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商务部关于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信息频发。最明确的说法是,明年1月1日商务部将会同发改委、海关等出台一项管理办法,提高汽车出口准入门槛,将国内汽车产业准入管理延伸到出口环节。简言之,今后我国的汽车出口也将由有出口资质的生产厂家实行企业授权管理,这与已实施的《汽车品牌管理办法》一脉相承。 相关人士表示,起草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相关办法是经过深入调研的,实际上这一深入的过程可追溯到去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
撞出来的反思
2005年9月12日,江铃陆风、吉利以中国自主品牌的身份首次亮相德国法兰克福车展,陆风将在这次亮相后进军英国市场。
但仅仅两日过后,9月14日德国时间中午12时,德国一家电视台播出了全德汽车俱乐部(简称ADAC)对陆风汽车进行的以NCAP新车评价规范为标准的碰撞试验的报告。
ADAC在试验评价中称,产自中国的新款低价位越野车陆风(基础价格1.5万欧元)在其撞击测试中多处表现不符合技术标准,这是“过去20年的撞击测试历史中最糟糕的成绩”。并下结论说,“这样的汽车不应该得到进入欧洲市场的通行证”。
此事发生后,众皆哗然。在欧美汽车业内陆风顿时家喻户晓,而在国内也引发了关于低价出口车安全性能的大讨论。汽车出口需苦练内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评论接踵而来。
此时,业内专家开始关注国产汽车出口问题,有专家联想到我国拖拉机出口中走过的弯路。上世纪末,由于国家鼓励拖拉机产品的出口,很多拖拉机生产厂商都将扩大市场份额的目标瞄准了海外市场,中国制造的低价拖拉机一下子风靡东南亚地区。但是由于众多国内拖拉机厂家想挤占海外市场,于是低价恶性竞争随之产生,很多没有生产、出口资质的小企业生产的假冒伪劣拖拉机销往海外。这样做的结果是中国制造的拖拉机在国外留下了低价低质的恶名,一些地区开始抵制中国出口的拖拉机,导致大量订单流失,最终造成国内拖拉机生产厂家的洗牌。
让ADAC看上陆风的正是其超低的价位,实际上就在陆风遭遇碰撞门的同时,商务部条法司也因外国公司对国内低价出口的申诉开始关注低价出口带来的隐患,酝酿出台新的《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调查和处罚规定》,并于去年11月完成了初稿。
出口规范浙江先行
就在这一切还在酝酿规划中时,出口大省浙江最先传来了规范汽车出口的信号。
自去年下半年开始,浙江海关和相关部门陆续传出查扣出口汽车的消息,但每次截扣车辆的数量都不大,在20辆左右。截扣车型品种并未披露,但可以肯定有国产品牌车型在内。
今年年初,浙江经贸委公布,去年浙江各口岸截获不合格出口汽车共16批、261辆,货值近180万美元,单车均价仅为6897美元。2月18日,浙江省检验检疫局向相关企业发布警示称,这些进入口岸准备出口海外的汽车质量不合格,这很可能会成为国外进口国设置各类技术壁垒的理由,给浙江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整体损害。
这是政府机构涉足规范汽车出口最早的有据可循的记录,浙江查扣质量不合格出口车可以看做是国家规范汽车出口的试点行为。
同年初,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出《关于规范摩托车产品出口秩序的通知》,对摩托车整车和特殊用途的全地形车(ATV)生产企业的整车出口资质分别作了具体规定。汽车相邻行业的出口规范制度已经成形并实施,规范汽车出口的相关条例也随之开始研究、制定。
出口基地敲定
今年5月10日,商务部开始将《不正当低价出口行为调查和处罚规定(暂行)》(修订草案)公布在其网站上并公开征求意见。
8月17日,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授牌大会在北京召开,规范汽车出口秩序正式走向台前。会上确定了8个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城市、160家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业。
会上公布的数据引人警醒,2005年,全国整车出口企业1025家,其中超过600家企业出口在10辆以下,更有160家企业仅出口汽车一辆。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这次授牌大会中商务部还召集部分汽车企业召开了内部会议,分别就《关于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通知(草案)》《关于促进我国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草案)》《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考核管理办法(草案)》征求了部分地方主管部门和汽车生产企业的意见。
8月底,商务部官方发布将于明年出台规范汽车出口秩序的管理办法,以提高汽车出口准入门槛,规范出口秩序。该办法将直接借鉴年初实施的摩托车出口管理机制,汽车出口企业必须通过一系列国家生产准入考核和强制认证。此外出口企业在海外市场的售后服务体系和维修服务能力、汽车整车产品上一年国内市场销售数量和最近两年出口量也将成为出口资质的考核标准。
至此,仅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试点准备,规范汽车出口机制已经初现雏形。这对汽车出口正以40%的年增量发展的国内市场来说,这个速度并不算快。最新的动态是,美国国会以低价竞争和侵犯知识产权等四条“罪状”无端指责尚未进入该国的中国汽车。在这种情况下,对中国汽车出口的规范就显得更为必需和迫切。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