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幕:伊朗工业部副部长:伊朗的高进口关税不是针对中国一家!
主持人:关于中伊两国贸易方面的公平和开放市场的问题,我知道伊朗对中国的进口关税是百分之百,零部件是27%,相对来说中国的关税较低一些,整车在25%,这种情况下未来如果要继续开展中伊双方的汽车合作,伊朗会不会考虑对关税进行一些下调的可能性?
伊朗工业部副部长马赫迪-莫菲迪:关于零部件进口进口关税,一是伊朗政府希望尽可能在伊朗本地生产,有可能在中国本土生产很便宜,但是加上运输和伊朗本土关税,价格会比较高,所以如果想尽量节约成本,对顾客划算,还是尽可能在伊朗本土生产零件,比例达到60%。 基于这个原因,伊朗如果在中国生产汽车,零部件大部分会在中国生产。
国内的厂商以及国外的厂商综合性的考虑制订的一个政策,现在伊朗这么高的关税并不是说只针对中国一个国家的企业,在伊朗活动所有国家的企业都遵循这种关税政策,在中国所有的外国企业是同样享受这么低的关税,并不是只针对伊朗这一家。我认为关税的差别不是阻碍双方贸易发展的一个因素,因为世界各国法律的制订过程虽然不一样,但是一旦制订出来是一种公平的法律,针对是所有人,并不是针对某一家的。
主持人:今天我们参观了伊朗几个零部件生产厂,感到中国和伊朗的汽车工业各有优势,比如,中国汽车业的劳动力制造成本优势,和零部件制造能力的优势,而伊朗汽车工业却有最优惠的能源优势和十分完整的制造体系,我想问一下伊朗政府在确定进口和出口策略时有没有什么策略导向,如何考虑,以发展两国的优势?
伊朗工业部副部长马赫迪-莫菲迪:古老的丝绸之路从中国开始经过伊朗一直延伸到欧洲,这就是中伊古代商业合作的印证,在这个新的时代,我们也希望这种古老的商业合作能够继续下去。我们的一些同仁所做的研究表明,中国和伊朗可以在很多领域进行非常密切的合作。中国有着非常强大的零件制造能力,这几天对伊朗公司的参观过程当中发现伊朗在过去十年当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汽车制造能力,让双方在自主条件下能够进行很好的合作,实力表明双方的合作是双赢的合作。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各国的优势又是不具有可比性的。您对中国汽车业的优势的描述我 非常同意。但是,伊朗的汽车业除了您提到的完整的系统以外, 我们还有完善的售后,培训和销售等硬件环境,这些优势有些前景是非常好的,可以扩大为今后继续的合作,甚至是多方合作。
但是,有些优势,比如劳动力成本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很可能今后会得到发扬光大,也可能是稍枞即逝。
主持人:有一些中国汽车企业正在伊朗进行发展,我想问一下这些企业在伊朗有多大机会,伊朗政府鼓励和他们合作么?
伊朗工业部副部长马赫迪-莫菲迪:“伊朗欢迎世界各个汽车制造商来伊朗投资,他们都能得到相应的回报。伊朗95%的 汽车市场已经掌握在老字号的汽车企业手中,新进入的投资商只有5%的市场份额,他们必须进行大量努力,这些新的投资商必须有长远的、战略的计划,如果只想干几年就走,他们的成功率不会太大。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