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已经是车展的第二天,车展展馆内人潮如海,每一位车友都对这次北京车展非常关注。我们今天请来了汽车业界的专家,一位是中国汽车画报的何毅先生,一位是清华美院的王建中先生,一位是自驾车旅行作家廖佳,还有北青报汽车周刊的张耀东先生。我们想先请各位嘉宾介绍一下自己对于这次车展的感受。
王建中:车展引来这么多的观众说明大家对汽车爱好的程度越来越高,随着轿车快速的进入家庭,我想很多人都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拥有一辆自己喜欢的车,所以对汽车关注的热度就反映了这种欲求。 因为还没有很好的完整、仔细的看所有来参展的车,无法下一个更全面的定论,但是我觉得这届肯定会有很多新的车,特别是民族自主品牌的汽车会有很多新的品种出现,所以很值得期待。
何毅:我觉得这次车展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家、自主品牌参与到汽车的竞争当中,这一点在以往的车展上很少见,这是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点。另外整个车展的隆重程度比以往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应该是一种趋势。
廖佳:这个车展我只是大概看了一下,怎么说呢?看车展的人越来越多,展出的车也越来越多。无论是从国外汽车公司把自己的东西带过来,或者是我们自己国内的企业自主产品,这个车展真正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不好说。看了车展之后,这么多普通的观众过来,是看一个热闹,还是回去之后对用车生活能有什么帮助,我还是很怀疑的。我觉得能够看得很精细是不太可能的,这就说明,中国A级车展还有很长的路要做,才能做到真正的A级车展。
主持人:这次车展是跟北青报《汽车时代》联合主办的,我们请张耀东为我们讲一下他对于车展自己的看法。
张耀东:各位网友好。对于这次车展总的感觉,我不太赞成刚才大家的说法。因为我感觉这次车展有点变化,最大的变化是来自于自主品牌。廖佳说到一点很正确,我们的A级车展有很长路要走,关键的问题是中国汽车在世界上最著名的五大车展,其他四个车展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四个汽车制造国家创办的,所以说他们的车展有影响力,中国的车展如果要赶上他们,必须要与自己的汽车工业发展联系。这次跟搜狐合作这个栏目,我们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我们邀请一些嘉宾大家漫谈一些话题,一方面能够帮网友深入看车展,另一方面通过我们的介绍,能够帮助企业和汽车爱好者有一点点启示。
主持人:下面我们就一些比较具体的话题来展开讨论。
自主品牌的轿跑车、概念车是今年车展的亮点
张耀东:我今天主要谈的话题是关于中国民族汽车的设计、发展趋势的讨论,这个话题比较宏观,比较空,所以我们邀请的这三位是众多专家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嘉宾,他们代表了自己的专业背景,代表了自己的观点。比如王教授,他是专业美术方面的专家,何毅是一个资深记者,他对国际汽车了解很多。廖佳是一个汽车爱好者,我们这次谈论的话题也是从这三方面开始。在开始之前,我先抛砖引玉。总的来讲自主品牌让我们比较振奋。第一个概念,今年的自主品牌推出了很多轿跑车,不管怎么样这毕竟是一个好的开始,另外搞了一些多功能车、搞了一些概念车,这些车可以说是一个趋势,所以我想请三位嘉宾来谈谈这次车展上有哪些大家比较有兴趣的车,或者是造型比较有新意的?
王建中:我比较认同耀东的观点。轿跑车虽然是一个好的开端,至于这个市场最后成不成熟,应不应该对这个车型我们先不谈。但是我们看到中国汽车厂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设计对它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这种车型的推出最起码有一点,从车身动感这个角度是往国际靠拢的。现在全球的大厂家都在追求车身设计的动感化,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做一些轿跑车的设计尝试,然后拿到车展上经受观众的考验,提炼出一些有意义、有效果的设计风格,并引入到今后的一些量产车的设计当中,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
我觉得比亚迪的F8很好,这是国内厂家第一次参与到一款硬顶敞篷轿跑车的设计当中去,这个车型原来在国内没有一家设计过,可能这个车型有很多设计要素来自于国外的配套厂商,但是我们现在敢去尝试一下我们原来没有尝试过的东西,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因为你只有尝试过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可能对你今后有一些帮助。
然后是中华的M3,它离量产更接近,所以它有实际的意义。我觉得最起码中华在前几年就开始这方面的工作。汽车车身的造型应该越来越动感化、时尚化,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至于车身设计本身我觉得还有完善的地方。奇瑞5那个车也还是不错,给人的印象也很深刻,外形做的比较时尚,更概念化一些,因为它是一个概念车,我觉得能够代表奇瑞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也因为奇瑞一直没放弃过在自主设计方面的努力,我觉得这恰恰是它的一个成果。我觉得在这方面它可能比别的厂家做得更成熟一点。
张耀东:王老师,您经常在马路上看到我们民族品牌的汽车,您先说说您对民族品牌现有的车型是怎么看的?
王建中:在购车的人群中有多少人以造型做很大的取决于买不买车的元素?有多少人?占多大比例?在买一部车的时候造型起多大的作用?你们有没有这方面的调查。
主持人:购车者考虑购车因素,我们搜狐的调查表示最大的比例是价格、品牌、质量、安全、外形,其实外形不是第一位的,对于现在80%的购车者来说第一位是性价比和品牌,所以为什么德国车大家坚信它是质量比较好的。
何毅:这方面我和王先生的意见一致。我不能说出具体的数字,但是我觉得外形占的比率对购买者的影响越来越大。还有一点从设计厂家能看出来,奥迪的设计师薪金已经超过了很多董事会层面的人物,说明大厂家竞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车身的设计、造型相当重要。
王建中:我赞成这种观点。我觉得随着我们国家汽车文化越来越成熟,势必造成影响人们买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从18世纪到现在汽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飞跃,一开始是有马拉的马车在美国出现,那时候很重要的一个元素还是代步。今天的汽车越来越是一种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人们不仅仅享受汽车所带来的出行的方便,更多的它是一种多元化的享受,综合性的,除了科技成分,享受的成分也越来越多。无论是驾驶人的享受,还是乘坐的享受,都把这个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所以我想随着我们汽车文化的成熟,造型应该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话说回来,关于民族品牌的问题,我关注过一些民族品牌,比如前段时间试车的时候也开了红旗和骏捷,我当时非常震惊,因为我过去没有用过这种车,我觉得民族品牌进步非常快,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我们的汽车当然现在还有很明显的模仿的痕迹,华晨可能也不完全是中国人设计的,但是它今天这个路走得比较好。我觉得再过几年,随着轿车快速进入家庭,人们越来越对轿车有更高的要求,这无疑对我们的汽车产业是一个很好的促进。我们的设计厂商应该使自己的设计更多元化。日本有一个花冠,这个车的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因为当时花冠的生产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让老百姓买得起车。大概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汽车普及的时候,当时车很简洁,也由于当时工业水平的问题,方方的,后来隔两三年一换,到今天花冠的车型很潮流了。所以我想我们可以少走许多汽车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的弯路,可以吸取一些好的经验,更快的切入一个完全新的局面。
如果要让我对我们民族品牌的汽车造型设计有什么建议的话,我觉得咱们的汽车厂家应该关注一下国外汽车先进的地方,另外还应该从我们的传统文化找养分。我是学造型的,我是研究造型设计的,这么多年来我们对中国传统的造型设计、造型文化研究的比较多,我觉得我们民族造型文化里面有很多非常非常好的、非常非常值得今天在汽车设计里借鉴的元素。比如说我们的名氏家具,比如我们汉代和宋代陶瓷的形态等等。我说的是这些传统艺术的造型所创造的一种理念是可以借鉴到汽车设计当中。汽车无非就是线条、线面的转换,当然结合现代的空气动力学、结合现代的科技因素,所以我想如果能够很好的吃透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把它很自然的、有机的结合到我们今天的汽车设计当中这是非常好的,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张耀东:刚才王老师讲了两个观点,一个是要常变常新、借鉴国际因素,另外一个是不要忘记自己的传统。说到传统就是中国的特色文化。廖佳你到底去过多少个国家?
廖佳:60多个。
张耀东:你对哪个国家的汽车印象最深?
廖佳:应该是意大利,这完全是从外形上,外形的冲击。而且这个冲击就是阿尔法罗密欧,我觉得这个车的外形我确实最喜欢。汽车应该是一个特别踏实的产业,世界上五大车展除了日内瓦之外其他都有自己良好的汽车工业,中国也应该是。中国已经有良好的平台,中国人已经到了车可以普及家庭的情况,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历史契机。但是我们可能跟别人发展的不一样,我们比别人更好的就是中国这个市场太大了,我们跟别人不能比的是人家当时没有太多的竞争,大家是在同一个平台上,现在中国自主的汽车企业,除了一汽、上汽、东风做的比较早,合资的比较早,其他后起自主品牌的厂家有一个非常大的弱势就是它的积累少。
我觉得造车是一个特别严肃的事,人命关天,首先最重要的是安全,这个安全不仅是对驾乘人,还对道路上其他的行人,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然后我们再说到其他一步一步累计起来。现在我觉得国内最近十年出来的一些自主品牌厂商的积累非常重要,在自己没有积累的情况下要踏踏实实的“拿”。我大概看了一下车展,说实话我没看轿跑车,因为第一跟中国人的生活比较远,第二国产的轿跑车出来有多大的意义,因为设计上也是有传承的,不是空中楼阁做一个轿跑车出来,这个车以后有没有可能上路,真正量产之后有没有人敢买。荣威、奔驰、东风都出了概念车,我觉得这“老三大”有自己50年造车的经验积累下来,出来概念车我觉得一点不奇怪。
无论是日系、英系、法系传统,出来概念车我也一点不奇怪。我们回国之后跑了一趟西藏,看到一辆车,就是长城哈佛,后来看到奇瑞瑞虎,至少我看上去不觉得别扭,以前国内很多车出来你一看觉得特别扭。民族汽车工业中国有,马来西亚有,巴西有,但是巴西的民族汽车工业基本是大众,它的设计全是搬来的,桑塔纳也是从巴西拿过来的,但是总的来讲他这一套东西是有传承的,你能够看到大众的影子,一看就知道是大众的。
你到马来西亚一看就差点意思,它的血统不纯。原来我们国内有很多生产线从马来西亚拿过来的,像刚才何毅说的,做轿跑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是我觉得这不是一件特踏实的事,
何毅:我也认同他这种思路。为什么我们看到自主品牌的轿跑车、概念车比较多。作为推概念车,轿跑车这个车型是门槛比较低的,实际上还是在轿车的基础上做一些外形,厂家做这个尝试比较容易,所以我们同时看到了轿跑车这个类型的概念车比较多。为什么说没有其他的纯跑车、其他的大型SUV呢?
廖佳:所以我觉得这是挺花活的一个事。
何毅:必须要做这样的尝试,因为他要了解未来人们对汽车消费审美的取向,因为他不做这个工作也不确定市场会是什么样。现在全是概念车,最后咱们见到的这些车型没有一个量产,但是可以把这些车型的特点引入到将来将要实实在在做的车型中,本来一款车没有什么特点,他可以加上一些动感、时尚的东西,这样最后这个车型在量产的时候比较能吸引人,还是有它的意义。
张耀东:这个观点是很多网友都认同的,到底是做秀还是实实在在的。因为汽车设计是离不开它自己本身的功能性,是在功能性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这方面王老师是专家,您觉得汽车功能设计和造型设计怎么结合呢?
王建中:汽车的功能应该是最重要的,刚才像廖佳讲的,安全很重要,因为车是人用的,首先要保证人的安全,保证人在使用的时候方便。就像我刚才所讲的,现代汽车的各种元素越来越多,含量也越来越大,各种的配置,一开始就是代步,后来变成了办公、流动的家,这都是今天汽车的含义。
至于说是不是做轿跑车,我觉得在今天对我们民族汽车产业发展有益的事情都可以尝试,至于说最后能做成什么样的结果,我想还应该有一个很高的标准努力。我们的民族汽车企业发展,政府也应该多关注一点。比如以后政府把公务车规定70年代的红旗,各驻外大使馆全开红旗,这样比较好。因为我知道70年代、80年代的时候连外国人来都觉得坐红旗感觉很自豪,感觉是一种地位,我觉得这种文化是根深蒂固的,我想可能很多国人也都希望我们的红旗车会越造越好,越造越有我们自己的特色,我希望它能够走的越来越好。
何毅:我们也希望在市场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产车,您说国家制定一些政策非得买国产车,这可能有悖于市场化的趋势。
王建中:我们是一个大国,我们应该有大国心态,但是如果政府稍微侧重一点,采购的时候适当对国产品牌的车给一个侧重、关注可能会有很大的好处,当然这有赖于我们的国产车质量越来越好。
张耀东:现在这些企业没有积累,积累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下他们能不能造出一个高水平的、设计好、性能好的车?
何毅:我觉得很难,因为任何事物有它的规律,跨越式的前进太理想化了。但是我认为这个阶段哪怕是现在不足以做出一个非常好的产品,但是也要去做,如果不去做,永远没有可能追到别人,没有跟国际同步的那一天。虽然我们主推自主创新、自主品牌,那自己设计、自己开发这个工作不可避免。我们自己的企业只有亲自做出这些事情,他才知道一个成熟的汽车企业应该会面临哪些问题,应该完全国际化的思路进行尝试,一步一步来。
张耀东:王老师,您觉得如果我们跨越式的发展,技术上大家都说难,到底难度有多大?
王建中:我觉得汽车造型跟内在工艺技术是统一的,有什么样内在的东西才有什么样的造型,这是随着汽车文化逐渐的深入。刚才廖佳谈到了意大利,意大利这个民族在欧洲并不是最发达的,但是它的设计文化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我觉得它的设计文化里很多渗透了意大利或者说更早欧洲的文化精神,他们自己民族的文化精神。我想我们国家汽车的造型模仿是一个过程,一定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不太长的过程,逐渐会演化出我们自己的造型。我希望汽车厂家多多研究我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比如名氏家具,丹麦人学了,就创造出一种新的、符合现代人使用的习惯,又能看到东方文化的色彩,所以我们要很好的研究汽车造型,肯定会创出我们自己的风格。
廖佳:比较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像我们的邻居日本、韩国,他们的汽车就有很大的相同性。因为日本我没去过,我说不上来,但是日本车在全世界都能看到,实际上日系、韩系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只不过韩国车都更实惠一些。然后就是欧系车,瑞典、法国、意大利没有太大的差别,是一个派的。还有美国车,美国地大人少,车尽量往大里做,美国SUV要是到欧洲,我估计大家都嗤之以鼻,我们开巡洋舰做全球旅行在欧洲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欧洲的油价很高,而且他们非常注重环保,都是老城小街道,都是小小的车。我们到了南美以后,觉得跟大家差不多了。欧洲的二手车,标致206无论在南美还是欧洲其他地方看到的比较多,标致206在那边比较成功。等到了美国,我们这些车都找不着了,我觉得这跟民族心态也有关系。
在咱们国家来讲,中国真是人多,需要特别实际,人多地小,现在油价这么高,就算有钱买油也架不住人家说你把油价抬高了,我觉得一定要特别实际的车,特别合用,还要漂亮。有多少人买车看外形?我在想我自己,如果是我买车,我不会考虑外形,如果要我说车,我否认的第一点又是外形,车的配置很重要,车的功能和重要,外形可能是排在第三位,但是实际上如果是我自己挑车,第一眼我没相中这个车,或者第一眼我觉得这个车别扭,其他配置再好也没有用,大家以后技术平台越来越一致,关键就看外形。
张耀东:世界汽车几大系,日系、美系、法系,将来会有中系车,随着中国汽车出口量的增加,这早晚会实现。
廖佳:现在我们占领的是低端市场,还是应该要实在,不要做特虚的东西。我认为欧洲车很实在。
王建中:随着理性消费,大家越来越会在选车的时候选实在的车,这是肯定的,肯定会考虑到道路、停车是不是方便、是不是耗油,这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何毅:中国人购车的心态和美国人不一样,欧洲人很理性,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会把实在放在第一位,毫无疑问这是应该的,但是总是在实在之上加很多东西,你会想要跟别人不一样,再大一些或者怎么样。比如美国有很多车型很大,在欧洲卖不动,因为欧洲人完全不赞成这种理念,环保不好,又大又占地,这是文化的冲突,但是这种车在中国能卖的很好,因为中国的消费层面差别太大了,咱们任何一个观点肯定有一大帮的拥护者。细分出来,如果往未来的趋势考虑,我们希望能像欧洲人那样理性消费,我是赞成这个方向的。
王建中:你刚才说我们的汽车文化不成熟,咱们国家有些人买大车是在显示自己的地位、财力,还不是很理性的。我的车只是代步,随着逐渐的成熟,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
何毅:您说的是一个最难的问题。到现在为止,我很高兴我们已经逐渐不提汽车文化了,汽车多自然进入了汽车社会,什么时候一个社会成熟呢?得有一套文化。我们汽车才20多年的历史,不可能要求有一套文化,人家是100多年的历史,我觉得这方面的差距恰恰是巨大的。如果我们有一套比较好、比较成熟的文化,靠媒体、靠专家能引导一下,我觉得会更好一点,少走很多弯路。
廖佳:我觉得市场的力量很大,比如电信,出去以后你会觉得中国电信最方便,因为我们也是比人家晚,在中国上网最方便,中国手机覆盖最好,除了欧洲小国家能够覆盖的跟中国好,中国做到世界一流了,就因为中国有一个很大的市场、有这个需求。汽车也是这样的,刚才说汽车文化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觉得首先要知道自己差在哪儿,还要能够拿得过来,设计是一块、装配是一块、市场是一块、把这些做好了是有追赶上可能的。因为毕竟这么大的市场,人人都在看着,我周围所有的人,包括两三年前最不想买车的人现在也动了这个念头,因为它是一个趋势。
何毅:中国国内汽车企业有一个优势,各个派系的车型都参与到中国竞争,中国汽车企业从一开始就直接跟高手过招。
廖佳:现在国内跟国外合资的大厂越来越多的能够拿来比较尖端的技术,或者是比较高档的车型。前几年合资的车型都是很技术的,我出去一看,在第三世界国家能够见得到、在其他地方见不到的车型,当时觉得很郁闷,现在拿来的越来越好,我们能够得到的技术越来越好,大概就是三年的时间上了一个特别高的台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有了比较高级的技术合作,自己的东西才能够有比较高起点的发展。
张耀东:刚才大家讲的都是跨越式发展的问题,您觉得今年中国车展上民族品牌车的造型设计跟国外车的差距有多大?
王建中:我觉得我们车的整体性不够,车有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部位,车头、车尾、车身等等很具体的东西,它由很多方面组合起来的。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款车,我觉得它在整体性上非常好,就是沃尔沃X80,它有一个很典型的特色,就是从车头过去的那条线是一个方里有圆的曲面,非常美、非常舒服的一条线,这条线既显出这款车本身的刚性、它的特点,同时又是一种很容易被接受的形式,因为它是方中带圆,延伸过去以后跟它的车尾比较方硬的感觉又形成一种呼应,所以我觉得那款车的造型比较成熟、比较好。当然也有车不是那么好看,比如别克一款后尾部很肥的,很有美国车的特别,圆乎乎的,看着不太健康。
主持人:希望王老师为我们自主品牌的车提一个建议,这么多的国际车系,走哪条路更好?
王建中:一定要走自己的路。所谓的中系,我觉得我们不是民族主义,我不是在宣传这个,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韩国车也是从学日本车起步,但是今天你还能看到韩国车的特色。中华民族的文化很深厚,而且我们很能融合,从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就能看到这一点。我们具体谈的是车,但是还要从大文化的角度看这个车的造型应该怎么发展。就像我们刚才讲的,汽车文化才20多年,文化是需要积淀的,但是我相信一点,我们的汽车文化会积淀的比较快,因为毕竟我们处在这么一个时代里。如果具体的谈某一种车型,我觉得车的造型上还应该合而不同,线、线条、面转换都应该是这样的,不要一讲流线型全都是圆乎乎的。
廖佳:咱们的概念车就是这样。
主持人:华晨车还是比较圆的线条多一点。
王建中:要注重细节,我们艺术讲细精微志广大,车上也是这样,有的地方非常细腻,有的地方又要非常放松,一个车上如果出现这么几种关系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那就是一个很好的车,大家看起来非常舒服。
张耀车:王老师,这些车您觉得哪个相对吸引你一点?
王建中:看车不能像瞎子摸象看一个角度,必须整体看车,360度全景观车,必须是这样。
何毅:我们自己所谓的轿跑车概念车跟下面这一排其他国际大品牌的量产车区别不是特别大,概念的意味不是很够。我们参加国际其他车展,你觉得概念车是一个未来产物,是一个发挥想象的产物,现在我们的概念车基本在大家的想象之内。
王建中:概念应该超脱传统的形态,完全是一种全新的创造,这些车都看不出来。
主持人:我们昨天在网上做了一个统计,网友比较赞同一种观点,倾向于脸谱化,每一类车型有自己的特征,脸谱。您认为中系车这么多自主品牌,他们能做出中系车的脸谱化吗?
王建中:以后的方向应该是这样,但是现在还没有,很不明晰,现在拷贝的痕迹太多。我非常反对、非常不赞成把人家的车稍稍改动用在我们的车型上,这真是一种不科学也不是很积极的方式。
廖佳:但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比自己空中楼阁搭一个好。
王建中:有的人设计车自己还不会开车,怎么能设计出一款好车。太明显的就是沃尔沃,沃尔沃那款跑车不太好,这款车的后背还是要动动脑筋,中国人很聪明,很有才能。
张耀东:这些车比较趋同,说到底就是这些设计公司其实就是意大利三大设计公司出的。
王建中:我们学校现在有一个汽车工艺系在做汽车设计,而且跟奔驰有合作。我记得我们的学生还得了奔驰汽车设计奖。我觉得很快,我们一定会做出我们自己的车,我们比别人哪儿都不差,而且我们有很深厚的文化,如果能把我们传统文化里精华的东西、优秀的东西借鉴到汽车的设计当中,一定会出我们自己的特色,也一定能够像诸位企盼的那样有中国自己风格的汽车,这是肯定的。
何毅:肯定有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会挺困难的。像国外大的汽车设计公司跟某些汽车品牌的合作是长久的,实际它有理念的认同和设计积累,咱们这边厂家跟设计造型的院校、公司结合不够紧密,汽车企业没有这方面的积累,你也提炼不出自己深厚的文化,我觉得这两方面的结合需要一个过程。
廖佳:作为自主品牌,这是以后要走的一条路,现在问题是怎么能走到这条路。就像中国建筑,现在中国建筑太西洋化了,你到中国以后不认为这是中国的,也不是外国,因为外国没有这么多的高楼,我觉得如果不往这条路上走,以后建筑也不是中国的,满大街跑的车也不是中国的。
何毅:太有这种可能性了。
廖佳:这是以后要走的路。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轿跑车都是几个顶级的设计公司设计的,设计公司给你也设计,给我也设计,别人给我一百万,你出50万,肯定是一些剩汤剩水。
张耀东:您觉得国内汽车企业有自己独立的设计吗?
何毅:形式上应该是存在的,实质上能不能见到成效不肯定。国内企业现在想的不够长远,暂时就是今年的销售、明年的销售。国际汽车大厂每年投入到设计和研发中的费用是有一定比例的,而且本来就是国际级的,投入很高很高的成本,可能它投入这方面的成本比我们一个国内汽车企业一年的销售额都要高,我觉得这方面可能还是有很大差距。
廖佳:积累之后才能薄发。
张耀东:王老师,您觉得培养一代设计人要多久?
王建中:这要看他的实战经验,设计师需要文化、需要经验,这很难说三年五年,文化是积淀的,文化跟知识不同,知识可以学来,四年大学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但是你的文化不一定积累多少,是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有一点,我们的企业应该更多的自信,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更多的自信,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要在设计之前就拿人家的东西看怎么弄然后再改,改和设计是两个概念,设计是自己原创的,我觉得这种精神应该在我们今天的自主品牌中提倡。因为已经20年了,不可能像过去什么都不懂,已经发展了20年。
廖佳:分是谁的20年,因为我们国内的汽车企业还是比较多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想在这个市场里占一定的份额,很多都是新的。这20年,可能那些人有20年,他就没有。
王建中:我赞成你的意见。如果更早一点给我们的民族品牌汽车一个空间,可能会发展得更快。
主持人:这次出现很多现象,莲花跑车到中国跟贵州汽车合作推出低价跑车,号称成本控制非常好。吉利一直做低价跑车。我想问各位专家,您赞同低价跑车这种趋势吗?华晨M3没有公布价格,网上都在进行猜价,您建议低价轿跑车的潮流吗?
何毅:可能大家对轿跑车概念的理解不同,可能我们现阶段还停留在外形上像轿跑车,我们就把它定义成轿跑车,我觉得这是一方面。另外一点,可能真正轿跑车的含义除了造型之外还有性能,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性能标准,比如动力性等等,几方面都要做到才能称得上轿跑车。在国际上也是,轿跑车是价位偏高的,因为造价高、成本高,它是一个细分市场,是一个偏个性化的市场。国内厂家对这个概念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主持人:我想问王老师,其实网友一直在问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是轿跑车?到底什么样的造型才能算真正的轿跑车呢?
王建中:从造型上说,我现在也只能根据我看国外轿跑车,国外跑车更趋向于流线型,或者说更像鸟,更像飞行的物体,为了增加车的速度,车型本身就有快速的感觉,带尾翼、带翅膀,应该是这样的。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路况,轿跑车的底盘比较低,通过性怎么样?
廖佳:真是不太靠谱,确实有路况的问题,中国每年建新的路,北京就是这样,不用说外地了。我是一个特实在的人,如果我买东西、我用东西,我首先要看这个东西实在不实在,如果轿跑车只是变了一个模样,这个东西其实并不实在,而且一分钱一分货,如果低价轿跑车又能够达到真实轿跑车的状况,价格怎么控制呢?因为我们有国际市场的价格做参考,这是不可能的事。有些车我都不敢跟在他后面,以后我不敢跟在后面的车会更多一些。
王建中:我觉得这种概念还是小众,我很赞成刚才诸位说的,我们的汽车产业应该踏踏实实的做适合大众用的车。多样化是可以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我觉得不值得提倡。
廖佳:包括在国外,真正说到跑车,没有几家做,都是最高端的,像一馆二层的那些。我们在美国进车的时候,我们问海关的人有没有人运这样的车,他说有,都是从欧洲往美国运跑车。美国街上七八十年代还有跑车,90年代有一些本土的跑车,现在越来越少,几乎看不到了。
何毅:国际很多厂家轿跑车这个体系还是有的,这是细分的。它的名字叫轿跑车,就是在轿车和跑车之间,轿跑车大多数还是前后两排座椅,还是能坐下四五个人,纯粹的跑车就两个人。同时它在性能方面又比较高,有点像跑车,所以这是它存在的意义,它也想把两个概念往中间靠一下。这种车型肯定应该存在,国内汽车企业尝试可以,但是有一个前提,你要做是不是做地地道道的轿跑车,你要做一定要把安全的因素、把性能的因素考虑到,把真实内涵的东西体现出来,不要只停留在哗众取宠的基础上。
主持人:我们访谈时间差不多了。我希望各位能为即将购买自主品牌轿跑车的网友,或者是为自主轿跑车的发展提一些比较好的建议。
张耀东:我刚才听了您讲了两个观点,其中一个就是要有中国元素。
王建中:我觉得我们自主品牌车的设计应该自信,应该更加自信,多多吸收我们的传统文化,当然眼睛要盯着世界最前沿,这样可以促进我们自己民族品牌汽车造型更快的发展。
何毅:对汽车企业来讲,这次车展上我们看到很多自主品牌轿跑车这种概念车,我觉得他们的想法可能有两点,一方面是提升品牌形象,因为很多企业希望用一些外形比较出众、性能比较高的车型来带动整个车型体系的形象提升。但是我觉得有一点,还有一部分汽车企业存在做秀的心理,我希望能把这点心理抹煞掉,因为车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实惠的产品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大家才会买自主品牌,这是一个前提。第三点,作为汽车企业你可以进行多种尝试,自主研发、自主设计,但是我觉得未见得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历亲为,人力、物力、精力能够有多大的投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跟国际先进水准差距很大,这样做很难有追赶的可能性,不妨学会自主的利用国际资源,我觉得整合资源,自主的整合国际资源是汽车企业应该重视的,而且我认为是他们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廖佳:我跟何毅的看法一样。现在国产轿跑车我自己不敢买,但是我觉得有相当一部分自主品牌轿车生产还是达到了现在比较高的水平,从性能、安全性、性价比都比较高,国产车的性价比有优势,国产轿车有几个公司做,我觉得是可以考虑的。
张耀东:今天三位老师谈的观点比较尖锐,我们总的目的还是希望中国汽车发展得越来越好。就像廖佳刚才说的,希望有机会。我们在国外开车的时候不觉得自卑,这是我们一个基本的目标。谢谢!
主持人:感谢各位专家,也感谢网友的参与。请大家期待我们明天《天谭地谭》栏目!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已经是车展的第二天,车展展馆内人潮如海,每一位车友都对这次北京车展非常关注。我们今天请来了汽车业界的专家,一位是中国汽车画报的何毅先生,一位是清华美院的王建中先生,一位是自驾车旅行作家廖佳,还有北青报汽车周刊的张耀东先生。我们想先请各位嘉宾介绍一下自己对于这次车展的感受。
王建中:车展引来这么多的观众说明大家对汽车爱好的程度越来越高,随着轿车快速的进入家庭,我想很多人都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拥有一辆自己喜欢的车,所以对汽车关注的热度就反映了这种欲求。因为还没有很好的完整、仔细的看所有来参展的车,无法下一个更全面的定论,但是我觉得这届肯定会有很多新的车,特别是民族自主品牌的汽车会有很多新的品种出现,所以很值得期待。
何毅:我觉得这次车展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家、自主品牌参与到汽车的竞争当中,这一点在以往的车展上很少见,这是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点。另外整个车展的隆重程度比以往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这应该是一种趋势。
廖佳:这个车展我只是大概看了一下,怎么说呢?看车展的人越来越多,展出的车也越来越多。无论是从国外汽车公司把自己的东西带过来,或者是我们自己国内的企业自主产品,这个车展真正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不好说。看了车展之后,这么多普通的观众过来,是看一个热闹,还是回去之后对用车生活能有什么帮助,我还是很怀疑的。我觉得能够看得很精细是不太可能的,这就说明,中国A级车展还有很长的路要做,才能做到真正的A级车展。
主持人:这次车展是跟北青报《汽车时代》联合主办的,我们请张耀东为我们讲一下他对于车展自己的看法。
张耀东:各位网友好。对于这次车展总的感觉,我不太赞成刚才大家的说法。因为我感觉这次车展有点变化,最大的变化是来自于自主品牌。廖佳说到一点很正确,我们的A级车展有很长路要走,关键的问题是中国汽车在世界上最著名的五大车展,其他四个车展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四个汽车制造国家创办的,所以说他们的车展有影响力,中国的车展如果要赶上他们,必须要与自己的汽车工业发展联系。这次跟搜狐合作这个栏目,我们主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我们邀请一些嘉宾大家漫谈一些话题,一方面能够帮网友深入看车展,另一方面通过我们的介绍,能够帮助企业和汽车爱好者有一点点启示。
主持人:下面我们就一些比较具体的话题来展开讨论。
张耀东:我今天主要谈的话题是关于中国民族汽车的设计、发展趋势的讨论,这个话题比较宏观,比较空,所以我们邀请的这三位是众多专家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嘉宾,他们代表了自己的专业背景,代表了自己的观点。比如王教授,他是专业美术方面的专家,何毅是一个资深记者,他对国际汽车了解很多。廖佳是一个汽车爱好者,我们这次谈论的话题也是从这三方面开始。在开始之前,我先抛砖引玉。总的来讲自主品牌让我们比较振奋。第一个概念,今年的自主品牌推出了很多轿跑车,不管怎么样这毕竟是一个好的开始,另外搞了一些多功能车、搞了一些概念车,这些车可以说是一个趋势,所以我想请三位嘉宾来谈谈这次车展上有哪些大家比较有兴趣的车,或者是造型比较有新意的?
王建中:我比较认同耀东的观点。轿跑车虽然是一个好的开端,至于这个市场最后成不成熟,应不应该对这个车型我们先不谈。但是我们看到中国汽车厂家已经开始意识到设计对它今后发展的重要性,这种车型的推出最起码有一点,从车身动感这个角度是往国际靠拢的。现在全球的大厂家都在追求车身设计的动感化,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做一些轿跑车的设计尝试,然后拿到车展上经受观众的考验,提炼出一些有意义、有效果的设计风格,并引入到今后的一些量产车的设计当中,我觉得是非常有意义的。我觉得比亚迪的F8很好,这是国内厂家第一次参与到一款硬顶敞篷轿跑车的设计当中去,这个车型原来在国内没有一家设计过,可能这个车型有很多设计要素来自于国外的配套厂商,但是我们现在敢去尝试一下我们原来没有尝试过的东西,我觉得这是很有意义,因为你只有尝试过才知道这个东西是什么样的,可能对你今后有一些帮助。然后是中华的M3,它离量产更接近,所以它有实际的意义。我觉得最起码中华在前几年就开始这方面的工作。汽车车身的造型应该越来越动感化、时尚化,我觉得这个方向是对的,至于车身设计本身我觉得还有完善的地方。奇瑞5那个车也还是不错,给人的印象也很深刻,外形做的比较时尚,更概念化一些,因为它是一个概念车,我觉得能够代表奇瑞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也因为奇瑞一直没放弃过在自主设计方面的努力,我觉得这恰恰是它的一个成果。我觉得在这方面它可能比别的厂家做得更成熟一点。
张耀东:王老师,您经常在马路上看到我们民族品牌的汽车,您先说说您对民族品牌现有的车型是怎么看的?
王建中:在购车的人群中有多少人以造型做很大的取决于买不买车的元素?有多少人?占多大比例?在买一部车的时候造型起多大的作用?你们有没有这方面的调查。
主持人:购车者考虑购车因素,我们搜狐的调查表示最大的比例是价格、品牌、质量、安全、外形,其实外形不是第一位的,对于现在80%的购车者来说第一位是性价比和品牌,所以为什么德国车大家坚信它是质量比较好的。
何毅:这方面我和王先生的意见一致。我不能说出具体的数字,但是我觉得外形占的比率对购买者的影响越来越大。还有一点从设计厂家能看出来,奥迪的设计师薪金已经超过了很多董事会层面的人物,说明大厂家竞争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车身的设计、造型相当重要。
王建中:我赞成这种观点。我觉得随着我们国家汽车文化越来越成熟,势必造成影响人们买车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从18世纪到现在汽车的发展历史是一个飞跃,一开始是有马拉的马车在美国出现,那时候很重要的一个元素还是代步。今天的汽车越来越是一种科学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人们不仅仅享受汽车所带来的出行的方便,更多的它是一种多元化的享受,综合性的,除了科技成分,享受的成分也越来越多。无论是驾驶人的享受,还是乘坐的享受,都把这个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所以我想随着我们汽车文化的成熟,造型应该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
话说回来,关于民族品牌的问题,我关注过一些民族品牌,比如前段时间试车的时候也开了红旗和骏捷,我当时非常震惊,因为我过去没有用过这种车,我觉得民族品牌进步非常快,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我们的汽车当然现在还有很明显的模仿的痕迹,华晨可能也不完全是中国人设计的,但是它今天这个路走得比较好。我觉得再过几年,随着轿车快速进入家庭,人们越来越对轿车有更高的要求,这无疑对我们的汽车产业是一个很好的促进。我们的设计厂商应该使自己的设计更多元化。日本有一个花冠,这个车的发展我们可以借鉴,因为当时花冠的生产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让老百姓买得起车。大概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汽车普及的时候,当时车很简洁,也由于当时工业水平的问题,方方的,后来隔两三年一换,到今天花冠的车型很潮流了。所以我想我们可以少走许多汽车国家在发展过程当中的弯路,可以吸取一些好的经验,更快的切入一个完全新的局面。
如果要让我对我们民族品牌的汽车造型设计有什么建议的话,我觉得咱们的汽车厂家应该关注一下国外汽车先进的地方,另外还应该从我们的传统文化找养分。我是学造型的,我是研究造型设计的,这么多年来我们对中国传统的造型设计、造型文化研究的比较多,我觉得我们民族造型文化里面有很多非常非常好的、非常非常值得今天在汽车设计里借鉴的元素。比如说我们的名氏家具,比如我们汉代和宋代陶瓷的形态等等。我说的是这些传统艺术的造型所创造的一种理念是可以借鉴到汽车设计当中。汽车无非就是线条、线面的转换,当然结合现代的空气动力学、结合现代的科技因素,所以我想如果能够很好的吃透我们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把它很自然的、有机的结合到我们今天的汽车设计当中这是非常好的,也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张耀东:刚才王老师讲了两个观点,一个是要常变常新、借鉴国际因素,另外一个是不要忘记自己的传统。说到传统就是中国的特色文化。廖佳你到底去过多少个国家?
廖佳:60多个。
张耀东:你对哪个国家的汽车印象最深?
廖佳:应该是意大利,这完全是从外形上,外形的冲击。而且这个冲击就是α罗密欧,我觉得这个车的外形我确实最喜欢。汽车应该是一个特别踏实的产业,世界上五大车展除了日内瓦之外其他都有自己良好的汽车工业,中国也应该是。中国已经有良好的平台,中国人已经到了车可以普及家庭的情况,这是一个特别好的历史契机。但是我们可能跟别人发展的不一样,我们比别人更好的就是中国这个市场太大了,我们跟别人不能比的是人家当时没有太多的竞争,大家是在同一个平台上,现在中国自主的汽车企业,除了一汽、上汽、东风做的比较早,合资的比较早,其他后起自主品牌的厂家有一个非常大的弱势就是它的积累少。我觉得造车是一个特别严肃的事,人命关天,首先最重要的是安全,这个安全不仅是对驾乘人,还对道路上其他的行人,这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事情,然后我们再说到其他一步一步累计起来。现在我觉得国内最近十年出来的一些自主品牌厂商的积累非常重要,在自己没有积累的情况下要踏踏实实的“拿”。我大概看了一下车展,说实话我没看轿跑车,因为第一跟中国人的生活比较远,第二国产的轿跑车出来有多大的意义,因为设计上也是有传承的,不是空中楼阁做一个轿跑车出来,这个车以后有没有可能上路,真正量产之后有没有人敢买。荣威、奔驰、东风都出了概念车,我觉得这“老三大”有自己50年造车的经验积累下来,出来概念车我觉得一点不奇怪。无论是日系、英系、法系传统,出来概念车我也一点不奇怪。我们回国之后跑了一趟西藏,看到一辆车,就是长城哈佛,后来看到奇瑞瑞虎,至少我看上去不觉得别扭,以前国内很多车出来你一看觉得特别扭。民族汽车工业中国有,马来西亚有,巴西有,但是巴西的民族汽车工业基本是大众,它的设计全是搬来的,桑塔纳也是从巴西拿过来的,但是总的来讲他这一套东西是有传承的,你能够看到大众的影子,一看就知道是大众的。你到马来西亚一看就差点意思,它的血统不纯。原来我们国内有很多生产线从马来西亚拿过来的,像刚才何毅说的,做轿跑车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是我觉得这不是一件特踏实的事,如果大家? 丫Ψ旁谡舛揖醯孟褡鲂阋谎故翘ぬな凳底鍪拢隼习傩招枰某怠?/SPAN>
何毅:我也认同他这种思路。为什么我们看到自主品牌的轿跑车、概念车比较多。作为推概念车,轿跑车这个车型是门槛比较低的,实际上还是在轿车的基础上做一些外形,厂家做这个尝试比较容易,所以我们同时看到了轿跑车这个类型的概念车比较多。为什么说没有其他的纯跑车、其他的大型SUV呢?
廖佳:所以我觉得这是挺花活的一个事。
何毅:必须要做这样的尝试,因为他要了解未来人们对汽车消费审美的取向,因为他不做这个工作也不确定市场会是什么样。现在全是概念车,最后咱们见到的这些车型没有一个量产,但是可以把这些车型的特点引入到将来将要实实在在做的车型中,本来一款车没有什么特点,他可以加上一些动感、时尚的东西,这样最后这个车型在量产的时候比较能吸引人,还是有它的意义。
张耀东:这个观点是很多网友都认同的,到底是做秀还是实实在在的。因为汽车设计是离不开它自己本身的功能性,是在功能性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这方面王老师是专家,您觉得汽车功能设计和造型设计怎么结合呢?
王建中:汽车的功能应该是最重要的,刚才像廖佳讲的,安全很重要,因为车是人用的,首先要保证人的安全,保证人在使用的时候方便。就像我刚才所讲的,现代汽车的各种元素越来越多,含量也越来越大,各种的配置,一开始就是代步,后来变成了办公、流动的家,这都是今天汽车的含义。至于说是不是做轿跑车,我觉得在今天对我们民族汽车产业发展有益的事情都可以尝试,至于说最后能做成什么样的结果,我想还应该有一个很高的标准努力。我们的民族汽车企业发展,政府也应该多关注一点。比如以后政府把公务车规定70年代的红旗,各驻外大使馆全开红旗,这样比较好。因为我知道70年代、80年代的时候连外国人来都觉得坐红旗感觉很自豪,感觉是一种地位,我觉得这种文化是根深蒂固的,我想可能很多国人也都希望我们的红旗车会越造越好,越造越有我们自己的特色,我希望它能够走的越来越好。
何毅:我们也希望在市场上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产车,您说国家制定一些政策非得买国产车,这可能有悖于市场化的趋势。
王建中:我们是一个大国,我们应该有大国心态,但是如果政府稍微侧重一点,采购的时候适当对国产品牌的车给一个侧重、关注可能会有很大的好处,当然这有赖于我们的国产车质量越来越好。
张耀东:现在这些企业没有积累,积累时间比较短的情况下他们能不能造出一个高水平的、设计好、性能好的车?
何毅:我觉得很难,因为任何事物有它的规律,跨越式的前进太理想化了。但是我认为这个阶段哪怕是现在不足以做出一个非常好的产品,但是也要去做,如果不去做,永远没有可能追到别人,没有跟国际同步的那一天。虽然我们主推自主创新、自主品牌,那自己设计、自己开发这个工作不可避免。我们自己的企业只有亲自做出这些事情,他才知道一个成熟的汽车企业应该会面临哪些问题,应该完全国际化的思路进行尝试,一步一步来。
张耀东:王老师,您觉得如果我们跨越式的发展,技术上大家都说难,到底难度有多大?
王建中:我觉得汽车造型跟内在工艺技术是统一的,有什么样内在的东西才有什么样的造型,这是随着汽车文化逐渐的深入。刚才廖佳谈到了意大利,意大利这个民族在欧洲并不是最发达的,但是它的设计文化在世界上首屈一指。我觉得它的设计文化里很多渗透了意大利或者说更早欧洲的文化精神,他们自己民族的文化精神。我想我们国家汽车的造型模仿是一个过程,一定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不太长的过程,逐渐会演化出我们自己的造型。我希望汽车厂家多多研究我们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东西。比如名氏家具,丹麦人学了,就创造出一种新的、符合现代人使用的习惯,又能看到东方文化的色彩,所以我们要很好的研究汽车造型,肯定会创出我们自己的风格。
廖佳:比较发达国家的汽车制造,像我们的邻居日本、韩国,他们的汽车就有很大的相同性。因为日本我没去过,我说不上来,但是日本车在全世界都能看到,实际上日系、韩系基本上是差不多的,只不过韩国车都更实惠一些。然后就是欧系车,瑞典、法国、意大利没有太大的差别,是一个派的。还有美国车,美国地大人少,车尽量往大里做,美国SUV要是到欧洲,我估计大家都嗤之以鼻,我们开巡洋舰做全球旅行在欧洲觉得有点不好意思!欧洲的油价很高,而且他们非常注重环保,都是老城小街道,都是小小的车。我们到了南美以后,觉得跟大家差不多了。欧洲的二手车,标致206无论在南美还是欧洲其他地方看到的比较多,标致206在那边比较成功。等到了美国,我们这些车都找不着了,我觉得这跟民族心态也有关系。在咱们国家来讲,中国真是人多,需要特别实际,人多地小,现在油价这么高,就算有钱买油也架不住人家说你把油价抬高了,我觉得一定要特别实际的车,特别合用,还要漂亮。有多少人买车看外形?我在想我自己,如果是我买车,我不会考虑外形,如果要我说车,我否认的第一点又是外形,车的配置很重要,车的功能和重要,外形可能是排在第三位,但是实际上如果是我自己挑车,第一眼我没相中这个车,或者第一眼我觉得这个车别扭,其他配置再好也没有用,大家以后技术平台越来越一致,关键就看外形。
张耀东:世界汽车几大系,日系、美系、法系,将来会有中系车,随着中国汽车出口量的增加,这早晚会实现。
廖佳:现在我们占领的是低端市场,还是应该要实在,不要做特虚的东西。我认为欧洲车很实在。
王建中:随着理性消费,大家越来越会在选车的时候选实在的车,这是肯定的,肯定会考虑到道路、停车是不是方便、是不是耗油,这都是很重要的因素。
何毅:中国人购车的心态和美国人不一样,欧洲人很理性,不管什么时候我们都会把实在放在第一位,毫无疑问这是应该的,但是总是在实在之上加很多东西,你会想要跟别人不一样,再大一些或者怎么样。比如美国有很多车型很大,在欧洲卖不动,因为欧洲人完全不赞成这种理念,环保不好,又大又占地,这是文化的冲突,但是这种车在中国能卖的很好,因为中国的消费层面差别太大了,咱们任何一个观点肯定有一大帮的拥护者。细分出来,如果往未来的趋势考虑,我们希望能像欧洲人那样理性消费,我是赞成这个方向的。
王建中:你刚才说我们的汽车文化不成熟,咱们国家有些人买大车是在显示自己的地位、财力,还不是很理性的。我的车只是代步,随着逐渐的成熟,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
何毅:您说的是一个最难的问题。到现在为止,我很高兴我们已经逐渐不提汽车文化了,汽车多自然进入了汽车社会,什么时候一个社会成熟呢?得有一套文化。我们汽车才20多年的历史,不可能要求有一套文化,人家是100多年的历史,我觉得这方面的差距恰恰是巨大的。如果我们有一套比较好、比较成熟的文化,靠媒体、靠专家能引导一下,我觉得会更好一点,少走很多弯路。
廖佳:我觉得市场的力量很大,比如电信,出去以后你会觉得中国电信最方便,因为我们也是比人家晚,在中国上网最方便,中国手机覆盖最好,除了欧洲小国家能够覆盖的跟中国好,中国做到世界一流了,就因为中国有一个很大的市场、有这个需求。汽车也是这样的,刚才说汽车文化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我觉得首先要知道自己差在哪儿,还要能够拿得过来,设计是一块、装配是一块、市场是一块、把这些做好了是有追赶上可能的。因为毕竟这么大的市场,人人都在看着,我周围所有的人,包括两三年前最不想买车的人现在也动了这个念头,因为它是一个趋势。
何毅:中国国内汽车企业有一个优势,各个派系的车型都参与到中国竞争,中国汽车企业从一开始就直接跟高手过招。
廖佳:现在国内跟国外合资的大厂越来越多的能够拿来比较尖端的技术,或者是比较高档的车型。前几年合资的车型都是很技术的,我出去一看,在第三世界国家能够见得到、在其他地方见不到的车型,当时觉得很郁闷,现在拿来的越来越好,我们能够得到的技术越来越好,大概就是三年的时间上了一个特别高的台阶,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趋势,有了比较高级的技术合作,自己的东西才能够有比较高起点的发展。
张耀东:刚才大家讲的都是跨越式发展的问题,您觉得今年中国车展上民族品牌车的造型设计跟国外车的差距有多大?
王建中:我觉得我们车的整体性不够,车有不同的功能,有不同的部位,车头、车尾、车身等等很具体的东西,它由很多方面组合起来的。我个人比较喜欢的一款车,我觉得它在整体性上非常好,就是沃尔沃X80,它有一个很典型的特色,就是从车头过去的那条线是一个方里有圆的曲面,非常美、非常舒服的一条线,这条线既显出这款车本身的刚性、它的特点,同时又是一种很容易被接受的形式,因为它是方中带圆,延伸过去以后跟它的车尾比较方硬的感觉又形成一种呼应,所以我觉得那款车的造型比较成熟、比较好。当然也有车不是那么好看,比如别克一款后尾部很肥的,很有美国车的特别,圆乎乎的,看着不太健康。
主持人:希望王老师为我们自主品牌的车提一个建议,这么多的国际车系,走哪条路更好?
王建中:一定要走自己的路。所谓的中系,我觉得我们不是民族主义,我不是在宣传这个,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韩国车也是从学日本车起步,但是今天你还能看到韩国车的特色。中华民族的文化很深厚,而且我们很能融合,从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就能看到这一点。我们具体谈的是车,但是还要从大文化的角度看这个车的造型应该怎么发展。就像我们刚才讲的,汽车文化才20多年,文化是需要积淀的,但是我相信一点,我们的汽车文化会积淀的比较快,因为毕竟我们处在这么一个时代里。如果具体的谈某一种车型,我觉得车的造型上还应该合而不同,线、线条、面转换都应该是这样的,不要一讲流线型全都是圆乎乎的。
廖佳:咱们的概念车就是这样。
主持人:华晨车还是比较圆的线条多一点。
王建中:要注重细节,我们艺术讲细精微志广大,车上也是这样,有的地方非常细腻,有的地方又要非常放松,一个车上如果出现这么几种关系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那就是一个很好的车,大家看起来非常舒服。
张耀车:王老师,这些车您觉得哪个相对吸引你一点?
王建中:看车不能像瞎子摸象看一个角度,必须整体看车,360度全景观车,必须是这样。
何毅:我们自己所谓的轿跑车概念车跟下面这一排其他国际大品牌的量产车区别不是特别大,概念的意味不是很够。我们参加国际其他车展,你觉得概念车是一个未来产物,是一个发挥想象的产物,现在我们的概念车基本在大家的想象之内。
王建中:概念应该超脱传统的形态,完全是一种全新的创造,这些车都看不出来。
主持人:我们昨天在网上做了一个统计,网友比较赞同一种观点,倾向于脸谱化,每一类车型有自己的特征,脸谱。您认为中系车这么多自主品牌,他们能做出中系车的脸谱化吗?
王建中:以后的方向应该是这样,但是现在还没有,很不明晰,现在拷贝的痕迹太多。我非常反对、非常不赞成把人家的车稍稍改动用在我们的车型上,这真是一种不科学也不是很积极的方式。
廖佳:但这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比自己空中楼阁搭一个好。
王建中:有的人设计车自己还不会开车,怎么能设计出一款好车。太明显的就是沃尔沃,沃尔沃那款跑车不太好,这款车的后背还是要动动脑筋,中国人很聪明,很有才能。
张耀东:这些车比较趋同,说到底就是这些设计公司其实就是意大利三大设计公司出的。
王建中:我们学校现在有一个汽车工艺系在做汽车设计,而且跟奔驰有合作。我记得我们的学生还得了奔驰汽车设计奖。我觉得很快,我们一定会做出我们自己的车,我们比别人哪儿都不差,而且我们有很深厚的文化,如果能把我们传统文化里精华的东西、优秀的东西借鉴到汽车的设计当中,一定会出我们自己的特色,也一定能够像诸位企盼的那样有中国自己风格的汽车,这是肯定的。
何毅:肯定有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会挺困难的。像国外大的汽车设计公司跟某些汽车品牌的合作是长久的,实际它有理念的认同和设计积累,咱们这边厂家跟设计造型的院校、公司结合不够紧密,汽车企业没有这方面的积累,你也提炼不出自己深厚的文化,我觉得这两方面的结合需要一个过程。
廖佳:作为自主品牌,这是以后要走的一条路,现在问题是怎么能走到这条路。就像中国建筑,现在中国建筑太西洋化了,你到中国以后不认为这是中国的,也不是外国,因为外国没有这么多的高楼,我觉得如果不往这条路上走,以后建筑也不是中国的,满大街跑的车也不是中国的。
何毅:太有这种可能性了。
廖佳:这是以后要走的路。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轿跑车都是几个顶级的设计公司设计的,设计公司给你也设计,给我也设计,别人给我一百万,你出50万,肯定是一些剩汤剩水。
张耀东:您觉得国内汽车企业有自己独立的设计吗?
何毅:形式上应该是存在的,实质上能不能见到成效不肯定。国内企业现在想的不够长远,暂时就是今年的销售、明年的销售。国际汽车大厂每年投入到设计和研发中的费用是有一定比例的,而且本来就是国际级的,投入很高很高的成本,可能它投入这方面的成本比我们一个国内汽车企业一年的销售额都要高,我觉得这方面可能还是有很大差距。
廖佳:积累之后才能薄发。
张耀东:王老师,您觉得培养一代设计人要多久?
王建中:这要看他的实战经验,设计师需要文化、需要经验,这很难说三年五年,文化是积淀的,文化跟知识不同,知识可以学来,四年大学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但是你的文化不一定积累多少,是需要一个过程。但是有一点,我们的企业应该更多的自信,在设计的时候应该更多的自信,这一点非常重要,不要在设计之前就拿人家的东西看怎么弄然后再改,改和设计是两个概念,设计是自己原创的,我觉得这种精神应该在我们今天的自主品牌中提倡。因为已经20年了,不可能像过去什么都不懂,已经发展了20年。
廖佳:分是谁的20年,因为我们国内的汽车企业还是比较多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想在这个市场里占一定的份额,很多都是新的。这20年,可能那些人有20年,他就没有。
王建中:我赞成你的意见。如果更早一点给我们的民族品牌汽车一个空间,可能会发展得更快。
主持人:这次出现很多现象,莲花跑车到中国跟贵州汽车合作推出低价跑车,号称成本控制非常好。吉利一直做低价跑车。我想问各位专家,您赞同低价跑车这种趋势吗?华晨M3没有公布价格,网上都在进行猜价,您建议低价轿跑车的潮流吗?
何毅:可能大家对轿跑车概念的理解不同,可能我们现阶段还停留在外形上像轿跑车,我们就把它定义成轿跑车,我觉得这是一方面。另外一点,可能真正轿跑车的含义除了造型之外还有性能,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性能标准,比如动力性等等,几方面都要做到才能称得上轿跑车。在国际上也是,轿跑车是价位偏高的,因为造价高、成本高,它是一个细分市场,是一个偏个性化的市场。国内厂家对这个概念要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主持人:我想问王老师,其实网友一直在问这个问题,到底什么是轿跑车?到底什么样的造型才能算真正的轿跑车呢?
王建中:从造型上说,我现在也只能根据我看国外轿跑车,国外跑车更趋向于流线型,或者说更像鸟,更像飞行的物体,为了增加车的速度,车型本身就有快速的感觉,带尾翼、带翅膀,应该是这样的。
主持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路况,轿跑车的底盘比较低,通过性怎么样?
廖佳:真是不太靠谱,确实有路况的问题,中国每年建新的路,北京就是这样,不用说外地了。我是一个特实在的人,如果我买东西、我用东西,我首先要看这个东西实在不实在,如果轿跑车只是变了一个模样,这个东西其实并不实在,而且一分钱一分货,如果低价轿跑车又能够达到真实轿跑车的状况,价格怎么控制呢?因为我们有国际市场的价格做参考,这是不可能的事。有些车我都不敢跟在他后面,以后我不敢跟在后面的车会更多一些。
王建中:我觉得这种概念还是小众,我很赞成刚才诸位说的,我们的汽车产业应该踏踏实实的做适合大众用的车。多样化是可以的,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我觉得不值得提倡。
廖佳:包括在国外,真正说到跑车,没有几家做,都是最高端的,像一馆二层的那些。我们在美国进车的时候,我们问海关的人有没有人运这样的车,他说有,都是从欧洲往美国运跑车。美国街上七八十年代还有跑车,90年代有一些本土的跑车,现在越来越少,几乎看不到了。
何毅:国际很多厂家轿跑车这个体系还是有的,这是细分的。它的名字叫轿跑车,就是在轿车和跑车之间,轿跑车大多数还是前后两排座椅,还是能坐下四五个人,纯粹的跑车就两个人。同时它在性能方面又比较高,有点像跑车,所以这是它存在的意义,它也想把两个概念往中间靠一下。这种车型肯定应该存在,国内汽车企业尝试可以,但是有一个前提,你要做是不是做地地道道的轿跑车,你要做一定要把安全的因素、把性能的因素考虑到,把真实内涵的东西体现出来,不要只停留在哗众取宠的基础上。
主持人:我们访谈时间差不多了。我希望各位能为即将购买自主品牌轿跑车的网友,或者是为自主轿跑车的发展提一些比较好的建议。
张耀东:我刚才听了您讲了两个观点,其中一个就是要有中国元素。
王建中:我觉得我们自主品牌车的设计应该自信,应该更加自信,多多吸收我们的传统文化,当然眼睛要盯着世界最前沿,这样可以促进我们自己民族品牌汽车造型更快的发展。
何毅:对汽车企业来讲,这次车展上我们看到很多自主品牌轿跑车这种概念车,我觉得他们的想法可能有两点,一方面是提升品牌形象,因为很多企业希望用一些外形比较出众、性能比较高的车型来带动整个车型体系的形象提升。但是我觉得有一点,还有一部分汽车企业存在做秀的心理,我希望能把这点心理抹煞掉,因为车是实实在在的东西,实惠的产品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大家才会买自主品牌,这是一个前提。第三点,作为汽车企业你可以进行多种尝试,自主研发、自主设计,但是我觉得未见得所有的事情都要亲历亲为,人力、物力、精力能够有多大的投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跟国际先进水准差距很大,这样做很难有追赶的可能性,不妨学会自主的利用国际资源,我觉得整合资源,自主的整合国际资源是汽车企业应该重视的,而且我认为是他们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廖佳:我跟何毅的看法一样。现在国产轿跑车我自己不敢买,但是我觉得有相当一部分自主品牌轿车生产还是达到了现在比较高的水平,从性能、安全性、性价比都比较高,国产车的性价比有优势,国产轿车有几个公司做,我觉得是可以考虑的。
张耀东:今天三位老师谈的观点比较尖锐,我们总的目的还是希望中国汽车发展得越来越好。就像廖佳刚才说的,希望有机会。我们在国外开车的时候不觉得自卑,这是我们一个基本的目标。谢谢!
主持人:感谢各位专家,也感谢网友的参与。请大家期待我们明天《日谭月谭》栏目!
(责任编辑:刘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