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最强大工业部门之一的汽车业,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正在变得举步维艰,僵化的劳动力市场和停滞不前的销售成为这一困境的罪魁祸首
文|《新汽车》杂志 特约记者 赵可鲁
福特公司陷入严重亏损,通用公司在期待外援……作为世界最强大工业部门之一的汽车业,其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正在变得举步维艰。 但在泥潭中挣扎的并不仅是美国汽车公司,欧洲巨头也未能摆脱这一厄运,而僵化的劳动力市场和停滞不前的销售成为这一困境的罪魁祸首。
西雅特的爆发
2005年的12月2日,西班牙西雅特(SEAT)汽车厂的工人涌向街头举行抗议示威,使得生产停顿,巴塞罗那市中心陷入一片瘫痪,有的工人甚至和警察发生武装对抗。由于近年来公司业绩不佳,管理层提出了削减工人10%的工资,并解雇9%的工人整顿计划,此举引起了工会的强烈谴责,认为这种做法“野蛮”,西雅特管理层“顽固”。
成立于1950年的西雅特,曾经是西班牙汽车业辉煌时期的代表。它最初由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在意大利菲亚特公司的帮助下建立,1990年为德国大众所收购,1993年建成的马多利厂区更是当时欧洲效率最高的生产基地,最高年产量曾经达到80万辆。除大众以外,其他欧洲汽车巨头都于同一时期在西班牙兴建生产厂,因为西班牙的劳动力相对比较低廉,而且接近法国、德国等欧洲主要的消费市场。
然而,旧日的产业转移正在为新的产业转移所取代,世界范围内的投资流动使得今天的东欧和亚洲开始扮演着当时西班牙的角色,而西雅特在全球化的大潮中却江河日下。2005年,其产量只有38.62万辆,亏损1.18亿美元,25%的产能过剩,没有销路。长年的亏损迫使公司管理层寻找出路。由于工会不同意降薪,西雅特只能选择裁员,遂引发抗议一片。
2004年东欧各国加入欧盟后使西班牙制造业遭遇严重挑战。东欧国家工人的工资只有西班牙工人的工资的一半左右,而像西雅特这样的公司不得不和东欧生产的汽车争夺法国和德国市场。与此同时,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经济的崛起对西班牙也不啻雪上加霜。中国汽车工人的工资只有西班牙工人的工资的四分之一,中国的劳动法远较西班牙灵活,在一些工厂几乎可以任意裁员。而西班牙严格的劳工保护法令商界怨声载道,他们要求在经营状况不佳的情况下拥有更大的解雇自由。
西班牙雇主联合会甚至发出这样的建议,要求国内的制造业公司全部搬迁到成本低廉的外国。国际金融机构批评西班牙过于依赖欧盟给予的补贴,固步自封,不思进取,在东欧和亚洲国家的挑战下失去自身的竞争优势。以萨帕特罗为总理的社会党政府于2004年上台时曾宣称要和工会就改革劳工体系进行商讨,但到目前改革依旧悬而未决。在他之前的人民党也曾因试图改革对劳工保护性过强的法律而在2002年遭遇大罢工。
(责任编辑:余建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