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26起特大交通事故,其中,营运客车肇事达18起,比去年同期增加3起——
近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中国客车安全调查结果,在涉及客运安全的12项因素中,违章行驶(49.21%)、疲劳驾驶(40.78%)、恶劣路况(39.47%)、超载(34.36%)、制动性能(33.36%)、缺少乘客安全带(31.80%)等6项最受公众关注。 其中,客车制动性能和安全装置配备均与客车本身的安全性能直接相关。
客车安全性能亟待提高
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共发生47起特大交通事故,其中营运客车肇事29起,造成480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61.7%和60%。今年上半年,全国发生的26起特大交通事故中,营运客车肇事达18起,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起。
客车安全问题带来许多不良的社会影响,成为今年国家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的重点之一。在导致客车事故的诸多诱因中,客车本身的安全性能不能满足需要是一项主要原因。与轿车相比,客车无论从安全性能的检测手段、安全装置的配备情况,还是车身构造的技术条件来看,都难于达到轿车的水平。
我国《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总质量大于12000千克的长途客车和旅游客车必须安装符合规定的ABS,交通部制定的《营运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规定中也是要求高一级以上的大型营运客车必须配备ABS,对于其它客车均没有强制要求安装ABS。至于安全带,国家相关标准没有强制要求专门为乘客座位配备安全带,只是要求“长途客车和旅游客车的驾驶员座椅及前面没有座椅或护栏的座椅应装置汽车安全带……卧铺客车的每个铺位均应安装两点式汽车安全带。” 盘式制动器、行车记录仪、自动间隙调整臂、自动灭火装置、安全气囊等都只是高等级的营运客车的必备装置,国家标准没有强制要求,而这些已经成为一般轿车以及国外客车的必备装置。
对于这种状况,一些专家忧心忡忡。因为,客车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往往大于轿车事故,对其安全性能本应提出更高的要求。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吴卫说:“营运性客车由于所载乘客数目较多,一次伤亡率比较高,而且我国道路交通条件和交通管理水平有限,因此更应当强调客车的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
安全标准正在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在学习和借鉴国际客车安全法规的基础上,经过适应性改进,已相继出台了数部客车的安全标准。包括《客车结构安全要求》、《轻型客车结构安全要求》、《客车座椅及车辆固定件强度》、《双层客车结构安全要求》等,这些标准分为两类,一类是国家强制性标准,另一类是国家推荐标准,由企业自行参照执行,安全性要求高于国家强制性标准。
“随着技术基础的提升、交通安全形势和道路条件的变化,不断完善和提高客车安全标准是必然的趋势。” 吴卫说,去年底,我们已经完成了《客车结构安全要求》的修订工作,已经进入审批阶段,可能将于明年开始实施。新标准对客车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在修订后的《客车结构安全要求》中加入《客车上部结构强度的规定》的相关要求,在此之前,这只是一项推荐标准,而在国外这一标准早已是一项强制性标准,主要是对客车翻滚时,顶盖的强度、刚度以及保证乘车人生存空间的车身结构等进行研究,采用强度高,抗变形且质量小的新材料,以提高整车的抗碰撞能力。
此次修订是采用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2001年11月20日颁布的2001/85/EC指令和欧洲经济委员会法规ECE R36中的个别条款。从整体上来看,修订后的《客车结构安全要求》主要强调客车结构的安全性,同时对客车制动、灯光、排放、噪声等方面提出要求,对客车技术水平的提升和产业发展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并将控制环境污染、节约能源等社会责任要求融入强制性标准。具体而言,《要求》中的安全技术不仅涉及轴荷分配和装载要求,以及上部结构强度、稳定性等技术性强的内容,而且还涉及出口的数量和位置、车内布置、防火措施等安全防范措施。
期盼更多企业走在标准前头
“确保客车行驶安全是一项系统工程,客车安全标准只是国家为客车生产设定了一个最低门槛,还需要客车生产企业的积极参与,以及运输企业、社会公众提高安全意识。”吴卫说,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主动提高客车生产的安全标准,就应该获得相应的利益回报,以此鼓励它们继续提升客车的安全性能。
在中国客车安全调查结果发布会上,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建中说:“安全性是客车最重要的性能,也是客车的核心价值。”三年前,苏州金龙提出了“安全用心”的口号,今年年初,又提出“海格客车,安全为本”的品牌理念,提倡产品全面安全。
目前,苏州金龙已经逐步建立了从技术开发到零部件采购,从生产指导到产品检测、客户服务的全方位“安全客车体系”,并开展客车安全的专题研究,对车身机构进行优化。率先使用盘式制动,采用国际先进标准的CAN总线技术,安装高位刹车灯、前后稳定杆,配备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轮胎气压报警器(TPMS)、带雷达的倒车监视器、超速提醒装置、汽车防滑控制系统(包括ABS和ASR)等等,进口动力转向机以及进口自动间隙调整臂等关键安全装备都已作为标准配置。
专家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采用国际标准是企业参与世界市场竞争的前提条件。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都尽可能地设置壁垒以保护本国产品和本国贸易,但WTO的自由贸易原则使得关税、进口禁令、配额管理、出口补贴等保护手段逐渐不能使用,而技术法规、标准等方面的技术壁垒却不受此限制。采用国际标准是跨越其他国家贸易技术壁垒的有效手段。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