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口车战略推进不顺畅和中日双方合作渐入佳境的前提下,东风日产迅猛的发展势头,成为日产“后来居上”这一大片当之无愧的主角。
《中国商报·汽车导报》记者 马 蕾
作为日产中国战略的重点之一,尽管日产一直在加快引进进口产品的步伐,但其进口车全面进军中国的路一直走得不顺畅,但现在看来,这似乎并不妨碍其在华计划的完成,前提是其合资公司东风有限旗下的乘用车公司东风日产要一直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进口车品牌和合资品牌是日产中国战略的两大重头戏,如果给这部戏冠以“后来居上”的片名,那么如今看来,前者演得并不出色,而后者则愈演愈有味道。2006年是这部戏起承转合的关键部分,2007年按照“剧情”需要,势必会高潮迭起。“大片”剧情正在接近最精彩的部分,而东风日产毫无疑问地成为了“领衔主演”。
进口车计划受挫
萱岛幸久和日产汽车首席设计官中村史郎一同走上台,分别站在英菲尼迪概念车两旁,任记者的闪光灯一刻不停地在脸上跳跃。他俩脸上没有太多喜悦的表情,尽管11月2日这一天是英菲尼迪品牌入华的日子,而日产也为这一天的到来等了不少时日,但眼下,萱岛的心情并不能轻松起来:这只是一个开始,谁能算得准英菲尼迪在中国有个怎样的未来呢?
不是没有前车之鉴。去年是日产进口车在华寻求突破的开始,风雅、贵士(贵士新闻,贵士说吧)、奇骏、风度、西玛、途乐6款车为日产圈起了一个15000辆的高调销售计划,到头来却仅仅完成了1/3,今年4月份,萱岛幸久履新,正式成为日产中国投资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制定了进口车要完成8900辆的目标,但真是应了“计划赶不上变化”的老话,9月份借着07款贵士、风雅及350Z跑车上市,8900辆的目标悄然变成了5000辆。
这种态势下,加上前有奔驰、宝马、奥迪早已深入人心,后有雷克萨斯、沃尔沃、凯迪拉克、克莱斯勒扎堆涌入,说实话,这个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英菲尼迪并不怎么被看好。
要赶在以前,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华成立合资公司的情况下,进口车的情况并不怎么被太多的关注,但日产不一样,进口车在华发展已经与合资品牌齐头并重,成为战略重点之一。日产需要拉升品牌形象这已是老生常谈,如今他们把“宝”押在英菲尼迪身上。
作为“日产增值计划”的一部分,一个没有太多知名度的英菲尼迪承担的是战略任务,这个责任重大,萱岛的确笑不出来。与此同时,一个同样由日产总部派到中国的日本人却神情轻松,他就是东风有限——这个中国最大的汽车合资公司的总裁中村克己。
合资品牌力挽狂澜
当萱岛幸久在为进口车迟迟打不开局面而郁闷时,中村克己已经可以回顾自己来华3年来的成绩了。
3年前,摆在中村克己面前的还是一个机构冗杂、效率落后、百废待兴的摊子,经过3年中日合资双方的通力改革,东风有限内部规章、管理、技术储备、营销体系、研发能力都有了显著提高,企业运转灵活而良好,业绩被双方股东认可。
作为日产中国战略重要的承载者,东风日产去年实现160%的增长,今年9月份,其销量达到了1.93万辆,环比增幅达到54%。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表示实现全年20万辆的目标没有问题。
显然,东方不亮西方亮,日产能否顺利完成增值计划,东风日产成为了关键之关键。
根据东风有限的中期事业计划即“23”计划,到2007年销量达到62万辆,其中东风日产的销量目标是30万辆。
一切都在按照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一切都在为日后的发展平稳蓄势。从今年2月份开始,东风日产每月都有新动作:发动机工厂正式投产、东风日产技术中心正式成立、新天籁(天籁新闻,天籁说吧)博鳌上市、TIIDA成功改款;战略新车轩逸上市;多功能车骏逸面世……明年还有两款新车,2008年仍有引进新品的计划。
与此同时,东风日产中日双方的多层面融合也在渐入佳境,《东风日产行动纲领》的发布表述了融合的必要性,这成为最终决定其能否坚持长远共同发展目标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日产持股30%的郑州日产也已对2006年到2010年的产品进行了全面安排,今年产销计划为3.9万辆,2010年的目标是13万辆。据悉,郑州日产正与日产合作研发一款全新概念战略产品,该车偏重商用,年产能将规划为5万辆,已确定于2010年前上市。
本土化典范
一个2003年才成立的合资企业凭什么可以在大众和通用雄霸多年的市场中夺得如此大的蛋糕?定位准确的产品推新和营销网络的有效覆盖固然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但对于一个合资企业而言,这一切的基础必须是中外双方的融合,这种融合既是国际化的,又是本土化的。这一点在东风日产尤为明显。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 2005年东风日产160%增速的奇迹则源于合资双方的“合力”。2006年,这种合力的效果更加突出,双方在研发、产品、管理、推广等方面形成共识,降低了沟通成本,加快了市场反馈和决策的速度,东风日产副总经理任勇也才敢在6月份就表明今年完成20万辆没问题、2007年冲刺30万辆的决心。
另一方面,东风日产的融合也受益于雷诺-日产联盟的开放式思路,当年戈恩作为挽救日产的“神奇小子”,为这个有着70多年历史的日本公司注入了国际血液。日产雷诺联手,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东风日产的国际视野,加强基础管理、降低成本、重视顾客满意度等国际汽车企业关注的焦点被移植到了东风日产,也造就了其国际化的高起点。
现在,东风日产整个体系正在健康运转,包括其250家4S店构筑的营销网络也在充分发挥效用,但一个问题是,完成使命的中村克己即将离开中国,一个由他一手操刀进行变革的、包括东风日产在内的东风有限能否在他走后继续维持良好的运转状态?我们期待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摘编。《中国商报·汽车导报》电话010-63045013) (责任编辑: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