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九线”的大轨道交通图景,正在激发重庆新的市场想象。
重庆正试图利用自己的轨道交通建设经验和市场需求,“无中生有”地打造一个轨道交通产业链,并计划在几年后使其年产值达到100亿元。
“重庆长客”落地
重庆开发投资公司、重庆机电控股集团、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长春轨道”)近日在长春签署框架协议,将共同出资1亿元组建“重庆长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庆长客”)。
长春轨道目前拥有轻轨车辆制造技术,该技术承接自日本日立公司。目前重庆市已建成的轻轨2号线部分设施的技术支持由日立公司提供。
重庆机电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称,目前,三方已组建重庆长客筹建组,今年10月将正式签署合资合同,年内完成公司注册和挂牌成立,力争明年投产。当地计划将其打造成轨道交通车辆生产基地。
该项目分为两期:一期拟占地300亩,为轨道交通车辆的组装、维修及零部件生产制造,形成年生产100辆的产能,预计年产值近10亿元;二期再向国家发改委申请整车生产资质,同时生产跨座式单轨车和双轨车。
消息人士称,此前,重庆市曾计划与法国阿尔斯通、日立公司商讨设立合资轨道车辆公司事宜。
重庆要自己造5000辆轻轨车
据重庆市发展规划,该市轨道交通在2020年前,将形成“一环六线”线网,届时轨道交通总里程达354公里;2050年前形成“一环九线”,总里程522公里。
重庆市经委机械处处长李章万昨日向《第一财经日报》透露,按照国际惯例,每公里线网需配置10辆(节)轨道交通车辆,因此,重庆到2050年共需要5220辆(节)轻轨车。
李章万介绍说,此前,日立公司的一节轻轨车辆售价约合1300万元,长春轨道在引进日立公司的技术后,将每节车厢的价格降至960万~1000万元左右。
在重庆未来的轨道交通建设中,仅车厢采购就可提供500多亿元的订单。尽管这一采购需求需要在10~15年内完成,但对重庆而言,与其把巨额订单一张张地外发,不如自己设立生产企业。
重庆当地企业目前已经拥有一定的轻轨系统及车厢建造经验,李章万称,如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重庆船舶公司、重庆机电控股集团等分别为目前已投入商业运营的轻轨二号线提供了相关配套设备,一些关键性技术也是自主完成攻关设计。
新造轻轨产业链
重庆市在轨道交通领域并不局限于建造车厢,正试图以“系统集成”的方式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重庆市常务副市长黄奇帆今年初在一些公开会议上称,重庆的轻轨建成后,其运行效率高,噪音小,国内很多城市前去考察,也想建自己的轻轨交通系统。黄奇帆提出将参与重庆轻轨交通系统建设的公司整合起来,为国内其他城市提供成套的轻轨建设解决方案。
黄奇帆的这一想法迅速得到实施。
由于打造轻轨产业链的主要推动力来自当地政府,重庆市也因此迅速设计了一个全新的轻轨产业链。但李章万称,目前有关轻轨产业链的相关方案仍在进一步设计及细化中。
“重庆长客”是当地打造轻轨产业链的“牛鼻子”。李章万说,重庆市目前已经建成的轻轨交通系统中设备占了一半费用,而轨道车辆又占了设备的50%~60%的费用,因此抓住了轻轨车辆就相当于抓住了轻轨产业链的“牛鼻子”。
目前重庆市已计划将该市的轨道交通工业化项目作为该市未来的“100亿工业产业化项目”来打造。该市新造的另几个从无到有全新打造的百亿元工业产业化项目分别是风力发电设备设施制造、芯片制造、石油化工等。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