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自主品牌定义几大难题
有关汽车业界自主品牌问题,自上届花都汽车论坛“何龙之争”后,将自主品牌定义难题抛向了一个高潮。 业界曾经就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难题,包括界定自主品牌等方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疑问,以下是经本报记者整理后的一些观点。
难题一:
对于什么样的汽车品牌能够叫自主品牌,包括汽车整车车身和零部件等方面,拥有什么样的自主零部件以及多大比例的自主零部件整车品牌能够称为自主品牌?
难题二:
外国的知识产权一旦被中国的企业买断,这种知识产权算不算中国的知识产权,如果不算,是不是所有的知识产权都要是中国的原创知识产权?
难题三:
中国企业收购的国际汽车品牌算不算我们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目前,在上汽集团收购双龙和罗孚汽车的引领下,中国汽车企业走自主品牌道路开创了一条新路子。
难题四:
合资汽车企业生产的,起一个中国名字并使用一个中国的品牌,这种品牌可否作为自主品牌?如果说是,那么这种自主品牌中方的贡献率将怎么衡量?
难题五:
在中国控股的合资企业里研发出的知识产权算不算自主知识产权?具体而言,中国人和外国人分别在合资公司和本土公司负责研发的车型,这种产品能否算做自主品牌。
规范自主品牌的定义可能参照的政策
第二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进口汽车零部件构成整车特征:
(一)进口全散件(CKD)或半散件(SKD)组装汽车的;
(二)在本办法第四条规定的认定范围内:
1.进口车身(含驾驶室)、发动机两大总成装车的;
2.进口车身(含驾驶室)和发动机两大总成之一及其他3个总成(系统)(含)以上装车的;
3.进口除车身(含驾驶室)和发动机两大总成以外其他5个总成(系统)(含)以上装车的。
(三)进口零部件的价格总和达到该车型整车总价格的60%及以上的。
第二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进口汽车零部件构成汽车总成(系统)特征:
(一)进口整套散件组装总成(系统)的;
(二)进口关键零部件或分总成组装总成(系统),其进口关键零部件或分总成达到及超过规定数量标准的;
(三)进口零部件的价格总和达到该总成(系统)总价格的60%及以上的。
(摘选自《构成整车特征的进口零部件管理办法》)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