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在东南汽车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汽车集团公司了,既有商用车又有乘用车,而且乘用车也从中低端到中高端。说到三菱,有一个话题就是品牌合作,这是三菱的一个特色。您曾经说过,把汽车工业发展比喻为三级跳,把东南汽车自己的品牌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品牌合作,然后是国际合作,第三个阶段是本土化再到民族化。这个提法跟很多公司的提法都不一样,可能是东南的特色。
凌玉章:这是东南汽车特殊的发展机遇特殊的发展模式,原来福建的汽车产业比较落后,我们跟台湾比较相近,文化习俗各个方面比较接近,产业技术发展也是可以参考,原来台湾的汽车产业背景也是比较弱。改革开放以后寻求了很多合作的方式,最后找到一个最合适我们的方式就是以闽台合作,十年来取得比较大得成功。但是这个发展闽台合作所谓的基础进一步表现在国际市场上,我们已经跟三菱完成了合作过程,三菱也是东南汽车的一个股东。 东南汽车完成了从两岸合作、闽台合作进入国际合作,这在国内车厂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模式,我们认为这个模式不一定说有的人都适合。作为福建来说,跟台湾这两个相近的地区将来产业和文化生活各个方面的特殊组成,它的结合是很顺利成长的,在此之前找过其他的合作伙伴,包括国内的也包括国外的,台湾也在国内找很多合作伙伴,最后都不是完美的,要么双方没有找到合适的契合点,9年我们走到一块儿,相见恨晚,这就是缘份了,关键是能互补,能融合。我们双方当时有一个约定,我们两家合作作为一个基础,但是不排除和第三方的合作,不排除进一步扩大合作,我们当时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我们合作不是最完美最和谐的,但不一定是最先进的、最高端的,所以将来不排除继续寻找合作伙伴,当时的想法现在成为现实。所谓的第三部曲就是公司要有自主创新,要有自主的产品,还有民族本土化的发展。
主持人:第三阶段本土化和民族化实际上就是东南汽车的自主品牌和自主创新这个阶段。东南汽车现在处于哪个阶段?
凌玉章:从组织形式上讲和合作方式上完成了两岸合作,进入了国际合作,进入国际合作也存在继续巩固和发展两岸合作,才能完善国际合作,这个过程当中不是决然分开没有自主创新,自主创新要求更高,现在的层次和地位不一样,谁为主的形势没有截然分开,但是每个阶段呈现的形态主要表现形态不一样。
国际合作要适应本土化需求
主持人:您说现在在国际合作过程中其实也有自主的成分,只不过表现成分不一样,今年特别是06年以来跨国公司在中国是很典型的国际合作,跨国汽车公司在中国的战略好像有了一些很大的转变,比如说前几年跨国公司一直把自己成型的一整套车型拿到中国来,那时候中国市场消费者都买帐。06年以后这种状况已经发生转变了,很多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针对中国市场做一些产品的开发,而且不仅仅是局部的改进,而且是针对中国市场需求重新的产品设计和定位,有很多人专家归纳这是跨国公司本土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这个角度来说,而且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化的响应速度包括它的决策自主权、人才培养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进,这种背景下,咱们东南做自主创新可不可以说利用跨国公司现在的一些变化态势呢?
凌玉章:你讲的这个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所谓的全球化、国际化融合得非常明显,几年以前就像你讲的,跨国公司只要把原装车拿来就可以了,不是有车就可以卖得好,要求汽车厂家的素质要适应市场环境和竞争的环境。实际上我们本土企业是这样的,跨国公司也面临这个问题,原来跨国公司只要拿技术来就行了,做了车型就卖,卖得也好。现在实际上这种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在中国市场这个平台上竞争提升到国际化的竞争,谁出名谁本土化谁能够当地化,谁出名先走一步他就是成功的。最早的本土化是从零件国产化开始的,现在零件国产化已经远远不够,本身设计、改进必须要本土化。以前主机厂处于本土零件国产化,现在要求相应的国际品牌的零部件也要同步本土化,销售上的服务理念本土化。东南汽车也是适应这个过程,无论是品牌合作也好,还是国际合作也好,同样有这个过程,我们都在这方面努力。三菱汽车建立了它在上海建立了技术中心,这样近距离接触中国大陆。东南汽车已经有十几年的历史,也适应了能够充分利用市场环境和市场的资源。
主持人:回到东南的第三阶段自主开发的阶段,现在自主的所谓模式有很多种,奇瑞是一步步自己积累过来的,还有像上汽直接从国外买过来一个平台或者借用他人的平台,还像一汽奔腾(奔腾新闻,奔腾说吧)这样的企业直接在合资的平台上打造自主品牌。未来东南这条路应该是怎么样的一条路?
凌玉章:既然我们是闽台合作走向国际合作走向自主创新,不能完全脱离闽台合作和国际合作的平台和背景,完全脱离的话对我们损失很大。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和资源,然后实现本土创新,这样比较好。通过两岸合作,通过国际合作,把人才培养起来。本身两岸合作的产品和国际合作的产品还有一个本土化的改造,资源的形成。实际的理念各方面运行的各方面也充分融合起来了,这种情况下我们自然成长为具有自己特色的创新模式,实际上过去两岸合作产品设计方面开始来自台湾,真正到了第三阶段,东南完全自己主导,但是肯定要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平台和各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上的理念,包括人才的使用我们也是国际化、多元化的,不一定限制,要适合东南自己的发展就可以了。
主持人: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整合全球资源,这是发展中国自主品牌比较聪明的办法。
凌玉章:过去讲踩在巨人的肩膀上,间接经验很重要,直接经验很重要。
主持人:东南实际上从合资合作这样的路走过来,不像长安属于军工企业,当时不给他们技术,限制他们的发展。
凌玉章:根据企业不同的情况。
主持人:如果按照我们的思路来说,在三菱合资公司的平台里面做自主品牌的车型应该是可能的。
凌玉章:没问题。一个是市场需要,你不这样做我们很难生存,这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一定要规模做得越来越大,能适应市场的产品越来越多,实际发展起来大家都高兴。
合资企业需要相辅相成,共赢发展
主持人:您觉得外方在市场的需要面前也会考虑到多大限度内能够提供中国发展自主品牌的帮助,他们会不会尤其他的顾虑?
凌玉章:这个是不矛盾的,首先产品的定位不一样,市场定位不一样,国际品牌要求最新的产品拿来,然后我们站在国际市场的角度利用国内平台和资源我们来适应改造,然后我们创造适应市场的产品。这两个相辅相成,对它们没有什么坏处,整个规模做大,平均成本会降低,这样也有利于整体竞争能力的提高,这一点不矛盾,不会影响它的发展,也不会影响它的产品。
主持人:实际上是一种互补的战略安排。
凌玉章:相辅相成,并不矛盾。
主持人:对于外资来说,适应中国的政策环境也要有一个很聪明的取舍。
凌玉章:其实合作伙伴很需要我们做大,对他们没有坏处,大家共赢。因为市场不是我们一家的,你不做别人做,合作伙伴共同做好是比较明智的。
主持人:进入这种状态的话,中外合资双方应该是和谐共处的状态。
凌玉章:走到一起以后,应该是一个有活力的企业,股东父母都需要它长大,都是这样的,必须按照你的方式发展也发展不大,还是一句话,发展是硬道理。一发展起来了就是好的就是对的。
主持人:您说的这个状态让我想起三五年前老是讲合资公司里面中外双方话语权的争夺。
凌玉章:已经不是太重要了。有一些矛盾是永远存在的,矛盾是转化为对立还是转化为协调统一,无非是这两个方向。以前争话语权,争自己的经营权,把矛盾逐渐对立化,对立的结果是谁都发展不了,只有互补、和谐、协调、统一,这样大家就想开了。汽车合资50VS50是一个特殊的合资方式,谁也说不清楚怎么样界定最合适,实际很多都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大家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
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最终会殊途同归
主持人:在市场的压力下,让合资公司也找到自己生存最佳的状态。刚才我们一直谈到合资和自主的话题,如果说三五年前回顾中国的汽车市场,可能那个时候还是合资公司主导的中国汽车业,比如说至少百分之七八十的利润是合资公司创造的,06年的这个时段自主品牌的份额和销售额各方面也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昨天有一个统计,轿车领域自主品牌的份额达到了26%。您觉得未来在中国汽车业的版图上,自主和合资各自将演变成什么样的格局?
凌玉章:自主品牌和国际品牌看起来也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我想最后也要走向互相融合。说实话,如果没有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给合资企业的政策发展这么多年的话,我们的自主品牌没有那么快和那么高的水平发展起来。就像一个企业一样,如果整个国家的产业基础没有提升的话,一个企业有多大的本事能搞出产品?我看没有办法。社会基础、市场基础是很重要的。我认为合资和自主这两个问题是发展的历史阶段,没有以前合资的时代也不可能产生这么快能发展中国的自主品牌,完全从零开始做自主开发绝对到不了今天这个状态。但是永远合资也不是一个事,实际上这就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的产生多元化的形态出来,多元化的形态出来肯定有一个对立过程走向一个融合的过程,如何融合?我的形态很复杂,合资企业逐渐发展到本土化的合资企业,如果不是本土化的合资企业很难生存下去,自主品牌一定要考虑全球化的合作,如果没有全球化合作的话也是很难真正发展起来的。毕竟自主品牌的档次还是比较低的,层次还比较低,你真正要走向核心技术的话,这个距离还很远,不借鉴国际的技术水平我看也不会发展。最后这种形态产生一个和谐的状态,汽车社会业面临和谐社会的形成问题。
主持人:凌董给我们描绘了将来五到十年之内,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向对方阵营融合的局面,以后肯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联合融合的过程,谁都离不开谁的感觉。说到自主品牌在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借鉴和对外合作的,现在有一个现象,尤其是海外媒体经常披露中国的某个汽车厂又模仿了又抄袭了,前一段时间戴克起诉了中国的SMARK公司,您觉得模仿或者借用是咱们现在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吗?对于中国汽车业来说。
凌玉章:有时候界限很难分,如果讲得不好听一点儿是另外一种说法。我觉得作为被借鉴的对象要大度一点,你也要想开,如果能给人家借鉴的话,说明你的含金量是不太高了,如果你的技术含量很高的话,人家很难借鉴。作为我们要借鉴这一方要考虑人家的感觉,要借鉴有特色,要有自己的创新,不要形成误会。有些东西没有什么绝对的,社会生存过程中实际上都是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过程,就像我们读书一样,十篇文章九篇抄,你可以借鉴但是不能抄,抄法律规定不允许,所以界限很重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很重要。
主持人:谢谢凌董对抄袭做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诠释。回到另外一个话题,三五年以前谈到中国汽车业的时候会说这是一个暴利行业,尤其市场上看到很多网友的埋怨,中国汽车业太坑人了,国外某款车型与国内相比,国内的价格比国外贵很多,中国汽车业非常不人性。但是另外一方面我们又看到尤其是这两年来价格战打得非常惨烈,这就有一个问题,凌董觉得现在的价格跟国际真的接轨了吗?暴利时代还存在吗? (责任编辑:陈映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