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陈词:售后服务,下一个利润增长点
主持人:下面进入总结陈词环节,现在有请郭部长和且部长各自代表自己的团队再精彩陈述,这个陈述会影响到投票结果,影响到奖金归属。
郭咏:刚才说话到价格问题,利润问题是非常敏感的问题,从整个汽车行业来看,发展趋势还是非常好的。经过十年,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非常迅速,这个迅速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就是汽车价格连续几年都在迅速地下降,这个下降并不是牺牲厂家利润来实现的,而是通过厂家市场迅速的扩张,通过大批量的生产,包括整个效益技术提高,精简成本来实现价格下降。应该说中国在这方面是非常强的,从其他行业能够看到达到什么样的成本。这几年虽然价格大幅度下降,中国的汽车暴利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整体汽车行业利润还是比较强的。只不过是在整个汽车在合资领域,随着中国市场的发展,今年是自主品牌年,一汽大众也好,上海大众也好,今年都陆陆续续推出自己品牌的车型,包括我们看到中华的车型,中华车型今年它公布的销售价格出乎很多消费者的预期,这就是国有品牌、自主品牌以后,它所能够达到的程度。应该说从这方面给我们消费者,给汽车行业带来很大的希望。应该说今年整个行业包括从厂家也好,从经销商也好,利润还是非常可观的。这个可观有两方面,一方面就是整个今年汽车销量增长幅度应该非常高,远远超出当初预期销量。随着销量的增长,原来预期的供需矛盾在今年是比较均衡的,并没有出现非常激烈的市场格局的竞争,所以造成了整个行业汽车价格有所下降,这给经销商、厂家也好,都有一个比较充足的利润空间。另外一方面,随着2003年、2004年激烈竞争以后,厂家在整个市场调控上,包括对经销商的控制上,今年又在加强了,厂商对经销商的控制非常强,包括在价格上,下了很大的控制力度。经销商在价格上虽然有所竞争表现,但是也有所收敛,不像前两年不计成本的甚至赔本卖的现象,今年应该说基本没有再出现。整体来说,今年整个厂商、经销商来说效益不错的,和前两年相比。
且小钢:最后陈述一下,市场化让中国的汽车工业、制造业,汽车流通业包括汽车消费者都得到好处。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去年汽车工业、制造业的利润在我印象中是2.8%,今年有可能好一些,也就是百分之三点几,如果大家希望把制造业的利润完全让出来的话,那个结果是不是大家希望见到,制造业没有利润,还有积极性吗!产量下来了,价格会不会上涨,供需会像目前为止供大于求或者供需平衡吗?我认为汽车厂家包括经销商在市场条件下,平等地竞争,压缩利润,减少利润,回归商品的自然属性,就是正常的。我们不要过度地去在意汽车价格厂商的利润是多少,市场决定,供不应求就涨价,好在市场化程度有史以来在汽车制造业和市场流通业目前为止是最好的,以后我不奢望汽车利润过低,利润过低,但是价格还会下降,这是我的观点。
主持人:现在请在场四位博友支持哪一方举牌,最后请徐主任做一个最终的总结,现在支持郭部长赚钱的请举牌。三位。现在的辩论结果已经出来了,现在请徐主任,双方已经谈了很多,最终给我们做一个点评。
徐长明:支持赚钱的获胜,说明汽车行业现在确实还有利润,应该是有利润是没有问题的。第二个,今天的主题是利润和价格有直接关系,我们还有几年的时间有小幅度的降价,但是这个降价幅度不足以影响消费者现在买还是不买,关键是现在需要买就买,不想买就不买,不要因为价格有一点小的降价而等待,这个等待不值得。不像前几年一降就几万。还有一点,随着未来竞争会越来越激烈,一般消费者会感受到你想买的品牌越来越丰富了,几乎全球十大汽车公司都在中国投资建厂,全世界主流的品牌,量产的品牌都到中国来生产,从这个意义来讲,中国消费者还是非常幸运的。能拿到差不多国际接轨的价格,买到那么多品牌的车,像韩国、日本,他们的消费者不如中国消费者幸福,他们基本上都是国产车,自己的车在这里生产。中国是全世界最好的东西都可以享受,差不多是国际接轨的价格。未来中国市场还发展,今年我们的量全世界排第二,日本每年是580到590万辆,下一步还要发展,2010年到一千万辆多一点,从现在起我们的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逐步步入到汽车社会。开车的人,随着交通越来越拥堵,会感觉到开车出门是方便的。变成汽车社会之后,方方面面各个角落,各个方面的设计为汽车考虑。现在很多地方不是为汽车考虑,我们的建筑还是停留在80年代以前,很多小区没有停车位,未来这些方面会越来越好。我感觉今天这个主题是非常有价值的,对网友,对汽车行业都是有价值的。
主持人:现在进入自由发挥的阶段,关于价格和利润大家谈一下。
中关村:价格和利润作为生产厂家来讲,我也参与一些企业他们的相关汽车配置的工作,我是做产品研究、管理开发的,给他们做程序。厂家来讲永远保证利润,在保证利润情况下,再在市场上销售。外面的竞争对手价格降了2万,马上回去找相关的各种配置,会找哪个档次的车跟它相匹配的,把这个配置调出来,下发生产车间装这个车,在降价的同时会减相关的配制,不会把自己的利润减少,而去迎合跟别人匹配。上汽桑塔纳配置当时配了八种车型,上汽直接晚上由德国大众24小时不间断传数据过来,有一个数据同步过来。上汽提出来的需求之后,由那边传递过来相关的配置,为他们配置搭出相关的组装结构,下发到生产车间,进行生产。厂家绝对不会牺牲自己的利润,首先保证自己的利润情况下,从其他方面跟对方做竞争。像捷达车,虽然一直在降,但是它的配置一直在降,它的质量可能在降,和原来一级发动机,原来用的是大柴或者用其他厂家的,现在降价了,不考虑大柴的,因为大柴的进货价格高一些,可能考虑其他的,绝对不会牺牲自己的利润。
咖啡:谁都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润,有的时候利润在减低,因为扛不过去了。任何人都是这样的。
中关村:12月份北京市要装OBD,跟4S店聊过,说OBD装了之后,这个钱绝对不会生产厂家自己掏这个钱,把这个钱转嫁给买车消费者,承担这部分费用是这样的过程。
徐长明:这两年要说企业利润没有牺牲,这个是不可能的。前几年我们可以说汽车叫暴利,否则一个车不敢赚三万块钱,那确实是暴利。这两年厂家的利润大量的削减,削减很多,以前最高的,有的企业利润在20%,卖100亿赚20亿的利润,现在这样的企业几乎已经没有了,他们本身利润已经削减大部分了,削减完了之后,承受不住了,现在就挤压供应商。挤压供应商价格,减低一些配置,这两个应该都是在发生,同步在发生,一个是自己利润在做牺牲,一个是挤压下级的供应商。这两个都在做。
门师傅修车:我们的观点是汽车挣钱不挣钱,经销商、生产商认为挣钱不挣钱,2001年到2003年作为一个分水岭,属于井喷的年代,在暴利的年代,说我那个时候挣钱的,现在虽然你的价格降下来了,但是利润相对其他行业来说,还是很高的。拿那个标准去衡量,现在不挣钱了。现在相对其他领域来说还是挣钱的,你降价,说电子产品,说电脑这个东西降价比汽车要快,但是汽车总体资金非常庞大,你降的时候觉得降得非常大,一个电脑比如一个笔记本以前是多少,现在又是多少。因为总体价格,以前总共那么多东西,以前就两万块钱,汽车价格本来就非常高,所以降了两万觉得降了是两万,这是一个比较来说,相对于一个时间段来说。普通消费者认为的观念跟经销商挣钱不挣钱的观念不是在一个平台上。他认为在03年之前是非常挣钱的,03年到现在是不挣钱的,对消费者来说还是挣很多钱。
醉卧瑶池:汽车降价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雅阁像去年的定价是24万多或者25万,它的厂家定价没有降,去年这个时候雅阁已经降了21万多,本身是降价了,今年06版雅阁上市的时候,价格又调了,经销商行为不降价了,去年是经销商降价或者经销商设了二级市场,把降价往下放了,厂家没有降。今年之后厂家新车型出来之后,就维持原价,经销商也不降了,今年的价格,雅阁走势也是降到24万,降到21万,今年和去年21万时间差不多,还是利润。
主持人:网友最关心的是价格,预测一下明年车市价格到底怎么样,刚才徐老师也说了,可能会有一个小幅度的降,具体到明年,车市到底怎么降,高中低各个细分市场怎么样,给大家分析一下?
且小钢:对06年车价,今年初做过预测,在8%左右。受前两年数据的比例影响,到10月份离8%没有那么大。在这里,不一定很负责任的预测一下,明年平均不会超过3%,我想不出谁能达到5%。反正3和5之间的可能性比较大,大多数不会超过3%,有的是背水一战,是一种破坏性的降价的话,可能达到10%,但是这是个别的,今年也仍然有这种趋势。包括今年初一下降4万,超过10%,跳过就不动了,平均水平而言,可能是3%最多。
郭咏:现在中国汽车价格有很大的变化,整个中国汽车市场价格是大幅度下降。变化是从02年、03年开始,那个时候为什么降价呢,很明显就是当初整个市场就那几款车,就是普桑,就是捷达,就是富康,厂家长期没有新车型,没有其他的竞争手段。只能通过把原来的车型调整配置也好,调整价格也好,来冲击这个市场。应该说这几年以后,整个市场价格变化有完全不同的方式,这几年可以看到厂家每年都在大量的出新车,厂家之所以推出新车它的目的就是因为原有的老车型通过不断降价的方式刺激市场已经做不到,原来有高额利润,这个车可以一年降三次,还能承受,现在的车型,现在的定价方面降一回,基本上把可操控的技术降干净了,明年这个车想降,也没有实力降。现在厂家通过推新车的办法,我们可以看到厂家在推出新车的时候,往往给新车重新定价,这个定价重新有一个利润空间,这个新车从推出到停在生产线中有一次到两次的降价幅度,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个厂家再降价,这个车不生产了,再换一个新车出来拿出来给消费者。现在厂家在价格操作上包括产品推出上用这种方式,很少有一种老车型几年不断降价调整,这种厂家操作率非常少。
且小钢:就是推新车,加配置和减配置不可比了。
郭咏:广本去年经销商已经让到21万,厂家不能从今年21万再往下推,年初加上配置再21万卖,明年再弄出一个汽车还是24万开始卖,是周而复返的。
徐长明:如果说真像你说的情况,是一个成熟市场的表现。成熟市场基本上都采取这样的方式。像笔记本电脑一万五上市,过两年降到一万三,再买就没了,可能又出一个新的,又一万五。
门师傅修车:这个东西肯定是利润空间降下来很大了,但是相对产业的不同行业来讲、来对比,应该是很大的。
孙斌:关于新车的问题,这两天接触这些厂家,我自己有印象,关于将来新车的利润也分开来看,一种是在这种平台上是改版车,这种类型的车来说,今后的价格走势很单一、会逐渐向下走。还有一种车是完全重新定义设计的,像这种车不一定是换代车,这种车要投入到市场上,在整个产品链当中研发费用、整个规划生产线,这个费用是需要很长时间来消化的。像这种车型它的价格走的利润这么快,很难找到很舒服的价位。很多改版车,像你说的君悦,还有雅阁这个车型,将来面临一个情况,将来拿什么车出来是一个问题。像这种类型都应该分开来看一看,两种类型的车将来会有两种不同的价格走势。
翟勤:4S店的问题可以再讨论,因为各种产品,汽车的销售产品最后厂商跟消费者打交道是通过4S店。如果厂商把4S店这个层面搞得活不下去,现在建店成本高,一个是获利的空间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4S店这些经销商真得赚不到钱的话,厂家走怎么路。
醉卧瑶池:必须保证4S店的利益,否则的话,捷达到那里买完之后,自己都可以换,在4S店换要花一二百块钱,以后4S店的利益没有保护的话,卖车赚不到钱。经营理念有问题。
古清生:是否广本就得有4S店。
咖啡:这个跟事故没有关系。
徐长明:现在从厂家来说,希望借鉴国外的模式,就是4S店的模式。将来赚钱不是在销售环节,在售后。现在跟国外正好是反的,我们60%在销售环节,40%左右在销售以外的环节,国外正好是相反的,他们70%左右是在卖了车之后的维修。丰田做得是最棒的,在美国基本上修理都很好,赚钱主要靠保养,大家给丰田的口碑是丰田车不坏,4S店收的钱都是保养,保养一次几百块钱,而且口碑很好。别的企业保养不好,一去就是坏车,丰田这是一个策略,做得比较好,在成熟的时候,给车更多的是保养,不行了,赶紧换一个。
醉卧瑶池:售后利润比较高。
徐长明:汽车设计本身在模块化,一下来就一块就换了,两千块钱,根本拆不开,以前一个小件都可以拆开,现在全是模块。这是组装车非常简单。零部件非常复杂了,组装车简单,对消费者不是很有利,换了一百块钱的东西非得换一个桑塔纳2000的零件。装车特方便,成本降低了。
醉卧瑶池:前段时间座椅塑料件那个开关坏了,要花两万多换整个的,那个东西修根本修不了。
郭咏:这种资源浪费非常严重的。现在坏一点整个都浪费了,而且回收都没有。
门师傅修车:消费者接受不了。
醉卧瑶池:现在汽车卖一辆车挣钱非常少,但是后面的利润非常大。
中关村:车一个检测,检测一个代码,可能好多地方有问题,不一定是这里有问题。
且小钢:就说电子诊断,看数据,数据是一个波不定的。不要去检查它的全程。
醉卧瑶池:以前的高级技师少了,拿一个螺丝刀处在发动机上面,就能听到问题在哪,现在这样的技师太少了。
门师傅修车:现在都用听诊器了。
翟勤:问且老师两个问题:一个大卖场这种形式的优势、一个是咱们的4S店形式,会往什么方向演变?
且小钢:这个讨论很多年了,这个话题跟很多行家议论过,大卖场还会存在,他是汽车流通几种模式之一,和4S店是互相补充的,共同存在的。很长时间,可能有生之年都会存在,只是谁强点谁弱点,这跟国民的消费能力,喜爱程度有关。车都是厂家出的,大卖场有大卖场的特点,4S店有4S店的特点,虽然是卖车,特点不一样。这是两种流通业态长期并存的概念,包括美国人、日本人都很感兴趣。很纳闷,这是中国的特点,在美国也见过,中国人都是第一次买车,都眼花缭乱,不知道买什么。
醉卧瑶池:现在在很多大卖场卖车都是4S店的人。
主持人:时间关系,访谈到这里就结束。谢谢诸位!
(责任编辑:陈映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