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由于吉利和华普在车型、市场等诸多方面出现了竞争加剧的情况,加上吉利加大了高端车型的投放比例,而华普的市场表现一直不佳,还有华普近日的发生的人事大变动,引发了人们对于“父子”矛盾的猜想。
近日,吉利集团的新闻发言人向本报发来书面函件,表示对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经营管理体制进行必要的调整,是出于吉利控股集团整体发展和战略规划的需要。 吉利表示,本次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刚虽然兼任了吉利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将仍继续分管包含上海华普在内的吉利汽车在上海的业务经营管理及其相关工作。主要目的是提高上海华普汽车在吉利控股集团的独特地位,整合相关资源,充分共享;在企业规划、产品开发、拓展市场、对外竞争、成本控制、品质提升等方面更加协调一致,在分工清晰的基础上形成合力;完善管理模式和治理结构、加快集团全面实施信息化建设。
吉利表示,吉利本次的人事安排,与华普的既定发展格局、品牌形象和产品发展方向并不矛盾,也不存在着什么改变“承包合同”的问题,加强激励和监督的力度,目的是为了使其实施过程更完善、更为健康地发展;吉利和华普将在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市场定位和零部件体系建设、技术人才安排等方面的资源,实现充分互补和全面共享。
在此之前,华普对旗下车型进行了8000元左右的大幅降价。华普汽车表示,上月28日,华普汽车二期工程第一阶段扩建项目告竣,产能达到15万辆;由于产能扩充,以及注入了更多的科技元素,单车生产成本降低从上周四(10月19日)开始,开始调整海尚MA和海域MA车系的售价。调幅最高达8000元,幅度超过13%。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