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潮澎湃,车流涌动。中国汽车市场自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下线至今已经历了大半个世纪,其发展历程可谓命运多舛。中国在世界上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何时成为汽车王国尚且不论,整个自行车市场即占尽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卖方是爷爷的风头,又经历了市场经济时期卖方是孙子的时代。 汽车市场是否循规蹈矩,针对中国汽车市场发展道路,本人有幸目睹其中一二,以下为本人见解以飨读者!
纵观中国汽车市场,发展之初仅靠1-2个品牌很难支撑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华民族是一个传统而保守的民族,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炮声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随之而来的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史的一次契机,自此民族工业开始进行中西结合,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外合资。先天条件不足而又为了加快本国工业发展步伐,国人借鉴了“拿来主义”。现代汽车工业中国汽车市场仍需要“拿来”,发展初期市场包容乃大的特点造就了桑塔纳、捷达、富康这老三位一时间所向披靡。买方是孙子的景象使厂家尝到了“拿来”的甜头,这一拿来,就是10几年。也正是这一“拿来”,某种程度上阻碍了自主品牌发展的速度,造成10几年后某单一品牌才竖起打造民族汽车品牌的大旗,难免有势单力薄之感。
事物是辩证的,有成功者,就会有失败者。在外资汽车品牌蚕食中国市场的时候,广州标致作为中国汽车市场第一家合资品牌,没有逃脱厄运的捉弄,由于水土不服胎死在腹中。法国人的浪漫并为因此而偃旗息鼓,十几载后其卷土重来,寻求政治背景深厚的东风汽车为嫁衣,跨海远嫁中国,企盼能够东山再起。在这里提及一下出租车市场,丰田皇冠、菠萝乃兹、斯柯达这些洋品牌使国人打破了心目中对传统轿车的认识,以出租车形势进军中国汽车市场的意大利菲亚特使老百姓开始对微型轿车有了概念上的认识。国外汽车品牌的引进,使国人大开眼界,增加了国人对汽车的了解,这些屈指可数的品牌为今后人们汽车闲谈埋下了伏笔。
随着历史的推移,中国汽车市场羽翼渐丰,不断扩大的消费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的汽车产品,变化甚微的老产品慢慢会淹没在历史发展的潮流中。合资品牌、民族品牌如雨后春笋遍地发芽,合资、技术引进、自主研发这些词汇应运而生。从中国汽车市场销售统计数据来看,80%轿车市场份额被合资品牌占领,合资品牌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赚得钵满盆满的大众公司并没有满足目前的市场业绩,企图以“南北大众”战略继续抢占中国市场。丰田、通用、雪铁龙、福特这些国际公司也不甘示弱,想尽办法谋求在华利益。素以微型车见长的天汽,继续扩大其在微车市场地位,旗下产品夏利汽车曾一度创造中国汽车市场销售神话。此时的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井喷,个别车型一经上市便被冠以加价提车的帽子,仿佛间消费者都在进行非理性的消费,汽车行业被称为暴力行业。中国汽车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在过去看来是政府交通工具的奢侈品,现在成为了中国百姓家庭的代步工具。这种繁荣景象会持续多久呢?我想,靠汽车赚钱吃饭的人给出的答案肯定是永久。
仿佛任何事物都逃脱不掉由盛及衰的历史规律,繁荣景象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内容。汽车厂家的无限增多、市场容量的饱和、产品质量的下降等等因素致使一批坐着“汽车梦”的厂家纷纷落马。井喷过后,市场又回到了平静,失败的企业开始总结教训,但喧嚣的车市并为因此而宁静。一汽大众产品线的老话,天汽为车开始遇到市场瓶颈,汽车厂家开始寻求新的利润源,一轮又一轮的新车不断涌现市场,仅2005年1年就有80余款新车上市,消费者对各式花样的新车上市仿佛有些麻木不仁,经过了市场实践之后变得更加理性。汽车市场的发展是向前的,市场需要更多的冒险家,汽车市场将永远成为冒险家的乐园。
若大个中国市场,上百家汽车厂家相互拚死征战,最终谁将成为胜利者,此时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但从世界汽车发展历史来看,最终的汽车市场必将被几大品牌所垄断。谁能留下来,谁将获得最终的胜利。无论中国汽车市场如何发展,对于汽车厂商来讲可谓任重道远,但对于国人来讲,我们都希望中国自主品牌能够早日跻身于世界汽车民族工业之林。 (责任编辑:晏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