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三:车迷怎样看车展
我们继续和大家探讨北京车展看什么。咱们从一个车迷的角度去来说,北京车展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节目。 前几年,每次到车展期间,都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每次都想好好拍片子,但是人实在是太多了。每天拍完的片子,能用的没几张,他想让专家指点一下,怎么样能够拍到很好的汽车图片。
李洋:首先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建议他不要用傻瓜式照相机。
主持人梁洪:很专业的?
李洋:不一定要非常专业的,要像佳能的EOS350D这些机身并不贵,关键是镜头。在人山人海的地方,必须要用焦距非常短的镜头。建议大家如果有这个经济实力的话,买焦距在10毫米到18毫米之间的镜头。这样的话,即便是两个人的脑袋紧紧挨在一块了,留出一个缝,你都可以通过这个缝把汽车拍清楚。第二,如果真的对摄影感兴趣,可以设置三脚架。有的展台非常亮,有的展台为了营造气氛做的很黑。咱们现在都用数码相机。如果把感光度调高了,上面全是亮点,不好意思,你扛一个亮点,你选好位置后,把架子架上。但是你走来走去,都得提着三脚架。
主持人梁洪:对汽车爱好者可是一个好机会。
李洋:你可以拿一个焦距远的浇头。你在楼梯上拍,说不定就会有一张好的片子。
主持人梁洪:大家都非常期待,但所有的人都在抱怨,说估计一是人山人海。二是交通拥堵不堪。所以大家都觉得说,看车展的特别想看,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次痛苦的经历。所以每一次谈到这个经历的时候,是很无奈的。我们北京有了这么一个高档次的车展,只能让我们参观者留下这样的印象吗?
李洋:其实今天这个事情,老觉得不好意思跟大家说。因为在上次的时候已经预言上一次车展在顺义新的展览中心。结果没盖好。赶上就好了。下一次肯定会在那里。
主持人梁洪:这一次我们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说的。大家只好做好心理准备去看我们的展览。尽管在参加展览过程中,可能会让大家觉得不那么舒服,很拥挤、很疲惫、很累。但是目前情况就是这样,也只能这样。
刘小科:大家做车展,已经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了。以前是热,今年起码是冬天了。
主持人梁洪:很多听众说,进去要抢一些塑料袋之类的,这边拿衣服、拿相机、再拿三脚架。你想想这个形象吧。全家老少齐上阵。
刘小科:去年很多厂家发特别大的袋。一上来先抢一个大的。这是人家教的一个手段。
李洋:谁家的口袋大,口袋小的全部被装在里面了。装在里面看不见了。看不见发现满场全是大厂商的广告。
主持人梁洪:还有一次车展是某轮开场给大家的一个小推车。那个车展全是权威的小推车。让你觉得是某某人开的展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营销的方式。我们在这跟厂家说一下。别吝啬你的钱,你既然已经来了车展了,就要把袋做大点。
李洋:袋做大点,但是音箱带点小音箱过来。我们可能别的地方不如他们,但是我们的声音会压过他们。我们不但声音大,很多构成拼比的厂商,都在争着放音乐。我们如果能把车展做出档次。还是那句话,有理不在声大。
主持人梁洪:李洋说的很对。声音的污染,在上海车展、北京车展都是这样。你看的时候,是烦燥不安,忍无可忍。有的时候,车展我一天都在那待着。我回家的时候都有点崩溃了。
李洋:有一次我从车展出来,我开车回家,我可能开得慢了一点。有车就按喇叭。那么一辆大客车,我感觉像文字叫似的。已经麻木了。
刘小科:我们搞网络的,我都是支持后台。所以从广州车展、上海车展这几届,我从来没有去过现场。今年跟领导说了,我一定要去现场。把十一的时候看F1的时候的耳塞找出来。熟人跟你打招呼,光看你嘴动,听不见你出声。
主持人梁洪:由于时间的关系,关于北京车展预设第一期先聊到这。如果大家想看到听到我们这期节目,可以登陆搜狐汽车。从今年开始,我们会每天为大家介绍北京车展的一些相关话题,请大家密切留意,也请大家密切留意李洋老师的《汽车天下》还有我们合作伙伴搜狐汽车上发出的投票,好今天我们的节目就到这。谢谢小科,谢谢李洋。
(责任编辑:晏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