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集团宣布,在2006年前9个月里,大众汽车集团的经营和财务状况持续得到改善。2006年前三季度,大众汽车集团的全球新车零售量提高了10.3%,达到430万辆。营业额增加了11.8%,达到770亿欧元。 扣除特殊因素之前的营业利润提高了62%,达到30亿欧元。
但是公司内外的人都认为,高额的利润掩盖了并没有解决的问题。大众最大的问题是其产品成本高,是竞争对手的两倍。由于成本高,每辆出口到国外的车都在赔钱。去年,大众在美国市场损失11亿美元,平均每辆车亏损3500美元,这比通用每辆车的亏损整整高出了33%。大众高层也承认,在未来几年,大众不可能在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扭亏为盈。
在车型方面,2003年底推出的第5代高尔夫受到了业界和消费者强烈的批评:过于前卫、定价过高,甚至令人讨厌。为了拉动销量,大众不得不增加额外的配置包或直接降低价格。大众产品总监透露,公司正在加速第6代高尔夫的面市,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定价将比第5代低1280美元。
另一个大问题是在中国市场上销售滑坡。2005年公司在亚太地区收入下跌10%,中国业务首次出现年度,营业亏损1.19亿欧元,而2004年则实现盈利2.22亿欧元。大众(中国)表示,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总体略有盈利,盈利金额在3500万欧元左右,而去年导致年度亏损的最大原因在于几个在建项目,特别是位于浦东临港第五工厂占了亏损的一半以上,这个大众汽车在华最大的在建项目已经停工。
还有产品定位问题。本来大众名字的意思就是“适合大众使用的车”,性价比高。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大众错误地进军高端产品市场,并引入了一款价值6.7万美元的辉腾(辉腾新闻,辉腾说吧),销售并不理想,从而使消费者对大众的定位感到迷惑,并且大众也没抓住美国人善变的口味。
由于广受批评的重组计划,毕睿德受到来自工会和监督委员会的严厉攻击,让他走人的声音不绝于耳。11月7日毕睿德离职,大众下属的奥迪公司现任首席执行官马丁·温特科恩接替他的职务。
温特科恩博士尽管还没拿到公司监事会的正式聘书,但已对公司改组有所谋划。他希望改组计划于明年1月迅速展开,首先从品牌梳理开始。将大众旗下品牌归为两大组,一组包括奥迪、宾利、布加迪)、兰博基尼,主要注重价格;而包括大众、斯柯达、西亚特等品牌则归为另一组,后者关注的重点在销量上。目前,该公司的品牌架构是大众、斯柯达、宾利、布加迪归在大众集团名下,而奥迪、西亚特和兰博基尼同属奥迪集团。毕睿德的组合方案显然是希望奥迪和大众都有自己的高端产品,这同多数公司将品牌区分为高中低档显然不同。温特科恩的方案可以使大众集团的产品定位更加清晰。
德国大众集团还宣布将在印度投资5.3亿美元建设第二个汽车生产厂,新厂将首先组装中档帕萨特轿车,然后组装型号更小的汽车。大众集团在Maharashtra已经有一个组装厂,该组装厂每年生产25000辆斯柯达 Octavia轿车。印度仿佛是一块新的汽车乐土。与大众同时,法国雷诺汽车公司也决定在印度建立新厂,主要生产是Logan。意大利菲亚特、美国通用和日本本田等公司也要投资印度。2005年,印度汽车销售量为110万,预计到2010年将增加一倍。
大众始终非常重视中国市场。自2005年中期大众在中国展开 “奥林匹克”重组计划以来,上海大众开始整顿经销商、清理库存;推出自主参与改型的帕萨特领驭;一汽-大众同年底经管会换届,大众中国副总经理苏伟铭担任一汽-大众商务副总经理,开展营销变革,大众在华的两家合资公司成了2006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上活跃的分子,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销量止跌回升,1-10月,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销量分别增长了56.31%和45.99%。预计到2009年为止,大众共将在中国推出12到14款新车,其中包括将要在中国生产的Skoda法比亚(法比亚新闻,法比亚说吧)及Skoda速派(速派新闻,速派说吧),以期更进一步满足中国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大众旗下的斯柯达也正在海外市场雄心勃勃地扩大产能,计划到2008年,产量从2005年的49.4万辆的基础上提高20%。斯柯达董事长德特勒夫·维蒂希表示,“我们的近期目标是在随后两年内达到60万辆汽车的年产量。如果一切进展顺利,将来我们的年产量可能达到100万辆。”斯柯达产能扩大的很大一部分将来自于中国市场,在上海大众的一条斯柯达生产线定于2007年启动。
北美市场仍然是大众的一块软肋。大众曾预计2008年在北美实现盈利,但由于两款新车在2008年才能量产,大众将盈利时间推迟。大众将于2008年6月推出Tiguan小型SUV,和一款新型厢式休旅车。 为弥补汇率变化造成的损失,大众公司希望在美国销售更多由墨西哥工厂生产的汽车。目前,该公司已经将其在墨西哥生产的捷达和新甲壳虫汽车的底价分别下调为每辆1.65万元和1.8万美元。
今年年初,中国奥迪事业部正式成立,全面接管奥迪在华国产车、进口车销售、品牌战略等各项业务,实行与大众分品牌独立运作的模式。本来奥迪希望五年之后中国成为奥迪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这个目标今年就实现了。今年预计在中国生产接近8万辆奥迪,而去年不过5万多辆。在北京车展上奥迪表示要在将来提高到20万辆。
本文作者授权搜狐网独家刊载此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责任编辑: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