型马3被放在长安福特马自达公司生产。至此,海马争取新车型的最后希望破灭。
令马自达尴尬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由于一直得不到马自达的新车型,羽翼渐丰的海马终于透出单干的消息。“事实上,海马单飞马自达没有想到,马自达也想把新车型给海马,但由于要平衡各方利益,短时间无法做到。”一位汽车专家透露。
对于觊觎海马销售渠道已久的马自达来说,海马单飞不仅使马自达失去海南生产基地,更意味着马自达无法整合海马庞大成熟的销售网络。一直以来,将海马最有利用价值的渠道并入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是马自达在华的战略意图。单单到2005年底,海马已在全国建立了120家集销售、维修、配件、信息反馈四位一体(4S专卖店)的经销网络,维修服务店达180家。据了解,2005年,仅福美来一款车型全年销量就达到60987辆,超过国产马6的50126辆的成绩。“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面对公众,海马市场部部长汤斯很自豪地表示。
马3复产依然无期
相比海马单飞,马3停产给马自达带来的尴尬更甚。
今年3月份,马3在多方联姻下实现国产并上市,由长安福特负责生产,由一汽马自达负责销售。然而,产销分离的矛盾很快便爆发出来,4月份,长安福特和马自达相继对外承认了马3停产的事实。
“马自达3由长安福特来生产,由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销售。产销分离的安排,违反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中的有关规定。”银河证券资深汽车分析师赵胜利一语中的。其实,产销分离只是一方面原因,另一个原因是长安福特对只有生产权不满,利润丰厚的销售无法沾手,因此决定停产。
“长安福特参股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能同时解开这两个结。”赵胜利表示。然而,占有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75%股权的一汽一直没有点头。“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里,不仅有马3的利益,还有马6的利益。一汽怎么肯白白把利润给你?”赵胜利表示。
时至今日,整整5个月的斡旋后,马3复产依然遥遥无期。8月31日,长安福特执行副总裁邹文超坦言,马自达3复产没有任何时间表。马自达中国公共关系部助理经理何苗也承认,由于手续问题,目前确实不敢对马3复产给出任何承诺。“给出承诺后,如果到时实现不了,不就很尴尬吗?”她表示。
马自达单方设想落空
目前,马自达在国内拥有海南、一汽、重庆长安三个基地和南京在建基地。在遭遇海马单飞和马3停产尴尬后,马自达面临失去两个生产基地的危险。打击更大的是,马自达整合国内销售网络的设想即将落空。
按照马自达的设想,其在国内将依托四个生产基地,生产10个以上的各个档次的不同车型,包括轿车、SUV和MPV。但在销售上,将所有车型销售网络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将所有销售权收到自己手里。在中国,这个平台就是与一汽合资的一汽马自达销售有限公司。按照这个模式,利润最大的销售环节马自达独占,合资公司只是发挥生产基地的作用。这个分配不公平的方案自然遭到中国企业的反对。早在2004年一汽进入海马欲收编其销售网络时,海马便表现出抵制的态度,一汽因此一直掌握不了权力,作为一汽的合作伙伴,马自达没有达到整合目的。
赵胜利告诉记者:“马自达以前没有想在中国做合资,只想卖产品——关键零部件和技术,现在发现中国市场很大了,所以要在中国站稳脚跟。”站稳脚跟的途径就是与一汽合资建生产企业,但由于一汽拥有众多合资伙伴,合资的主动权在一汽方面,不仅如此,在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里,拥有75%股权的一汽话语权也远比马自达要强大。“过去是国内企业争着傍外资,现在碰到难题的马自达反过来要跟紧一汽了。”赵胜利表示。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