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落幕的北京车展有这么一条新闻,世界著名零部件制造商博世投诉参展的5家国内零部件生产企业,称其生产的雨刷器侵犯了自己的知识产权,博世要求这几家企业的相关产品必须下架,不得在车展期间展出。
据媒体报道,博世对这起侵权投诉准备得相当充分,先向车展知识产权办公室递交了正式的书面文件,该文件的内容非常详细,包括博世自己所有产权的产品特点,涉嫌侵权企业的名称、产品涉嫌侵权特征,甚至还拍摄了图片作为投诉依据。 通过车展办公室的协调,当时就有4家企业接受了博世提出的解决方案。
虽然说博世在这次的侵权之争中占了上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并不代表事情的圆满。这样类似的侵权情况还有多少?知识产权出现纠纷的原因是什么?本土的零部件企业如何正确回应与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正版”与“盗版”的侵权之争值得我们探讨。
“盗版”侵权问题由来已久
去年上海车展开幕后的第一天,一位外商在零部件展馆的一家浙江参展商的柜台中发现了一个行李架,这个行李架除了牌子不同以外,尺寸、外观、功能等在内的各方面均与该外商在国外公司的产品完全一样。
车展上被外商“偶然”发现的侵权零部件只是少数,毕竟外商去车展的主要目的是参观和宣传,车展之外,零部件的生产领域、营销领域,零部件的替换市场、维修行业,这些地方没被发现的“侵权”产品还有多少?据记者了解,在汽车配件的流通领域,市场上外观相似、功能相似的“盗版”零部件侵权问题由来已久。
司机王师傅的汽车发动机点火线圈老化,想在路边的汽修厂换一个。“你要原件还是要副件?”汽修厂的维修人员询问王师傅。
“原件是原厂的产品,70元一个,副件要便宜得多,江苏产的,40元。”见王师傅不太明白,这位维修人员解释道。
王师傅拿了一个副件和一个原件仔细地对比,从外观上看不出两者的区别。“其实东西都一样用,只是品牌不同,副件也是正规厂家生产,产品质量都没问题,和那些纯粹的假货不同。” 维修人员拍拍胸脯做出了保证。
和王师傅有着类似经历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换个配件往往都有着十几个选择,其中不乏看上去一模一样的两件产品。这些产品有品牌,但是外观、功能和正版过于相似,这是一种侵权现象,而且,更加严重的是,市场上有更多的侵权现象和假冒产品直接挂钩。
“在汽配城换的这个活塞环和在4S店换的没什么不同,但是价格便宜将近一半,这种东西通常都找不到正规的厂家,就连包装和说明书都一样,肯定是假冒的。”一位车主对记者说。
一位业内人士谈到,汽配市场上的侵权问题很严重,也很复杂,“有些企业没有生产资格,他们的产品在包装等方面几乎和正规厂家的产品一样,就是纯粹的仿冒品,这样的产品质量没有保证,毫无疑问是侵权问题。还有一些正规的零部件生产企业,由于没能打入到整车的配套中,或者在整车企业某次零部件的招商中被刷下,因此产品的定位只能是汽车售后维修市场,他们的设计和研发能力薄弱,品牌知名度也不高,很容易出现因为模仿市场上的类似产品而产生的侵权行为。”
本土研发能力有待提升
近几年,国内本土的零部件企业增长很快,高速增长的零部件企业不仅完成了当地汽车产业的零部件配套,而且出现了汽车零部件出口的高速增长。
但是,中国的零部件企业进入国外市场通常是贴牌生产或者进入他们的售后市场,没有自己的品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亮明身份就会遇到重重阻挠,我们的企业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
以在中国市场上颇具代表性的浙江沿海一带汽车产业群为例,除了万向等少数几家企业能在国际市场上打出自己的品牌之外,大多数零部件企业都在国际市场上碌碌无为。
“产品随大流,看人家做什么也就跟着做什么,只给人家做贴牌、当加工车间,不仅利润低,而且日子难以长久。”了解浙江零部件产业的一位业内人士说。
“遍地都是手工作坊式的家庭型小企业。达不到经济批量、自动化生产,无法保证质量、降低成本。”曾多次到浙江实地考察的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袁大宏教授曾表示,当地零部件企业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重复开发严重,经济效益低。
目前,博世、德尔福等众多跨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已经在中国市场建立了数十家的合资和独资公司,抢占中国的零部件市场。这些公司掌控着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成为整车厂关键零部件总成的配套商,而中国本土的零部件企业研发能力薄弱,大多数企业只能依靠简单的研发或者模仿成为二、三级甚至原材料供应商,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零部件企业有着被边缘化的风险。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沈宁吾表示,随着国外零部件巨头在华的不断发展,目前已经进入新的阶段。外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华投资正在发生三个转变,从参股向控股转变,从合资向独资转变,从占有市场向垄断市场转变,外资对国内零部件行业的掌控力正在增强。
在国外汽车零部件企业大幅扩张的时候,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也在发展,河北、武汉、广州等地零部件生产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加剧了市场的竞争,国内本土零部件企业规模小、资金少、研发投入不足,出现产品类似的侵权情况也就不足为怪了。
专家提醒国内汽车企业,一方面需加快原创核心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则抓紧制订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注意自主品牌的发展,这样才有能力与外国企业抗衡。在竞争越是激烈的时候,我们的企业越要有所准备。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