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合资拿来开发模式遇到瓶颈 合资企业必须自主研发
主持人:我们知道泛亚的成立当初是为了对美国通用的汽车在中国做适应性改造,但是,通过今天的参观,我们发现: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泛亚已经不再是对美国原形车的修修改改,而是从草图开始直到量产的一辆车的中国整体开发,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是泛亚的自主研发已经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独特的道路,而且好多经验是值得合资企业甚至是本土的自主品牌企业学习的。 请问,泛亚的这种开发模式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高卫民:是的,最初,上海通用为了在中国追求最大的市场化,或者追求我们的产品让用户能够满足,我们必须要做改进。
当然随着产品的开发过程,实际上,更深层次地说,是中国市场的成熟和用户的成熟让我们发现:如果你是简单拿一个国外的产品过来生产,我们只是学会了装配一辆车,但是我们并没有学会制造一辆车。
比如我们过去生产的第一款产品,这款产品在北美已经生产了,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合乎中国法规的合乎中国气侯条件的改进然后生产,整个生产过程当中,生产车间、工厂COPY北美的公司。
如果你是简单拿一个国外的产品过来生产,那么你的制造工程根本不花力气不花成本,因为你知道这款车北美是怎么生产的,工厂需要多大,物料怎么运输的,有几个工人,模具是怎么样的,全部COPY起来,就可以把这辆车生产起来,制造几乎是不花精力的,好处也有,不花本钱。
主持人:为什么这个模式在中国走不通了,您说是因为中国用户的成熟?
高卫民:车的价格和中国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收入是紧密相连的。对于一个中国家庭来说,聚集十万块钱要想买车,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是集全家的财富买一辆车提高生活质量,但是他拿十万块钱去买车的时候,提出的问题都是高档车比如奔驰、宝马上面才有的,因为十万块钱对他们已经是很大的钱数了。
所以,刚开始我们也是不成熟,我们自己有很多体会,我们从改一款车到改几款车,从少量的改进一直到君威这样大型的改进,几乎是创造了一个新车,以及下一步要创立更多的全新的车型。
我觉得,这是外国汽车厂在中国从不懂走向懂的过程。现在世界各大汽车公司都进入中国市场,特别是韩国车、日本车,由于跟亚洲文化的接近,而且一直追求低成本,所以在市场上非常具有竞争性。
再回过头来看我们自己,如果我们只是拿国外的一款车来做,已经不能满足客户的要求,或者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只是在生产过程当中做些改款型,其实这个汽车企业的生命线是捏在别人手里面的,生命产品稍微有点变化的话,你的经营就可能变得很快很快。也许由于某些政治因素,你的经营可能会变得很好,而这种好和坏并不能体现汽车企业本身的竞争力。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必须首先在当地,第二步在全球,首先在当地要有战略眼光,要满足用户的需要,必须要去自己开发设计自己新的产品来跟竞争对手进行竞争。
如果一个产品是你自己设计的,那么制造过程你就可以知道:应该是什么样的设备才最有效,我的油漆间应该是怎么样的。从前几年的消费可以看到,吉利、夏利卖出来那么多,这是中国的特殊需求。对于我们上海通用来说,如果要满足中国市场,占领中国市场,那我们首先想到在这上面是不是可以做点文章?
但是,这样的车在整个北美产品体系里面是欠缺的,因为一个发达国家,所谓的小型车搭载了很多很多舒适型、高性能的东西,经济方面用户能够消费得起,也需要这些东西。
但是,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可能就是某一个农户包了很多地,种了很多蔬菜,卖的时候需要一辆车运输,脚上面很多泥巴需要在沟里面洗洗,这个和国外需要的高档汽车是不一样的,这个是市场上比较重要的量。如果说我们来设计这个车的话,我们的制造工程要按照这样车的理念,规划物流渠道,规划料价,包括油漆,如果把这个车的油漆放到凯迪拉克的车油漆上面来走,你的油漆成本降不下来,而且这么高标准的油漆也并不是这些二级城市用户所需求的。
实际上,我们讲到开发新产品很多人就认为那是技术中心的事情,那是开发产品的事情,实际上牵扯到刚才我讲的很多环节。如果工程整个运作环节,以往的运作模式都是用拿来主义的形式来规划你的工厂的话,那么你一到产品开发的时候就会碰到这个问题。
另外就是零部件和整车体系的状况也是一样的,如果国外的很多零部件供应商也只是简单在中国COPY 生产,也是跟不上中国市场发展的。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