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区停车来者不拒非好事?
广州车位政策“转弯”引讨论:规划专家大多支持“一紧一松”,车主感叹公共交通配套不完善
买车易,停车难!不少广州“车友”如此感叹。
截止至2005年,广州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45万辆,每天还有几百辆新车上牌;而与此同时,全市停车位只有28万个,也就是说,每晚,八成以上的汽车只能“睡野地”!但在昨天结束的“广州市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城市交通论坛”上,新发布的《广州市城市交通发展纲要(草案)》(简称《草案》),却一改过去“大力增设”停车位的口吻,而替之以“适当增加”的说法。
七成车辆2010年依旧“无家归”?
一改激起千层浪。细心的市民比较《草案》数据,得出一个“?”号———
2010年,规划市区汽车停车位总数达到53万个,相比同期预计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70万辆的“分母”,岂不是也有七成车辆将“无家可归”?
以往广州的相关交通规划,往往在中心区停车需求方面,强调配套不足,要求尽快“亡羊补牢”。而《草案》的态度则出现了一个“大转弯”。城市中心区内,将实行停车泊位适度从紧的供应政策,引导市民利用公共交通。
针对中心区和新城区,广州提出了“区域差别化政策”。未来广州的繁华地段,停车费用将可能比郊区要贵。而在新城区,则强调以较高标准配置道路和停车设施,保证市民爱车“有瓦遮头”。
据规划部门统计,目前老八区汽车保有量超过50万辆,而公共停车场却只有3.5万个泊位,其中随时可能“关门大吉”的工地类停车场还占了79.8%。
控制停车位改善中心区交通状况
面对广州政府宁愿中心区停车位适当“供不应求”的考虑,专家大多数表示支持。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荣誉总工程师容柏生曾告诉记者,他一直对旧城改造中“增加停车位”的想法有异议。他认为,老城重休闲重文化,回到老城,应主要依靠环保的公共交通,而不是小车,少建停车场有利于改善老区环境。
“其实,广州这种做法正体现了以控制停车位数量的手段,改善市中心机动车交通的思想。”到会专家、MVA(泰国)公司董事威廉士告诉记者,市中心对小车停放“来者不拒”不是好事。“中心区留出必备车位,在新区、住宅区保证足够车位,双管齐下,一紧一松,有利于引导城市交通。”他认为,如果在中心区一味增加停车位,将造成两个坏影响:一是加重交通堵塞;二是增加尾气排放,恶化生活环境。据了解,国外不少大城市已经开始有意识地控制市中心停车位,引导市民城外开车,城内搭车。在巴黎,中心城区交通主要由密如蛛网般的综合地铁网络承担,市内停车位不多;而快速城郊轨道,则把市民从外围郊区和卫星城运送到市区中心;在这些交通线路的郊区站口有12万个停车位。
市民希望公共交通应该更方便
“‘有车一族’消费力高,配套停车场自然会吸引不少顾客,带旺生意;但是要把可以当旺铺的地下楼层拿来停车,又太亏本了!”北京路某商厦物业管理负责人告诉记者,即使天天车爆满,只要想想相差百倍的租金,他们还是觉得“肉痛”。
而商家、租户则希望周边停车位越多越好。商家、租户认为,车主消费力高、购买量大,是他们最喜欢的消费者。
市民们在希望停车位增加的同时,却不欢迎提高停车费。广州市民刘先生表示,假如政府想改善中心区交通,除了控制车位,更应该关注如何让公共交通更方便:“我搭地铁去北京路,出站加走路还要再花10分钟,又是楼梯又是马路,太麻烦。”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