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寇建东北京报道 酒后驾车,交警不罚——因为喝酒的是汽车。 这道新脑筋急转弯题,在时下的黑龙江、安徽、河南、河北等省很“IN”。
继全国九省区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后,国家发改委正策划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推广燃料乙醇。 但是对于燃料乙醇的发展前景,市场中人却并不看好。
品质存疑
由于在已经全省境内封闭使用乙醇汽油,河北涿州的出租车司机王师傅的车在今年年初“喝”上了乙醇。“以前加50元的油能跑110公里,现在只能跑100公里。”这是王师傅最直接的感受:“好在价格还便宜(北京市93号汽油每升5.09元,河北省93号乙醇汽油每升4.92元)。”
但在河北省最近的一次专项质量监测中,乙醇汽油76个批次的样品中合格的只有3个,合格率仅为4%。这不禁让王师傅更加担心,“现在咱们(涿州)这儿有的车主宁愿多花点儿钱,也要到琉璃河、窦店等北京的加油站加油。”
国家发展乙醇汽油的想法始自上世纪末期,当初是为了消化陈化粮。2002年3月国家正式启动了在黑龙江和河南部分城市的乙醇汽油试点工作,进而于去年3月在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个省全省,以及河北、山东、江苏、湖北4省部分地区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但在乙醇汽油试点过程中,有关其品质问题的争议一直没有停歇过。
“不可能(那么低),肯定是某些环节搞错了。”对于河北省如此之低的乙醇汽油合格率,中石化科学研究院张永光主任觉得不可思议。但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乙醇生产企业人士说,“不排除有些小厂看到有钱赚让劣质乙醇汽油流进市场的可能。”据了解,乙醇汽油供给过程通常是由专用车辆从产地运送到不同地区的乙醇汽油调配中心,在中心进行检测后,与汽油混合并运至各终端加油站。乙醇汽油非常怕水,而某些运送环节也的确有做手脚的可能。
乙醇升温
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工业司向国务院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车用乙醇汽油试点工作评估及下一步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发展有关问题”的报告。报告提出,应将北京、上海、天津等中心城市纳入下一步乙醇汽油推广的范围,提高可再生生物燃料的应用比重。
7月,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发了“十一五”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意见,其中醇醚燃料代油以及生物质柴油则成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对此,国家发改委还利用国债资金加大对节能项目的支持,仅今年上半年补助额就高达5.4亿元。眼下,财政部和发改委正在制定专项资金的具体运作细则,生物质能源已被列为专项资金的一号扶持对象。
对于政府频吹燃料乙醇风,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韩文科认为:“发改委在总结试点经验,(在全国)扩大应用范围的可能性是有的。”
前景未卜
2005年,国内仅有的四家燃料乙醇生产厂家的年产量为102万吨,按国家标准10%的添加比例,车用燃料乙醇汽油销量达到1000万吨左右,占全国汽油消费量的20%左右。中石油规划计划部副总经理白玉光提出,“十一五”生物燃料乙醇的生产规模,每年在600万吨左右。而相关规划显示,到2020年,国内年生产生物燃油将达到1900万吨,其中生物乙醇1000万吨,生物柴油900万吨。
中国自1996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原油进口量总体上呈迅速攀升的趋势,2005年进口原油12682万吨。其中,目前我国机动车消耗了全国汽油总产量的85%。但有业内人士预测,从解决能源短缺现状入手,燃料乙醇的所占比例很难超过20%。
“关键是现在全面推广燃料乙醇的难点并没有解决:首先是粮食从哪儿来?”一位曾在某燃料乙醇生产厂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士表示。据该人士介绍,目前国内的玉米都是非转基因的,非常适合人畜食用,但作为燃料乙醇的生产原料则显然“大材小用”,“吉林还好说,全国其他地方呢?”实际上,即便是在国内已经找到用木薯、红薯、高粱等替代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的新途径,有业内人士同样不看好未来大规模发展乙醇燃料的前景。
“600万吨在‘十一五’期间肯定做不到。”据张永光介绍,木薯在广西、广东,甜高粱在新疆、山东,红薯在云贵川的确有一定的种植规模,但以红薯为例,在四川等地的山区仍在作为粮食食用,如果要更大规模种植,还需要二三年的时间。另外,从技术条件看,利用木薯等粮食替代品生产乙醇,受理化特性的影响,储存和运输都会存在一定问题。特别是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由于原料短缺,加上受运输半径的制约,更没有推广的必要。
路线之惑
早在1925年,汽车工业史上的教父级人物亨利·福特就对《纽约时报》表示,汽车燃料的未来必定是乙醇。他的理由很简单,从植物而来的乙醇制造方便,而且还能促进种植农业的发展,污染也少。但80年过去了,燃料乙醇虽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一定的应用,但却是建立在各国政府为其付出高额财政补贴和不断与粮食问题平衡的基础上。
2004年6月,《财政部关于燃料乙醇亏损补贴政策的通知》正式下达,分年度明确了补贴标准,从2004年到2008年每吨补贴分别为2736元、2395元、2054元、1373元和1373元。按照去年全国102万吨燃料乙醇的生产规模计算,政府直接投向燃料乙醇生产企业的资金就高达20多亿元,其中尚不包括减免税收等政策优惠。倘若在“十一五”每年发展600万吨生物燃料乙醇,那么每年的财政补贴将超过百亿。
按照普遍预测,到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500万辆。为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其替代能源需求总量将上亿吨级。如此看来,百万吨级、千万吨级的燃料乙醇对于解决汽车替代能源问题只是杯水车薪。
柴油车、电动车、混合动力、燃料乙醇……如果解决汽车节能问题将是多元化和地区化的,那么也必将对企业提出挑战。“汽车燃料多元化、地区化,将会增加企业研发成本,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让企业生产出小批量的高成本汽车。”著名汽车业专家何光远如是说。中国多元化节能路线图的背后留下了太多的企业困惑。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