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鉴别、视网膜扫描、感应启动———是什么家伙需要如此才能启动?答案如果是汽车,你相信吗?如今,这已不只是詹姆士·邦德的特权,随着生物技术的应用,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自己的人体便将成为开车的“钥匙”。
100年的时间改变人们几千年的行动习惯,汽车真正带给人类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一次汽车革命都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习惯,甚至是车钥匙。在“生物钥匙”悄然而至的今天,在人们准备与车钥匙说声“再见”之前,还是先看看那些“钥匙前辈”在我们生活中留下了什么印记。
排资论辈,机械式钥匙绝对是“钥匙一族”的长老,与机械锁一起,在汽车诞生之始就扮演着“护车使者”的角色。早期的机械钥匙在结构上与我们日常的门匙基本无异,都是通过齿口的咬合将锁开启。但这种单纯为了限制车辆操作的简单设计,为日后偷车贼横行于世提供了便利。不过,当时的车钥匙也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高贵身份的象征,这也翻开了车钥匙历史的第一页。
随着汽车的普及,车钥匙开始在人们的随身物品名单上赫然出现,“百家争鸣”的钥匙时代随之来临。当时,福特T型车可谓一枝独秀,不过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车钥匙似乎无法满足个性张扬的美国人,于是贴牛皮、挂扣链、印徽章的车钥匙开始出现,汽车最早的改装———车钥匙改装正式登场。至今,许多能工巧匠仍以打造独一无二的车钥匙为自己毕生的追求,车钥匙非凡的魅力可见一斑。
不过,大量车辆失窃,也使得车钥匙设计上的诟病凸现。直到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从电子钥匙上似乎看到了新的希望。早期的电子钥匙从外观看,与它的前辈如出一辙,但在钥匙柄部分却暗藏玄机,编码电路就是其中的奥秘———只有当互相匹配的钥匙插入锁内,两者才能接通相同频率的编码、解码电路,将锁打开。此外还有一个巨大的转变,电子钥匙第一次直接与车辆的点火系统“对话”,从而使车辆受到由内而外的保护。电子钥匙打的这场翻身仗,令车钥匙家族好不扬眉吐气。
电子车钥匙并未使车钥匙的发展走到尽头,更安全、更方便、更多功能开始成为车钥匙新的追求。不久由于智能芯片的介入,智能钥匙又成为人们的新宠。一把车钥匙上,无论车辆信息还是驾驶人员信息应有尽有,小到照明指路、大到酒精测量等各类功能都不在话下。特别是最近流行的卡片式感应智能钥匙,在一定范围内当车辆收到该钥匙发出的信号,通过与车辆ECU的加密资料核对,立即就能辩清“敌我”,自动开锁,有的车辆甚至还能自动点火。更可观的是,智能钥匙是车辆的“指挥所”,所有电子系统的开启将全部交由智能钥匙负责,看来智能钥匙实在是任重而道远。
最后要说到前面所提及的生物钥匙。从安全角度而言,无论指纹、角膜都是独一无二的天然密码,所以几乎在每部有关谍报题材的电影中,都能看到生物识别系统。试想,非你不可才能发动车辆,这种卓越感确实是其他钥匙无可比拟的。除了安全角度,运用生物技术还能探知驾驶员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异样,防患于未然。当然,生物钥匙的优点远不止这些,等你用了就会知道更多。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