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一个会议上遇见一位专门搞汽车技术的专家郑先生。说话间倒扯到营销上去了。他讲了两个故事,都很精彩。这里,阿东复述一遍吧。
他先说了个宾利的营销案例,说是宾种车交付时有个仪式,请车主定好时间,限量邀请自己的重要客人来参加仪式。 仪式上有个厂家的小动作,叫做当众完成这辆车最后一道制作工序:将方向盘上的真皮护套最后几针当众缝合。厂方请车主提出要求,多少分钟缝合比较合适。车主也许会说,我的交车仪式上,缝那个皮套5分20秒吧。行,交车那天,仪式上会有一位厂家委派的老师傅,正好好就用了5分20秒将方向盘上皮套缝好。于是,顺理成章的是,车主请来的客人一片掌声,车主心中好不得意。
这个事情,看起来宾利让车主“派”了一把,心中好不得意。往深里想,更得意的应该是宾利车的生产厂家。它让顾客掏大把银子买了车,专门用来“掼派头”,场面摆得很值。宾利的消费群是谁?他们要什么?看来,宾利厂了解得很哪,他们要的不是宾利车在路上开得飞快,而要的是有位打扮得很整齐的印度大胡子天天把车擦得锃亮,让客人们看主人家中有一辆宾利。
然后,他又说了个他自己买冰箱的故事。多年前,他要买冰箱,多次去家电商场,手里抓了一大把冰箱样本,无数的先进、领先、称王指标让这位精通机电的汽车专家晕头转向,洋字码加横杠加数字的高精尖技术名称更让他摸不着头脑,看了多日硬是搞不清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冰箱。这一天,他又去商场,来到某品牌冰箱的柜台,营业员说她卖的这个牌子的冰箱质量很好,例如压缩机振动非常轻微。如何个轻微法呢?将一支香烟竖立在冰箱内,让冰箱通电启动试试,香烟不会倒。咦,真有这事?郑先生不由得心动。一试,果然香烟不倒,这就下了决心买下这种冰箱。
这个事情,同宾利车那个皮套的准确无误地用5分20秒缝合不一样,郑先生得到的不是摆谱的享受,而是从压缩机振动轻微而相信冰箱质量上乘,使用可放心。一般百姓,掏了银子买一台冰箱,要的也是物有所值,这个“值”,主要地不是让贵客知道他有一台由印度人在那里擦得锃高的冰箱,而是为了实用好用。其实大多数的冰箱都做到了竖立的香烟不会倒,但那位营业员却成功地将冰箱卖给了郑先生,不能不说是一个实现顾客购买欲的经典案例。为什么她要从这个角度来说服顾客对她的冰箱动心呢?这里头有学问耶!
从这两个故事,想想我们的汽车吧。我们的车准备卖给谁?我们的产品的消费者能够理解什么诉求?会被什么信息所打动?
总是说营销重要,那么,什么是成功的营销?阿东以为,同质的产品,我卖得比你多,比你快,比你价高,这就是成功。甚至,质量、功能低于竞争对手的产品,我仍然我卖得比你多,比你快,比你价高,消费者还更为满意。当然,质量要达到某个水准,例如宾利那个方向盘皮套不能刚缝好就绽了线,那台冰箱里竖的那支香烟不能倒。
故事复棕完毕,回头想想中国的汽车企业们,在用什么在影响甚至左右消费者的购买欲?我们用什么在通俗地、省钱地、迅速地、易于传播地、广泛地、令人信服地影响自己的产品的消费者?阿东一直佩服悦达搞的那个小车取个名字叫“千里马”,然后就让用户体验到那匹“马”动力还真是比较强劲,让用户一传十十传百,一说都懂,一用都明白。现在而今眼目下,拿动力强劲做文章的车多了,张三李四王麻子个个都拿它说事,这支“竖立的香烟”就有点过时了,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了。不过,在当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中,悦达千里马的一系列诉求,在同级车中绝对是独树一帜的,打动了很多消费者的心,实现了相当大的销售量哦。 (责任编辑:晏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