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人:沈老师从历史很久远的讲起三大国企的发展为中国汽车工业奠定基础,未来三大还是有希望的。我们刚才两位辩友都鲜明的表明了他们的观点,现在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我爱我顶》,请我们在现场的四位博友举起你们手中的顶牌,觉得哪位专家的观点你们比较同意。
古清生:我顶才骏会,我觉得中国的汽车工业希望在草根,沈主编说自主品牌不成立。看看我们自主品牌当时出来的背景就明白了,中国公路上跑的车都是合资品牌,国有大企业他们一边帮洋鬼子挣钱,一边不造自己的车,因为它的企业不完全合资。
现在只有东风和日产全面合资,其余的现在都是半合资。我们认为,不能完全跟着合资走或者是依靠合资,要自己做一番事业,自主概念就是针对庞大合资品牌产生的!说到国有企业,沈营长说历史的贡献,我们可以这样看,如果没有国企,我们制造业不可能停,如果没有这三大企业,我们肯定会有民营的,或者说股份制的制造企业出现,所以不能说没有国有的大家就不做了!国有的拿了国家的执照形成了一种垄断,然后不思进取,解放牌30年不变,后来东风出了一个卡车把解放打败了,把解放打没影了,一汽这时候才想起来要重新干。一汽因为占有的资源巨大,他不仅自己不造自主车,他不许别人造车,二汽不能造轿车,二汽造轿车不在国内卖,全部出口,国家机械部就给了他一个执照,后来就跟东风雪铁龙做,这也是一个历史背景。我们要把全部的历史背景展开的话,我觉得汽车30年这种国有体制非常黑暗。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说我们要改革,我们要民营股份制多种形式所有制,国有企业不是代表先进性,政府一直在推行改革,像一汽、二汽这种体制,二汽已经放弃权利了,他已经不做了,他跟日产合资,全部放出去了。上海有条件起来的,20年跟大众合作,但是不作为!那么好的条件,有那么多的资金,一个普桑近20万,挣这么多钱他不用在制造上,这些领导本人没有制造的冲动,只有做官的冲动,只有捞钱的冲动,只有垄断的冲动,那么这个企业做不好。我们现在放开了,外资可以独资在中国造车,这三大肯定马上垮掉。现在国家不允许外资独资在中国造,必须要跟中国一个企业合资,这样的条件下,用国家政策来保护国有企业,如果没有这个政策,有些企业就会马上垮掉。未来的竞争肯定是吉利、奇瑞、华晨、长城、比亚迪,肯定有一家会把三大公司的某一家兼并了,这三大公司是没落的夕阳。
沈主任刚刚说到体制问题,我同意,之所以体制不成,我们要反对,我们不能让它不改革而原样保留着,它会遏制整个中国的汽车制造业。我们要忍住断臂之痛,要勇敢的去掉,使得整个草根企业的制造能力迸发出来,而不是保留过去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现在的社会主义是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没落的旧的经济体制肯定不能代表将来的方向。像红旗90年代前一段只造了200辆车,90年代中期到后来飞度也只卖到5万辆车,比亚迪新上市单品牌一年就卖到五万辆。这就是不同体制下的结果。
(责任编辑:陈映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