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长安共享研发平台保证了发展机会
主持人:在江铃与长安合作之后成立了江铃控股之后,国家对于这两个集团的合并非常重视,发改委也参加了陆风风尚的下线仪式,对于两个本土企业的联合之后,对于将来突破自主品牌的发展实际是有一些瓶颈的,瓶颈在什么地方?联合突破瓶颈有什么样的作用?
刘红山:正如你所说的,国家相关部门对江铃和长安的合作非常重视,他们也在里面积极推动。 因为江铃和长安的携手反映了国家产业政策大的方向,强强联合。另外江铃控股是以自主品牌的设计开发、制造销售为主体,符合国家的需要,江铃以前是做商用车这一块,长安过去是以微车为主的,大家在里面找到新的合作机会。比如共同推出MPV也好,轿车也好或者其它车也好,使自主品牌的能力、实力有一个大的提升。
两个企业都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不足之处,国家也很希望看见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最起码中中企业之间的合作,文化的冲突上相对来说比较少,合作起来在各方面处理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并且也是一种新方式、新模式。不是类似原来合并、吞并,还是平等的合资,各出资50%的合作,是比较新的一条路。
主持人:在开发上面,开发就像陆风也需要乘用车产品,长安也需要乘用车产品,双方在开发团队以及后续产品上面可能有合作的地方,也需要有分配的地方,这方面怎么保证双方都有一个很充足的后续产品来保证达到一定的规模?
刘红山:实际大家都有这样的考虑,因为长安集团和江铃汽车集团在一起,整个年销量非常大,每年的销售额也非常大,同时各自有一支开发和研发的队伍。你有了非常宽广的平台,同时大家在具体的产品规划、策划,在产品的选型上面,具体的工艺设备的开发投入方面大家都会进行商量。这样就很好,你也保护了这个平台,可以去施展,大家有讨论磨合的空间和机会,做事情会比较容易,选择也会比较多样。
(责任编辑:晏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