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长安汽车在这儿召开一个长安自主创新高峰论坛,参加这个会议听到一些很令人受到企业的观点。我讲四个计划:
第一,在长安研讨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本身就有特殊的意义。
第二,长安汽车的自主创新模式具有一般性的示范意义。
第三,要把握创新的规律,学会管理创新的过程。
第四,科技部在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方面做了大量的安排。
今天我到会场拿到一个册子,这个册子非常好,第七页写了这么一条:
第一条:创办于1862年,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先驱。紧接着下边讲,现在是汽车行业排行第四、微车第一、全球品牌汽车产量第20。中间还讲到,是中国汽车工业创新的领军者。我觉得这几句话要引起大家的重视,这几句话实际上就奠定了我们这次会议在整个当前我们讨论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地位,首先我们研究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问题,就是从根本上思考一小、探讨一下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怎么走。我们一百多年来从李鸿章老爷子那儿走到现在,新中国搞了五十年的工业化道路,传统的工业化道路走不下去了,我们从这儿开始思考我们一百多年以来中国工业的走向,所以这是一个重大的命题,所以从这儿我们还得往前想。
第二条,长安是一个拥有三百亿国有资产、四万职工的国有大型竣工企业,是行业的笼统,它的走向就直接决定了国有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改革方向,所以它的意义在这个地方也非常明显
第三个意义也非常突出,现在是全球第20名,实际上面临着一个普遍问题,中国的企业在走向全球的过程中寻求什么样的策略和对策。在这些问题上长安都具有一般性的意义。
我看完这个材料还是很受启发的,因为我们从十六大以后我们就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思想,我们提出了走新兴的工业化道路,提出要走科学发展观,要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在四中全会、六中全会两次提出来,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自主创新,实际上核心思想就是要探索一下未来十几二十年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什么,是一个发展道路的问题。所以从这儿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自主创新的问题是在04年12月3日的经济工作会议上被总书记第一次明确提出,作为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在12月那一个月里总书记连续讲了四次,最后的讲法,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所以定位是这个东西。因为我在科技部门工作,过去我们知道,自主创新的概念我们从十五大、十六大一直在提,提了十好几年了,一直作为科技工作的指导思想,现在被中央决策成为国际战略、成为重大的经济政策,所以这一点我想要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尤其是引起媒体的重视,不要在技术层面、细节层面上考虑太多,这是国家的重大战略,这个地位一定要清楚。因而我看了这个材料就引发了感想,从一百多年的工业化道路,从国有企业的改革,从国有企业全球化的过程中有这么多感受。
第二句话,长安的模式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示范意义。最近只要关注汽车产业的人就知道,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和产业问题被炒的沸沸扬扬。人们一直反思新中国建立以来五十年来的汽车工业发展道路,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来我们的发展道路,提出了很多问题。问题是很严峻的,我们配套的东西很差,我们的零部件还法国起来,我们的整车设计能力还不行。
我记得在一次国务院的会议上总理都讲了,跑这么多车我们搞了几十年了,没有像样的自己车,我当时听了这句话感触很深,这么大的一个产业靠什么形成我们全球中的产业定位。大家有印象可以回忆到2000年前后,有一些报纸讨论未来产业重组的问题,再过那么几年,全世界够剩五到六家汽车制造商。实际上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只是恰巧由于汽车制造业是一个技术十分复杂的、是一个庞大技术体系的制造业。第二,汽车产业本身被定为为五来十到十五年的支柱产业,是高速增长的产业。第三,成为全球资源分布格局变动的产业,因而这个产业本身具有了一般意义。这个产业怎么搞对我们其他很多产业都有借鉴意义。我们讲中国成为制造大国,要世界的加工中心、制造中心,后来又人说我们要成为创造大国,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都没有问题,问题是路子怎么走,实际上我们并不清楚。实际上我们在改革开放以来,各个产业都取得高速增长以后,我对我们未来很多产业,特别是制造业面临的基本问题,路子问题。我们过去靠利用外资、靠引进技术、靠大规模的进出口,这个产业是维持了高速增长,也证明是成功的,我们不能批评历史。到今天可能不行了,关键技术拿不来了,由于整个全球产业链在重新划分,产业发展的一些基本规律在重新调整,创新或者核心技术成为决定产业利益分配、产业分工格局的决定性因素。现在都在讲全球资源流动,实际上我们在研究完以后什么决定了全球资源的流动,都在研究全球产业结构调整,是什么决定了结构的形成,最后发现不是资本的力量,或者资本力量大大减弱了是技术问题,是关键技术,当然这种技术应该是广义的,包括我们的应用技术,包括我们的管理技术,是这些东西引导着资源的流向,当我们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觉得长安做了实际工作,应该成为我们汽车工业的领军企业,我觉得做了大量的工作。沉淀出来的这种模式,上午冯部长给我们做的总结,以我为主,利用跨国公司的资源,提法叫做把跨国公司的合作资源视为世界资源,就是利用跨国公司的资源,建立技术的建立和升级,培育了提升核心竞争力。我觉得这么几点不仅仅概括了我们长安过去十几、二十年发展的经历,而且对我们现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很多企业应该是有借鉴意义的。
第三句话,把握创新的规律,学会管理创新。
我大体的想法是这样的,大家都在炒各种各样的创新,实质问题是我们的传统企业特别是传统的工业企业,对管理创新不太熟悉,这个不是我们企业无能,是整个世界发展到今天,大家注意到我们工业革命两百年,我们最熟悉的是拥有一项技术,我们圈一块土地、买一批工人、招一批工人、生产一批产品,30年就可以活下去,是非常固定的模式。到今天不行了,全球投资进来了,第二技术是一天一变,第三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非常块。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创新成为一个关键的因素,创新成为了我们投资的最关键因素,如果说我们过去研究工业投资的话,大家一想研究工业投资哪几块?基本建设要投资,购买装备要投资,招募人员要投资,技术研发是后来的事情。但是现在来看,这个逻辑恐怕要做一些调整,不管是重新建一个企业或者是扩充做一个事情来讲,形成什么样的主导产品是决定性的。现在经常说一句话,不是没钱,是银行的钱给谁,你说出由头来就给你钱,你说不出来就不给你钱。我们要学会管理一个企业、学会管理一个产业,从过去传统的工业时代的管理可能要调整到对创新过程的管理,这可能是一个根本的思路调整。
因为我前两天刚好读了一个报告,联合国发布了2005年的一个报告,叫进入知识社会。想到前两年我们OECD出版过的报告,我们过去是以物质为基础的社会、以物质为基础的生产和经济体系,现在我们面对以知识为经济体系的时候往往一筹莫展,不知道规律是什么。信息领域非常典型,过去我们制造领域,大体上我的成本和你的成本估都可以估出来差不多,差别不大,你拉到河北去卖,我拉到沂蒙山去卖,差别不大。现在投入和产品,有可能一块钱可以卖好几百美金,现在有的也可以刻一张光盘,那一可以卖好几百美元,他可能一分钱都买不出去,这个事情不但我们不明白,很多精英都不明白。刚开始张朝阳多风光,后来泡沫的时候我没有找到盈利点,后来陈天桥找到了,这个不是说谁怎么聪明谁怎么笨,是我们没有找到盈利点。所以从这儿引出的话题,学习创新的管理是对创新的投资、对创新国家的管理、对创新规则的制度、对创新文化的培育等等各个方面,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话题。应该说在这些领域里边我们都不明白,长安是在这方面做了积极探索的,上午徐总给我们讲的六个方面,从文化、理念一直讲到后来,我决之都做了积极的探索。所以这可能是一个基本,应该说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非常艰巨的任务,媒体可能要给予广泛的关注。
上午有位发言者说在知识创新、自主创新方面媒体要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尤其要起一些推动的促进作用。因为我们刚才讲创新确实非常困难,很多事情我们并不明白,有很多的漏洞,需要学习,唯有学习、唯有不断的创新这个社会才能充满活力,这也是我们主张建立一个创新型国家的基本利润,就是让全社会形成创新的氛围,这个方面媒体是起很大作用的。
再一个,要充分的注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创新资源,特别是对媒体来讲。我们这里讲了利用跨国公司的资源,也讲到了利用大专院校,不知道这方面的具体推进怎么讲。现在我们中国企业从总体来讲创新的实力还不够,通常分为这几方面,第一积累不足,我们尽管建立了研究院,我们跟老的企业、跟世界级的企业相比可能差别还很大,第二投入不足,不管怎么说钱不多,第三我们的人力资本不足,我们现在有八百多人,现在奇瑞有六百多人,李书福也有五六百人,大家都在做这个事情,但是面对这么庞大的产业,面对这么一个任务八百人可能不够,任何人都面临这个问题,所以利用各方面的资源,特别是科技部强调产学研,利用当地的资源可能变成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来做。重庆不是有几家很大的汽车研究所,我上次还不知道,他们到我们那儿说我们很厉害,原来不清楚,什么时候去看一看,如果把这些企业拉倒你们的麾下情况可能会好很多。
还有一个问题,注重技术集成。这也是纲要提出的集成创新,上午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谈到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谈到自主创新讲说有三个含义,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不是包揽了自主创新的创新。自主创新有几个层面,第一,从国家战略层面来讲决定了国家发展的战略。从科技规划的角度来讲,做了工作部署。在具体工作来讲,要安排原始创新的问题、要安排集成创新的问题,要安排消化再吸收的问题。到企业层面来讲,不仅仅是这几个层面,可能围绕着我们企业生产运行的全产业链,徐总上午一直在讲这个问题,围绕全产业链进行各个方面的创新。
所以自主创新的话不能仅仅局限在这个问题上,但是我们这里讲的集成创新,应该说是我们科技工作里的弱点,我们很多的成果不能产业化运用,其关键在于是一个零星的技术在这儿,没有配套技术、没有相关的技术支持体系,最后形不成产品,所以这个事情可能要给予高度关注。我为什么谈这些事情呢?我们很多企业在做这些事情,通常讲一句话我不能从原始的开始,实际我们历来主张任何科研技术都不能从零开始,一定是在前人基础上同时加强集成。
还有一个事情,可能要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风险,要规避风险。这个事情怎么规避创新的风险可能大家都在琢磨,创新风险有技术方面的风险、有市场方面的风险等等有各个方面的风险存在,有很多事情可能都是在这方面防范不大、功亏一篑,比如有一些企业技术偏好比较强、技术投入也非常好,但是可能对市场的把握、市场的感觉,特别是科研院所、大学里面这种感觉比较强,所以这些方面刚好是我们企业的亮相,能够把这些东西把不利的方面规避了,把有利的方面发挥出来。
第四句话,科技部在这方面做了积极的准备。我上来以前有一个人给我递了条子就问了这个事,科技部直接参与制定了国家中长期规划,自主创新的提法就是规划纲要里向中央提出的建议,后来被中央采纳了。科技部在全力的推进这个事情,作为今年、明年,乃至十一五期间,整个工作的重点。现在第一条强调最重的就是要加速培养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建设,要放在我们目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最重要的上面去。有的同志可能不熟悉、有的同志可能熟悉,我们目前国家创新体系有五个系统要建设:
第一,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第二,企业和大学结合的知识创新建设。
第三,军民融合的国防科技体系创新建设。
第四,社会化、网络化的中介科技服务体系建设。
第五,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五大体系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排在第一位,对此科技部积极的调整了自己了科研技术和工作思路,首先要调整科技技术的比例,要加大企业在执行国家重点科技项目中的领域,我问了几个搞这方面的同志,有明确的导向要求的企业不参与光是刻印院所就不批。国家的科技资源要向重点企业倾斜,而且明确提出要在一些骨干企业大型的国有企业要建立一批国家的重点实验室。我想我们长安具有这样的基础和条件,你已经作为引领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龙头企业,应该有这种责任,所以是不是争取我们这方面有所推进,要成为国家重大的汽车工业进步的平台,这个事情我们要做。科技部确立了一百多家的试点企业,当然是按照省区划片的,我想像我们的企业都应该做这方面的努力。
在我们工作思路上过去科技工作很大程度上比较关注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活动,像大学研究机构,特别是科研院所的活动,关注的比较多。现在加强两个方面,一个是明确提出加强行业部门的创新,上次还专门做了报告讲落实大会精神的想法。
还有一个,加强地方科技工作。我们现在大概和11个省搞省部共建,共是标准一些可以共同合作的事情,建立基地,就像上海云南的计划,生物产业基地,和很多省在做。将来我估计和重庆省部共建也会有相应的内容,这企业积极应对,争取把自己的事情纳入到省部共建的事情、纳入到国家的事情,就非常重要。
最近我们在讨论落实中央的决策,因为未来十五年我们建设创新的国家国家有一系列重大的安排,国家对财政投入有重大的加强,全社会科技投入的力度也在加强,所以我觉得是非常好的机会,也给我们的企业利用各方面的条件创造了条件,不仅仅是政策,在利用好国家投资、利用好国家的计划、利用好各个方面的人脉资源,把我们的企业发展起来。现在国家有一个诀窍,就是把自己企业的事情做好让他一看就是国家的事情,我们不可能全面公开、不可能全面开花,必须在有关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进步、国家安全各个方面有重点突破,这就是重点跨越,我想刚好像我们这样的企业又是国防军工企业、又是支柱产业的支柱型企业,又是面对全球化做了这么多积极工作的企业,应该有这样的条件、有这样的基础,所以我预祝我们长安汽车在产业自主创新上取得更大的进步,使得长安汽车在册子上的排名继续朝前跨越。谢谢!
主持人包月阳:感谢胥主任给我们做了非常具有激情的讲演。 (责任编辑:韩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