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如一日的公务车配备标准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到了该重新改写的时候了。
采购标准降低,最直接的就是能节约财政资金。
据了解,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的公务车采购多者近万辆,少的也有八九百辆,如果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年每地采购3500辆车计算,那就是10.5万辆公务车。
假如标准整体降低5万元,例如25万元的标准降到20万元,那么公务车采购每年就将为国家节约50多亿元。这50多亿元,可以建多少所希望小学?可以解决多少人的温饱问题?
调整采购标准,还可以解决目前公务改革难的问题。
公车改革是近几年出现频率较高的字眼,但收效却甚微,改革阻力很大,较难在短期内推行。因为公车消费,只是职务消费的一个部分,包括公车改革在内的职务消费改革,必须是一个系统工程。比如你刚刚改革了公车消费,上级下来检查工作,接待用车的问题马上就出来了。所以,各种改革需要同步、配套,否则就没有效果。
再者,改革必须在全国范围和整个行业内同时进行。例如,一个地区进行公车改革,有的单位改革了,有的却没有改。两者同时去开会,一边是豪华公车,一边是自己打车,这样的局面能让改革长久下去吗?所以说,公车改革任重而道远。相比较之下,在原来采购标准的基础上降低一定的数额,大家更容易接受,推行起来会更顺畅,而且也达到了节约资金和避免腐败的问题。
降低采购标准,还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公务车采购不像一般的个人用车,群众都在看。如果政府主动降低采购标准,不仅能响应国家倡导的节能环保,同时还缩短了政府和老百姓的距离,这样更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责任编辑:刘林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