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7日电(记者
毛晓梅)当前我国汽车产业链的产值约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0%左右,已成为我国最有增长潜力的产业群。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汽车销售、汽车维修、汽车金融、汽车保险等汽车服务业呈现爆炸式增长。 对于国内财产保险行业而言,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车险的经营仍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眼下,车险业正在探索建立与汽车产业链中各主体利益共享、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图谋以汽车保险为纽带的“产业链”效应。
这是从保监会与保险行业协会17日在京举办的“首届中国汽车保险产业链发展论坛”上传递出来的信息。
论坛上,与会代表主要就《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给汽车保险产业链发展带来的机遇,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推出对汽车保险产业链的影响,汽车保险产业链中各主体的地位作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能进行了探讨。
所谓“汽车保险产业链”,就是以汽车保险为中心,由不同业态的主体组成的产业链条,包括产业链前端的汽车厂商、汽车销售商、各保险专业和兼业代理机构、经纪公司,以及产业链后端的保险公估公司、律师行和汽车修理商等。在汽车发达国家,汽车保险业都拥有较完整的产业链,建立起了紧密协作、相互促进的产业链发展机制。
在我国保险市场上,车险是财产保险的第一大险种,地位举足轻重。保监会统计显示,今年1-8月,全国车险保费收入705.92亿元,同比增长18.9%,占财产保险公司业务的比重为67.7%。其中,交强险保费收入57.11亿元,占车险业务的8.09%。前8个月,车险赔款支出累计为384.06亿元,同比增长24.16%,极大发挥了保险对汽车消费者的经济补偿功能。与此同时,车险的销售也带给包括汽车销售商等众多保险代理机构十分可观的手续费收入。由于汽车的销售利润趋薄,“后市场”已成为车商们的必争之地,而通常代销车险的手续费收入比汽车的销售利润还高。
不过,在汽车保险的这个产业链中,车险业实际上一直处于亏损经营状态,车险市场无序竞争、大打价格战是一个主要原因。由于车险客户的资料掌握在代理商手中,各保险公司往往竞相抬高向其支付的手续费。此外,由于车险的承保、现场查勘、理赔等环节相互脱节,骗赔骗保现象频繁发生,如同“毒瘤”,严重影响了车险市场的健康发展。北京联众保险代理公司董事长郑磊在论坛发言中指出,目前国内诚信问题堪忧,很多保险代理商甚至串通客户骗保骗赔,损害保险公司利益。解决目前矛盾和问题的方法,就是汽车保险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要协同发展,找到利益的平衡点,建立理性合作的关系,并通过制度来规范各方的行为。
据了解,国内一些保险公司已开始尝试构建和谐共赢的汽车保险产业链。像天平汽车保险公司就是将自己的销售业务全部外包给保险分销商,理赔业务全部外包给保险公估公司,并引入律师行为客户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从而解决了原有模式下存在的渠道冲突等问题,降低了自身经营成本,而且也为产业链上的其他主体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顾翔华认为,我国汽车保险产业链的运行还处于起始阶段,费率、事故率等大量问题还需要研究。“从成熟市场的经验看,汽车保险完善的数据分析系统与大量的事故记录,可以提供详实的分类汽车出险概率,并可对危险系数进行全面的分析,有利于汽车工业改善制造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促进其理性良性地发展生产。这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保监会财产保险监管部主任郭左践则指出,目前我国已开始重视运用保险的经济手段化解社会矛盾,辅助社会管理。而我国保险业与成熟市场最大的差距,是在产品差异化程度和服务水平上。对于我国车险业如何与汽车工业建立起产业链发展机制,郭左践表示,保监会鼓励行业之间在信息沟通机制、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开展合作,支持有条件的先行试点,“监管部门的职责一是要给行业争取宽松的发展政策,二是要严格规范市场秩序,最终实现保护好消费者利益的目的。”(完)
(责任编辑:余建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