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四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
“节能汽车的发展需要国家作出中长期的明确规划。”10月30日,在“2006第四届中国汽车产业高峰论坛”期间,国务院发展中心汽车产业研究员陈清泰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陈清泰指出,能源环境是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能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对中国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1980-2000年,中国创造了能源消费翻一番、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业绩,能源弹性系数平均为0.5。进入新世纪,形势发生了大逆转。近几年,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石油消费也增加一个百分点左右,呈现能源消耗高增长的态势。
从石油消费结构来看,2000年中国机动车燃油消耗量占石油消费总量的1/3左右,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43%,到2020年将达到57%。
分析表明,在维持汽车产业平稳发展的情况下,还有很大的节油空间。从汽车自身来看,节能的潜力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个是通过技术创新提高各类汽车的燃油效率,发展替代能源。第二个是改善在用汽车的结构,增加小尺寸、重量轻、排气量小的节能型轿车的比重。
“无论通过何种节能方式发展汽车产业,但都必须有明确的政府规划。”陈清泰表示,国家在节能汽车的发展规划,对中国的汽车厂商来说,无疑起了指路明灯的作用,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
陈清泰指出,如果说“十五”期间中国汽车产业的主旋律是生产能力和市场规模扩张的话,那么“十一五”的主题将转向影响中国汽车产业持续发展的能源、环境、安全等诸多外部性因素。相应地,政府政策的重心也应该由侧重于生产的管理转向侧重于消费的激励和意志,由引导投资和规模增长转向促进汽车与能源环境的和谐。 (责任编辑:马中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