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买车时,首先考虑的是要买一辆安全的车,要有安全气囊、抽紧式安全带、还要有ABS、防侧滑装置等等。有人认为,汽车钢板厚的、车身重的车肯定安全。其实并不一定。
前几天,在天津参加汽车产业国际论坛时,和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在饭桌上谈起汽车安全的话题。 这位专家认为中国汽车消费者在汽车安全问题上有许多误区。
专家告诉我们,如何在撞车的情况下保证乘员的安全,国际汽车界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美国的做法是加大汽车的重量和钢板的硬度,以硬碰硬。而日本的做法是不加重汽车的重量,而是在车身设计出一个吸能区,碰撞后把大部分能量吸收掉,从而最大限度地 保护乘员的安全。一般来说,两个重量不同的汽车迎面相撞,吃亏的是重量轻的一方,可是谁也不敢保证你撞上的车一定比你的车轻。再说,汽车自重大油耗也大。这两年美国车之所以在市场上节节败北,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油耗大,而国际石油价格则屡创新高。
日系车的特点是重量轻油耗低。在安全问题上,采用的策略是以柔克刚。整车带有逐级吸能及抗变型能力的骨架。在发生碰撞的一刹那,车体尽可能多地吸能,保障驾驶室不变形,从而保护驾乘人员。从碰撞实验的结果来看,尽管前脸被撞的稀巴烂,但是气囊能打开,车门能拉开,乘员的安全得到了最大的保障。天底下最宝贵的是人的生命,车撞烂了可以修理,报废了还可以找保险公司理赔。而人如果出了事则是金钱难以挽回的。日本一些汽车厂家目前正在研究如何在车撞人的情况下尽量减轻对行人的伤害。这就要求汽车的前脸要更柔软,材料更轻薄。在高油价的今天,日系车在全世界大行其道,与其安全、节能的特点不无关系。
近年来,国内生产的日系汽车发生了几起碰撞后断裂的个案。于是给消费者一个印象,日系车虽然经济省油,但是钢板薄,不安全。专家认为,这种看法有点片面,钢板厚度差零点一毫米并不影响汽车的安全。在国内销售的日系车在上市前都进行过多次碰撞安全试验,结果都是符合要求的。事实上,那些汽车断裂事故都是在十分偶然和极端条件下出现的,并不足以说明这些汽车不安全。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每年要进行300多辆汽车的碰撞试验,基本上每天撞一辆车。从碰撞的结果来看,合资企业的产品安全性相对要高一些,因为这些车型都是成熟成型,在引进前已经进行过各种试验,包括碰撞试验。
为了保证碰撞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自己掏钱,在国内汽车市场上随机购买5款轿车进行碰撞试验,每款车买3辆,从不同角度进行碰撞试验。目前已经对3款车进行了碰撞试验,还有两款车正在准备进行试验。试验结果将在10月底向社会公布。据了解,这些做碰撞试验的车型,都是国内生产的,既有欧系品牌,也有日系品牌。结果公布后,消费者就可以对这几款车的安全性能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不管汽车再怎么安全,总是一层钢板蒙着一个骨架,汽车不是碰碰车,更没法和坦克相比。汽车碰撞安全试验是在一种极端情况下所做的试验,广大汽车司机还是要小心驾驶、安全第一,千万别让这种极端的情况发生在自己的爱车上。(参考消息·北京参考)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