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说到打造自己的优势,的确所有人都很想做这件事,但是手段是什么?因为更多我们看到国内自主品牌的企业走过的是借用、模仿的道路,但是这样的做法有些时候往往引起了一些争议,我不知道像您觉得天津一汽走的这条路显然没有发生过这样一些争议的情况,您觉得在中国自主品牌的道路上是不是可以不走模仿或者是借用的道路呢?有可能吗?
王刚:应该说我觉得企业发展是有规律的,很多大的跨国公司成长的历程非常值得我们借鉴,我个人认为成功的经验如果能够和中国的国情、和市场结合起来还是有需要的,但是如果我们完全按照它的模式做的话,我认为我们很难完成这种追赶,也没有办法实现这种超越,而且更重要的有很多方法不一定适合我们。技术的成长有很多是共性的,但是管理和文化的成长确实有很大不同,尤其是管理和员工的素质、我们的文化是有非常大的关联性,如果简单的管理可能会出现问题。 从我们天津一汽的角度来说,我们觉得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应该突出产品的质量和我们对成本的控制,我们能够掌握汽车开发的关键技术,能够用我们的方式把它转化到我们的产品里,那就是说我们要努力去探索一条路,怎么样能够用最经济的办法来打造经济型轿车的精品,保证这种高的品质,同时又能拓展我们的服务,我想这是我们企业长期要追求的东西。当然每个企业可能不一样,您也说到夏利的发展模式也好,或者是夏利这几年的发展很少有争议,我觉得可能是体现了我们天津一汽内在的东西,我们是不断地打造我们的能力,既看重数量,也看重质量,我们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稳定发展,我们要打造一个长期不断发展壮大的企业,我们是追求这样的发展。
主持人:您刚才提到打造自主能力,现在有各种不同的途径和手段,比如像我们天津一汽这边一直跟丰田合资合作,现在合资公司也有一种态势,合资公司现在并不仅仅像过去三五年前把原装的车型拿过来卖组装,更多是在针对中国市场从源头开始的设计,本土化的决策速度、决策权也有很大的改进,在这样的形势下,像天津一汽的发展,您觉得打造自主品牌的时候有没有借用或者是融合丰田这边力量的可能性?这样会不会更方便、更有优势或者是更聪明一点?
王刚:您说的非常好,我觉得干自主不能排斥学习,干自主也不要排斥各种方式的合作,很重要的一点,我们有没有主导权,我们能不能支配这些可以借用的资源,包括技术、管理,我认为夏利可能我们要走这样的道路。也就是说我们能够主导和支配我们企业的发展和运行,在这样的大背景、大前提下,我们要更加宽泛的利用各种有利的资源为我们的企业加速更好的服务。您刚才讲到我们在天津一汽丰田有很大的投资,我们一方面可以从合资企业得到一些投资回报,我们更加看重是和合资公司学习,应该说这些年我们天津一汽在发展过程中好的经验、好的东西一定要学习过来,我们一定要消化并转化为自身的优势。
(责任编辑:陈映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