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海外帅才
近日,吉利的欧美业务负责人上演了一幕送老迎新。 10月间,吉利美国公司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约翰·哈默被吉利董事长李书福亲自下令解雇。这位年过七旬的老将在加盟吉利不足一年,虽然他的被雇佣与被解雇似乎都没有给吉利进军美国的计划带来什么影响,但不现在的吉利确实迫切需要一个能将它带入欧美国市场的帅才。而华晨的前副总裁赵福全弥补了这一缺失。据悉,吉利专门制造面向欧美市场汽车产品的吉利欧美汽车工业园有限公司正在筹建之中,赵福全出任该公司的总经理。
遴选海外领军人物是众多汽车企业的集体性问题。在这些人中,奇瑞国际公司的总经理张林和吉利的副总裁赵福全均拥有多年的海外留学和供职于美国知名汽车企业的工作经验,他们熟悉欧美国家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政策、营销体系,可以说是推动本土企业进入海外成熟市场的最佳人选。但是,绝大部分本土企业都是从内部选拔曾经有过国际贸易经验的人士负责海外市场。诚然,海归背景并非是做好这一职务的绝对必要条件,但置身一线的先锋官如果没有足够的国际经营与运作能力,将会让企业付出更多的学费,甚至走上弯路。尤其是在企业深入到当地投资建厂或收购当地企业后,过硬的领军人更是经营成败的关键。
即便是与外资有着二十多年合作经验的上汽,同样面临国际化人才的匮乏。在上汽整合双龙的初期,以双龙原社长苏镇琯为代表韩方管理团队曾向上汽提出,上汽派驻双龙的人太年轻,没有经验,难以服众。据悉,上汽派出的团队平均年龄在45岁上下,最年轻的为37岁,且大都缺乏跨国经营经验,甚至不曾完整地经营过一个汽车制造企业。双龙僵局解决最终被寄托于曾在通用汽车工作了32年的美国人菲利普·墨斐身上。
张林、赵福全、墨斐这些经验丰富的海外帅才对正在走出国门并积极向欧美等成熟市场迈进的中国企业来说是最有力的推动,但能否善用、善待人才对本土企业来说也一直是一个课题。
中国汽车企业的全球化道路面临多重挑战,但现在言中国企业走出去之成败显然为时过早。十几、二十年前,日韩车企跨出国门都未能避免最初的折戟而归,或许中国也难免会有几个前驱者。
然而,走出国门的第一步总是要迈出,新力量的加盟,乃至中国企业自身的日益成熟必将使它们脚下国际化、全球化的道路越走越宽,越走越好!
(责任编辑: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