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将冲击5万自主品牌目标
●“合资企业是有局限性的。这个就像是猫最后生存的本事不会教给老虎,是一样的道理。”——胡茂元
●“你要有竞争力的自主开发,对我们中国汽车工业来讲,不是说眨一眨眼睛就可以办到的事情,我们恐怕还是要有一段路要走。 但是不能不动,不能不做,不迈出第一步是永远走不到那一步。”——陈虹
10月24日,上海汽车在上海汽车城———安亭镇发布全新自主品牌车荣威(荣威新闻,荣威说吧)(Roewe)750,这是上海汽车自主品牌第一款产品。
上汽股份董事长胡茂元说:“这标志着上汽股份由合资合作为主,进入到合资合作与自主创新并重的新阶段。”
前传
合资二十年,“如果没有前面两个‘姐姐’嫁入豪门,也没有今天一出生就拥有的实力。”
胡茂元所说的合资合作为主,其标志性的一幕就是,1991年11月25日下午,上海轿车厂生产了最后一辆“上海”牌轿车。为了上海大众的二期工程,厂房在一声爆炸声中夷为平地,腾出17万平方米的地方给与德国大众的合资企业。
据上海的地方志记载:“1958年9月28日,上海汽车装配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小轿车,命名为”凤凰“牌(后称”上海“牌)。自生产第一辆开始至1991年11月25日生产最后一辆,”上海“牌轿车共生产77041辆。”除了“红旗”牌轿车,“上海”牌轿车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惟一大批量生产的轿车。
上汽汽车总经理王晓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年上汽为了加快造血功能,停下经营多年的上海牌,全力支持上海大众的发展,后来又支持上海通用的发展。而这背后,上汽自己的研发工作没有停下来过,现在反过来,放出去的兵马要收回来一些,为上海汽车服务。”
“合资企业是有局限性的。”胡茂元很明白合资汽车企业的利弊。胡表示,首先合资企业的核心技术由外方掌控,我们将来走出去也是要掌控自己的核心技术,这个是不可改变的。
王晓秋说,在他看来,上汽韬光养晦,正是为了积蓄力量,而荣威则是对这些积累的一种检验。
网上有人比喻,荣威是上海汽车的儿子,如果没有前面两个姐姐嫁入豪门,也没有今天一出生就拥有的实力。
寻路
“利用全球资源,走出去,与其他厂家采取各种形式合作开发自主品牌。”
上汽汽车很多员工都知道公司创始之初仅有寥寥数人,被戏称为“四白猫带四黑猫”。因为穿白衬衫,四白猫是指当时的自主品牌项目组:组长王晓秋等4人;而楼下的保安常穿黑色工作服,则被称为“黑猫”。
王晓秋回忆,那是2004年1月,他正式进入上汽自主品牌项目,并开始寻找上汽自主品牌道路。
事实上,上汽想要谋求走自主品牌可以追溯到1999年,当时,上汽先是从大众要来B2(即桑塔纳)平台,而后,又从通用买来S4300平台,并推出了赛宝汽车,但是这些尝试和运作均不算成功。
而另一种说法是,上汽正式开始加速自主品牌发展从2004年1月9日开始,在这一天上海汽车正式宣布完成对仪征基地的全部收购,使其成为上汽集团全权控股的整车生产基地。
无论从什么角度来看,2004年都是上汽狂奔的一年,这一年里面充满了各种可能和玄机。
2004年4月份,上海汽车(SH.600104)股东大会上,胡茂元表示,上汽集团在制造领域已经达到世界级水平,但在整车设计开发上却与国际水平存在相当差距。他说:“可以考虑利用全球资源,走出去,与其他厂家采取各种形式合作开发自主品牌。”
当时上汽还制定了三大战略目标:2007年实现年产汽车100万辆、跻身世界500强、开发自主品牌汽车5万辆。其中第二个目标当年7月就得以实现,美国《财富》杂志宣布上汽名列2003“世界500强”第461位。2005年,上汽股份全年销量愈105万辆,同比增长24%。只有自主品牌的梦想却迟迟难以实现。
出手
左手收购双龙,右手合作罗孚,希望两个平台产生协同效应。
2004年6月16日,上汽与罗孚汽车签署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规定,双方将在汽车项目上展开一系列合作,并将最终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在等待政府批准上汽和罗孚合作协议批文的同时,上汽于10月28日,以5亿美元完成对韩国双龙汽车的收购。一直到了2004年12月,MG罗孚同意上汽出资6700万英镑购买几乎囊括了MG罗孚所有技术核心的知识产权。
但2005年4月7日晚,上汽停止收购MG罗孚汽车,MG罗孚汽车集团进入破产保护程序。
上汽股份董事长胡茂元在一次集团内部情况通气会上曾表示:并购罗孚的风险过大,最终因罗孚有破产风险而停止与罗孚合作。
上汽采取的战术是,充分评估风险,适时出击。上汽收购罗孚的项目建议书清楚地表明了其通过收购谋求成功建立自主品牌的理由:可以最大限度地使这两个公司的现有资源“为我服务”、“为我所用”,充分发挥协同效应。陈虹也公开表示,“从长远看,双龙和荣威要产生最大的协同效应,可以在一个产品平台上同时开发双龙产品和荣威产品。”
诞生
这个新品牌的参照对象不是国内市场上目前有的自主品牌,而是那些成熟的合资公司生产的中高端车。
2006年2月22日,上汽汽车正式成立,当时它由上汽股份与上海汽车两家公司合资成立。4月10日,上汽汽车管理团队首次集体亮相。在一场名为“定位”的媒体见面会上,上汽汽车总经理王晓秋给自己的企业和团队做出了明确的“定位”:创造性地整合国际国内优势资源,高起点打造中国人拥有的国际汽车品牌。
当时上汽汽车详细展现了未来5年计划,唯独在品牌上留下了悬念,王晓秋也表示,上汽汽车产品品牌名字不太好取。上汽这次做自主品牌可以说是一个百年大计,并不是单单想一个名字,我们要把上汽建设成为一个国际化的大公司,我们的品牌要顺应这个百年大计。
如果说上汽最后没有买下MG罗孚剩余资产颇具戏剧色彩,上汽购买“Rover”品牌过程也是一波三折。
当年宝马退出MG罗孚的时候,保留了“Rover”品牌名称和商标,而当初福特购买了“LandRover”时,拥有对“Rover”品牌90天的优先购买权。
因此,上汽要谈定这两家才能拿下Rover品牌。此前的种种迹象似乎都表明上汽胜券在握,但福特在90天优先购买权期限中的第80天时,突然提出优先购买Rover品牌。
就在福特购买Rover品牌后不到一个月时间,上汽就发布了“荣威”(Roewe)和盾形双狮LOGO,定位国际化的中高端自主品牌。
事实上,上汽从一开始就做了两手准备,一边计划购买罗孚品牌;同时,也花了8个月时间,进行了大量调研和讨论,定下自己的品牌方案。
10月24日,荣威第一款车750亮相。这款车也是上汽冲击5万辆自主品牌目标的第一款产品。
上汽股份董事长胡茂元表示,“一起先就直接进入中高端市场,风险无疑也是巨大的。这意味着直接与国际品牌形成竞争关系。”
王晓秋表示,产品由高往低推,有很大的挑战性。以高端车姿态进入市场后,势必期望能够树立上汽自主品牌高品质的品牌形象。高品质、高起点的品牌形象对于上汽全系列乘用车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报记者胡玮炜
■大事记
从罗孚到荣威:百年品牌的重生
1904年,罗孚(Rover)品牌创建。
1994年宝马以8亿英镑的价格收购罗孚汽车集团,罗孚75是宝马接管罗孚后生产的第一辆全新车型。
2000年春,原来的罗孚集团被一分为三,罗孚汽车及MG跑车被英国私人投资商购买,LandRover(路虎)越野车被卖给了美国福特汽车,只有MINI小车留在了宝马。
购买LandRover(路虎)的福特汽车公司同时要求购买Rover商标,但当时宝马公司无意将其出售,因此双方签署了一份“商标共存协议”,协定宝马在有意出售Rover商标之时,福特汽车将拥有优先购买权。
2004年12月,上汽出资6700万英镑购买了罗孚核心技术知识产权,但是不包括罗孚品牌。这将意味着,如果上汽买不到罗孚品牌,上汽虽然拥有罗孚的知识产权,但要重新打造一个汽车品牌来开拓国内外市场。
2006年9月19日福特宣布行使优先购买权购得罗孚品牌,以保护LandRover(路虎)商标。
10月12日,上汽集团正式对外宣布,其自主品牌定名为“荣威(Roewe)”。新车正是采用了上汽所收购的罗孚75平台开发。
10月24日,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款中高档自主品牌产品,荣威750隆重亮相,预计将在今年底明年初开始在全国销售。 (责任编辑:马中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