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年的艰辛努力,吉利集团终于脱颖而出,成长为寄托着民族汽车工业希望的新兴实体之一。
然而,与许多民营企业不同的是,吉利并不以取得的业绩和成就为满足,因为这与始终盘桓在创始人李书福心头的发展目标相距甚远。
吉利的“十一五”规划确定:到2010年,将实现产销100万辆目标,吉利汽车将成为国内经济型轿车的首选品牌;到2015年,将实现产销200万辆,其中三分之二出口,吉利汽车将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透过上述规划,你可以窥见,“让吉利汽车走遍全世界”的目标是多么宏伟、多么令人振奋!
为了保证这一规划的顺利实现,从2004年起,吉利在国内外就开始了艰难的战略布局。其中包括与马来西亚、英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的合作伙伴签订各种合作协议;在国内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合作建设组装工厂等等。截至目前,吉利已经形成了年产20万辆整车的产能。现在,以提高生产能力为标志的布局仍在紧张进行中。
以全球汽车工业格局为考量、立誓要让中国汽车走向世界的李书福,在最近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用空前严峻的口吻指出:
布局,这是吉利面临的最为紧迫、事关生存的事!
满足将意味着失败
吉利1997年初入汽车领域之际,举步维艰。当时是缺资金、缺人才、缺技术、缺场地,除了扑面而来的冷嘲热讽,什么都缺。所幸的是在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僵硬的经济体制逐渐松动,使得吉利能够依靠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在国家政策的夹缝中曲折地发展起来。
目前,吉利的资产总值已经超过90亿元,产品也由当初的豪情、美日等经济型轿车,成功过渡到自由舰、吉利金刚、远景等中高端轿车。在发动机、自动变速箱、EPS、汽车底盘等汽车核心技术上,吉利也拥有了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其中自动变速箱更是荣获国家科技创新一等奖。吉利成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全国企业500强”、“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中国驰名品牌”、“中国500最具品牌价值”。
如果仅从这些表象看,吉利取得巨大成功是确定无疑的。有人曾善意劝告李书福,作为民营企业,能够进入汽车领域,在中国汽车界占有一席之地,已经很不容易,现在稳住这种局面就可以了。
然而,李书福以及他的团队却清醒地认识到,对国际公认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轿车行业来说,吉利的这一点成就根本算不上什么。汽车行业不进则退,现在就以为吉利已经“鸟枪换炮”了,可以松口气了,这样的想法既愚蠢又极其危险!因为,就国内来说,面对汹涌而来的合资潮,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吉利目前都还无法与他们全面竞争。就国外来说,和“武装到牙齿”的跨国汽车巨头真正“过招”,吉利现在的实力还远远不够强大。因此,要把“吉利”这个中国自主品牌培育成“材”,吉利必须进行第二次创业,把企业做大做强,尽快地提升企业竞争力。
开弓没有回头箭。面对世界汽车列强,吉利除了必须迎头赶上,还能希冀别的什么吗?
合理布局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李书福告诫他的同僚:“从世界汽车的发展经验看,年销售200万辆是一个汽车公司的生存底线。这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也不会例外。吉利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否则,一切努力都会前功尽弃!”
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吉利高层作出这样一个战略决策:“总体跟随,局部超越,重点突破,招贤纳士,合纵连横,后来居上”。
跟随什么?超越什么?突破什么?李书福指出,根据吉利现有的实力和中国汽车工业的现实,我们只能、也必须跟随国际汽车的发展“路线图”,在发展中寻找战机,倚仗吉利独特的优势,进行战略上的超越和突破。
据此,吉利首先在经济型轿车领域进行突破和超越,并取得了成功。截至目前,吉利已经在国内轿车市场占据了5%的份额,其中自由舰成为年度单一品牌的销售冠军。同时,通过持续的自主创新,在掌握轿车核心零部件研发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发动机、自动变速箱、ESP等方面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或填补了国内空白,取得了企业发展的主动权。
在此基础上,为实现200万辆的产能,吉利参照国内外汽车公司成功布局的经验,不失时机地开始了扩张,用媒体的用语,叫做“剑指2015”。于是,通过对全国各地市场的调研,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一些新的总装基地项目逐渐浮上水面。
有媒体疑问:吉利为何要“四处点火”?有必要“全面开花”吗?
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李书福对此回答:全国性布局,一小半是无奈之举,一多半是势在必行!
所谓“无奈之举”,是因为吉利从进入汽车领域第一天起,就很难获得较大的场地。吉利省内现有三大基地,多是从别人手中高价转让来的土地。在宁波基地,由于场地狭小,产能稍稍扩大,厂区的道路就都成了停车场。在临海,现有厂区已使用殆尽,无法再建新的生产线。汽车工业是“脚踏实地”的产业,没法向空中或地下发展,因此,吉利要扩张,必须另觅新地。
所谓“势在必行”,是因为吉利的竞争力就在于完全的自主研发和别人很难克隆的低成本。选择在全国东西南北设立新基地,主要理由有三:其一,可以带动当地汽车产业,顺应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其二,也可以减轻国家交通道路的压力;其三,最重要的考量,是保持了吉利汽车的低成本优势,因为就近组装汽车,仅大幅下降的物流成本,就可以有效转化为产品的竞争力。
总而言之,对吉利来说,时至今日,要么满足于眼前的蝇头小利,不思进取,结果必将在残酷的竞争面前窒息而死。要么突破发展的桎梏,做强企业,化蛹成蝶,最终成为跻身世界跨国公司之列的中国民族汽车代表者。
可见,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是吉利这样的民族企业必走的发展之路。
退缩不是吉利的性格
按照吉利的“十一五”规划,短短10年,产能要从20万辆跃升到200万辆,巨大的提升量确实令许多人感到不可能,至少是不可思议。然而,当年又有谁能预料,对汽车几乎一窍不通的吉利,能够成为当今中国自主造车的一支主力军呢?!
所以,对“习惯”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吉利人来说,实现这一目标并非没有把握,关键在于敢不敢接受这个挑战。
李书福在吉利20周年司庆时指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历史时期。只要我们把握好方向,脚踏实地,苦练内功,大胆前进,我们的美好愿景就一定能够实现。
挑战是什么?无非是人才的竞争、技术的竞争、管理的竞争和企业文化的竞争。经过20年的实践,吉利已经在人才的聚集和培育、先进技术的掌握、管理的现代化、企业文化的锤炼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充沛的储备。这些经验和储备,使得吉利人面临挑战毫无惧色,保证了新的总装基地一旦成型,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形成生产能力。这从新兴总装基地湘潭吉利公司的运作就可以看出端倪。
被湖南省誉为“湘潭速度”的湘潭基地,今年1月开始征地,5月破土动工,不到半年时间已基本建成,确保12月26日产品能够正式下线。不仅如此,湘潭基地的零部件配套厂家本土化也占了相当比例,并且吸引了香港、台湾众多厂商投资。
短短几个月时间,人员、设备、技术、管理全部到位,一座年产10万辆的现代化汽车总装厂拔地而起,诀窍何在?答案很简单:就像细胞分裂一样,从老基地挑选最优秀的人员,带着吉利最优秀的基因,接受最新的挑战。
由此也可以看出,未来十年,把产能提升到200万辆不是不可能的!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吉利全国布局的成功实施。
有人曾为吉利担心:民营企业并非财大气粗,你这样四面撒钱亏了怎么办?
吉利高层指出,正是因为吉利是民营企业,决定了它的每一分投资都经过精打细算,没有充分的胜算,吉利是绝对不会盲目烧钱的。
有人表示不解:为什么非要“大干快上”,从容一些不更好吗?
吉利高层认为,事实上外国汽车企业已经在中国完成了生产布局,为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留下的空间已经不多,如果我们不采取更快的速度,就很难赶上世界同行,而这将意味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长期边缘化!
在最近举行的“方劼与汽车工业座谈会”上,李书福坦言:“作为汽车工业来讲,对我们国家,对我们民族,对中国经济的各个方面,起到的关联实在是太大了。在这个领域里,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地奋斗下去,一定要做成一点事。”
这个事,就是将吉利快速发展起来,以便有资格、有实力和世界汽车巨头抗衡!
(责任编辑:唐玲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