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公布2006财年中期业绩报告
11月上旬,丰田、马自达、三菱等日本汽车企业相继公布了2006财年中期(4~9月)的业绩报告。其中,丰田汽车的营业利润1.0934万亿日元(1日元折合成人民币0.0651元,相当于人民币712亿元),成为它的“历史之最”,712亿元也相当于中国今年前8个月整个汽车行业的利润的3倍。 本报记者 王灿彬报道
丰田:销售额突破10万亿大关
丰田汽车日前发表了2006财年中期(4~9月)的联合结算。11.4718万亿日元的销售额和1.0934万亿日元的营业利润均为“历史之最”(该公司专务董事铃木武说)。分别比上财年同期增长了15.3%和35.1%。销售额和营业利润在上半财年分别首次突破10万亿日元和1万亿日元大关。
大幅的增收增益来源于丰田在增加销售量以及改善成本方面做出的努力。
丰田在发表2006财年中期联合结算的同时,上调了本财年业绩。调整后的数字是:销售额23.2万亿日元、营业利润2.2万亿日元、纯利润1.55万亿日元。分别比财年初预测提高了9000亿、3000亿、2500亿日元。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日元汇率下降带来了汇兑差额利润,汇率从财年初的1美元兑换110日元、1欧元兑换135日元调整为了1美元兑换115日元、1欧元兑换145日元。但是,原料价格带来的影响同样超出了财年初的预测,铜、铝等材料价格居高不下。
马自达:销售额增长1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于2日公布了2006财年上半期(2006年4~9月)的结算业绩,其合并销售额、合并营业利润、合并税前利润均创历史新高。其中上半期合并销售额同比增长13%,达到了1.52万亿日元(人民币1032.86亿元)。尽管受到原材料价格急速上涨的影响,合并营业利润仍增加了210亿日元(人民币14.26亿元),同比增长43%,达到了698亿日元(人民币47.39亿元),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车型阵容构成的改善、由此带动的销量提升、汇率优势以及成本削减等有利因素。另外,合并税前利润同比增长31%,达到了566亿日元(人民币38.42亿元)。本期纯利润为272亿日元(人民币18.47亿元),同比降低了12%。
马自达对2006财年全年业绩预测作出调整:将合并出厂总量下调为同比增长3%,共118万辆;而合并销售额上调为同比增长8%,为3.15万亿日元(人民币2138.49亿元)。
三菱:销售额突破万亿日元
三菱汽车日前公布了2006财年中期(2006年4~9月)的结算结果。销售额为1.0054万亿日元、虽未达到2006年度初预定的1.02万亿日元的目标值,但比上年同期高出141亿日元。虽然总销售数量减少,但受日本和北美市场上销售数量增加、美国销售金融业务的亏损得到改善以及日元贬值等有利因素的影响,营业损益比上年同期改善了143亿日元、亏损额减至55亿日元。经常性损益为132亿日元、最终损益为161亿日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额均大幅缩小。
相关报道:
宝马
前三季度利润超32亿欧元
宝马集团日前公布了前三季度的经营业绩,数据显示,宝马集团前九个月税前利润增长34.9%,达32.48亿欧元,创历史新高。这其中包括宝马集团持有的英国飞机发动机制造商劳斯莱斯公司可兑换债券在第一季度已经获得的3.75亿欧元部分结算收益。即使排除此笔额外收益,集团收益率仍取得可观增长,增幅9.5%,达28.88亿欧元。集团实现税后利润21.87亿欧元,增长32.5%(2005年同期:16.5亿欧元)。收入增长6.2%,达363.68亿欧元(2005年同期:342.37亿欧元)。 (责任编辑:马中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