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 记者近日参加了2006梅赛德斯-奔驰欧亚之旅第一阶段的活动,驾驶第29号奔驰E320 CDI柴油轿车,从巴黎埃菲尔铁塔脚下出发,经过法国的南锡、德国的斯图加特和柏林、波兰的华沙、立陶宛的维尔纽斯、拉脱维亚的里加、爱沙尼亚的塔林,最终到达俄罗斯的圣彼得堡。 实际行程4000多公里,记者本人驾驶里程3000多公里,历时7天,平均每天要在各种路况下行驶500多公里。
车行法、德,最突出的一个感受就是当地无处不在的“马路上的文明”。绝大多数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都能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的良好习惯,以及他们彼此间的礼让、和谐,使得无论是在高速公路上,还是在西欧城市繁华狭窄的街道上,司机都能找到一种“放松感”和“信任感”。作为一名不熟悉路况的外国人,记者仅仅依靠奔驰E级车上配备的车载、便携式导航仪以及路书,就可以沿着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安全、快捷地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
在德国不限速的高速公路路段,记者的最高车速曾达到每小时210公里。在这种车速下,除了车辆良好的性能和过硬的路况,高速公路上的“行车文明”显得尤为重要。与国内高速公路相比,德国的高速公路封闭性很好,绝对不会有行人进入。另外,高速公路上不讲车徳的司机很少,并线不打转向灯、右侧超车、长时间低速占用超车道、乱鸣喇叭、向车窗外吐痰、扔垃圾、长时间使用远光灯、大货车占用最左侧快车道、超载大货车坏在路边修车等现象基本上没有。记者曾经听一位在法国驾驶多年的老司机说过这样一个现象,与在中国开车相比,在西欧开车刹车片的磨损要省很多。这个看似简单的现象,背后的支撑却是“马路上的文明”。
记者在法、德行车的另外一个感受就是基本不用按喇叭。因为很少有车乱加塞儿,大家都习惯了有秩序的行进和等待,汽车喇叭不再是司机表示抗议的重要手段。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裁艾思孟曾经对记者介绍,我们在生产出口中国的汽车的时候会使用耐用的喇叭。厂家“因地制宜”的举动无可厚非,但却从一个侧面暴露出国内交通秩序和交通文明欠缺的尴尬。
在南锡、斯图加特和柏林,记者注意到行人大多严格按照交通标线和信号灯行走,很少有人乱穿马路。有了这样的前提,城市中路口机动车的通过率非常高。一旦红灯变绿灯,排队等候的机动车迅速起步加大油门通过路口,在同样的时间中通过路口的机动车数量要远远高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记者还注意到,在法、德等西欧国家行车,司机与司机、司机与行人之间的礼让非常重要,而透过车窗短暂、平等的眼神交流成为他们之间无言的“对话”。例如有时候,在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前,机动车多会主动减速停车,礼让行人安全通过,有的司机会用请的手势或眼神向行人示意,行人也会回报感谢的眼神或点头示意。这种举动基本不会受到车的档次高低或特权车牌的干扰,无言的交流将强者必须礼让和保护弱者的交通法则与交通文明大写出来。而在国内,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有的司机一旦坐到车里就像戴上了趾高气扬的面具,车越高档、车牌越“牛”,司机的眼神越异样,礼让行人和其他机动车的意识就越弱。套用电影中的一句台词:开好车的未必懂得交通礼仪。
在立陶宛的维尔纽斯,奔驰公司全球公关总监约翰尼斯·瑞夫纳斯与记者聊起了交通文明的话题。他说,在德国,上世纪60年代汽车大量进入家庭;而在中国,汽车大量进入家庭只是近几年的事情。在欧洲,汽车的增长与上百年汽车文化的成熟是同步的。随着汽车的慢慢增长,一代人一代人也在不断地总结和学习。中国的汽车增长是爆炸式的,这容易引发很多问题。约翰尼斯·瑞夫纳斯还特别建议,中国的驾校应当教给新手司机如何跟各种情况打交道,包括动物、卡车、行人等。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国内一些旅行社已经推出了德国等国家的自驾游项目。记者认为,与普通游客在国外公共场合必须遵守的一些礼仪相比,在国外自驾游更要严格遵守机动车礼让行人和非机动车等交通礼仪,融入“马路上的文明”。因为这不但关系到中国驾驶员和游客的形象,也关系到自己和他人的交通安全,万万马虎不得。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