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毕井泉在北京大学的一场演讲中透露了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部分细节,从而使得这一备受关注的事件得到证实。
毕井泉透露,未来国内成品油定价,将从盯住国际成品油价格改为盯住国际原油价格。 这就意味着,新的油价改革思路大方向已定。而消费者最为关心的是,改革究竟能给成品油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零售价有望隔日一变
记者了解到,从1998年起,我国的成品油实行与国际接轨的定价办法。根据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格加权平均为依据,并权衡市场情况具体制定国内成品油的批发价和零售价,由国家发改委公布实行。只有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8%时,国家发改委才会重新确定国内成品油的零售基准价。
近几年国内成品油价格历次上涨,遵循的正是这样的一个游戏规则。当一个新的价格公布并执行之后,基本上要稳定几个月,这就让不少消费者产生了这样的错觉,为何国际油价跌了而国内油价却一直按兵不动?实际上这正是目前的定价机制遭人诟病之处,在西方国家,一般成品油随着原油变动的滞后期约为1个月左右,而与国外成品油价格接轨的定价机制,滞后期自然就要长达数月。
记者获悉,将国内成品油价格盯住国际原油价格后,将有望实现隔日定价。即根据前一个交易日的国际原油价格来确定当天的零售价。这就意味着,当国际油价大跌,第二天你开车去加油时,就能买到价格同步下降的汽油。
零售价是涨是跌尚难预料
除了价格反应更快捷之外,新的定价机制将会对未来油价产生怎样的影响?消费者能否从中获利?有关人士认为,新的定价机制反而有可能会导致零售价上涨。
“在我们看来,发改委定出的价格是偏低的。但在消费者看来,发改委定出的价格是偏高的。两面都不讨好,这就是发改委目前的处境。”中石化杭州分公司副经理丁成伟坦言,假如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直接挂钩,零售价反而可能上涨。
“目前的零售价是在国际原油涨到每桶70多美元的高价时定的,但是这个价格根本保不住本。如果不考虑其他的社会因素而单独算成本账的话,目前的零售价对应的国际原油价格是每桶不到60美元。也就是说,即使目前国际原油已经大跌,跌回到了每桶60多美元的水平,但是要实行新的定价机制的话,零售价肯定要上去。”他说。与他的这一说法相印证的是,有专家认为当国际原油价格每桶低于60美元,才是实行新的定价机制的最好时机。
不过,也有一些人士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国内外成品油质量存在一定差距,既然质量达不到国外水平,价格自然也应该相应降低。同时,国内的自产油应当发挥拉低平均价格的作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至于实行新的定价机制后零售价就会上涨。 (责任编辑:马中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