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IT-汽车-房产-家居-女人-TV-ChinaRen-邮件-博客-BBS-搜狗 

汽车频道 > 专题 > 媒体专区之新汽车 > 相关稿件
探路中国汽车
时间:2006年12月12日16:40 我来说两句  

 
08款300C谍照曝光(图)
中非论坛奔驰E专车降价5万
六款家用旅行车您选谁
天语SX4 全系车型购买推荐
超短裙美女车内频频走光/图
布兰妮车上不穿内裤清晰走光/图
台湾妹妹单手遮巨胸当车模/图
希尔顿与妹妹房车内癫狂一幕
作者:林雷

  政策因素、新车投放、车市价格、信贷业务、二手车交易、使用费用、出口市场成为影响汽车需求发展的七个主要因素。2006年我国汽车产业的增长态势将会继续保持到2007年

  中国汽车市场飞速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在最近5年,中国汽车需求年均增长24.2%,远远高于全球汽车年均4.4%的增长幅度,在全球汽车消费中,中国所占的份额从2001年的不足5%增长到2005年的8.6%,预计2006年将超过10%。2005年中国国产汽车销售达到575.8万辆,2006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到700万辆,超过日本,将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近年来,亚太市场已成为带动世界汽车市场增长最重要的地区,其中中国对于全球汽车产量的贡献率达到20.8%。2001年~2006年我国乘用车年均增长率接近40%,2006年1~9月份,我国乘用车实现销售310万辆,预计全年将突破400万辆。

  2001年~2006年我国商用车也有了显著的增长,预计2006年商用车销售有望突破300万辆,年均增长率11.7%,2006年微型客车有望达到90万辆,年均增长率12.4%。

  我国汽车市场已成群雄争霸

  我国汽车市场已不再仅仅集中于某几个合资品牌上,在最近的两三年中,民族自主品牌的布局基本完成,特别是今年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两款自主品牌车的投放,使我国的布局工作基本完成。一汽大众、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广州本田、天津一汽、北京现代等合资企业五年间的市场份额在下降,使汽车行业其他厂商有更多发展空间,也就是说我国汽车市场还处于群雄争霸的局面。

  在乘用车中,紧凑型(A)、小型(A0)和中型(B)是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也是其中竞争最为激烈的细分市场,也是近年来增长率较高的几个细分市场。2001年~2006年,自主品牌新车市场投放力度增大,2006年已经增加至50余款,产品覆盖全部细分市场。

  不同级别车百花争艳

  自主品牌在A0级车市场表现尤为突出,自主品牌彻底改变了原有的价格策略和微型车策略,从低端入手,不再仅靠价格策略取胜,而是逐步步入较高端的市场。在国有控股企业以及非国有控股企业的重新打造自主品牌形象的努力之后,自主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已得到较大改观,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也得到较大提升,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从2002年的18.3%,提高到目前的28.6%,五年中提升了10个百分点。

  2006年1~9月,奇瑞汽车以20多万辆的销量,在乘用车企业销售排名中位居第五位,同时进入前10的还有吉利汽车和一汽夏利,他们的销量分别为146964辆、146727辆。

  目前,自主品牌开始慢慢发力,竞争格局愈加突出,在A0级车市场中,合资品牌及自主品牌每年都推出大量的新车型抢占市场份额,在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里,2006年自主品牌在A0级的市场份额仍然超过50%,占据了绝对的市场优势。其次是德国品牌、美国品牌和日本品牌。

  A级车市场中,德系、日系车各领风骚

  在A级车市场中,我国目前仍是以德系和日系车为主,但是它们所占的绝对份额并不大,不是垄断的份额,A级车继续分化,在未来会有更多的国家国别的车系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厂商对不同的车型所使用的营销体系方式是不一样的。如何能抓住未来,对于竞争激烈的市场尤其重要。

  B级车市场上,日系车独占鳌头

  在B级车市场中,目前来讲日本占比较大的份额,这块的分化预计在两年后开始,未来B级车也将不再是一个有少数的国别系列占有市场,而会形成一个多国别系列竞争的局势。

  过去几年,整个市场的变化使消费者对整个品牌的认知发生了巨大变化。

  新华信2003年至2005年做的调查显示,消费者对中国的车型和品牌认知在发生着根本的转变,2003年调查中,消费者认为A级车和B级车都是德国车和美国车型为主,消费者对于具体国别车占据哪个级别车市场认知比较模糊;2005年调查中,消费者认为A级车韩国、德国的车型占得比较多,B级车则是美国和日本的车型占多数,对国别与市场占有率认知的清晰度显著提升。未来消费者对品牌认知的变化还将持续下去,品牌集中度会进一步降低,这给很多厂商带来巨大的压力,市场上只有20%的车型年增量是10万辆,增加车型销量是企业最大的压力。

  消费者消费形态分析

  汽车消费中,女性消费比例逐渐提升,消费群体更加年轻化。新华信调查显示,全国平均首次新车购买率仍在高速上升,说明我国的新车增长速度非常快,同时调查中的付款方式,全款购车的消费比率在不断增加,这说明我国平均个人消费能力较高,新车在未来的私家车市场中仍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人们对汽车的日常支出在不断增加,预计更新车的时间是在3~5年为主,新车更新频率的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也促进了二手车市场的繁荣。新华信2003年~2005年调查中,考虑购买二手车的消费者比率在不断提升。我国未来的二手车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力市场。

  消费者消费行为更加多元化、差异化,消费者日益成熟。如今的汽车市场已经不再是三厢车的天下了,目前的两厢车,销售势头良好。我们在调查中发现,2005年人们对于油耗的关注度明显高于往年,同时停车方便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这与过去消费者选择汽车时仅仅关注汽车排量有重大的差别,也说明了我们的消费者日趋成熟。

  中国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政策因素、新车投放、车市价格、信贷业务、二手车交易、使用费用、出口市场成为影响汽车需求的发展七个主要因素。政策法规对整体汽车产业向好;新车型投放刺激和满足消费;价格仍然是重要的竞争武器;二手车市场将快速增长;汽车金融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拉动需求;油价上升,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

  2006年我国汽车产业的增长态势将会继续到2007年。特别是汽车金融业务的开展,将会拉动部分需求,同时,出口市场将继续高速增长。预计2007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将有望突破800万辆,市场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

  我国过去汽车市场增长过程中有高峰也有低谷,在未来我国汽车市场将会是一个平稳的发展过程,至2010年我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将达到1000万辆。假如没有环保因素、交通的因素、使用的安全问题这三个因素影响,我国汽车市场将仍然保持强劲的增长。

  从我国汽车市场总体发展趋势上看,2007年乘用车汽车市场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商用车市场低速增长;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地位将得到全面提升;新车型投放仍然较为密集;微型和小型车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价格将继续走低,但是降价幅度会小于2006年;出口市场高速增长,出口目的地国家将从中东、南美和非洲为主向欧洲和北美渗透;消费格局将发生明显变化。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新车需求进入初步饱和阶段,二手车交易量将很快超过新车交易量;汽车经销渠道面临调整,单一4S店为主的模式将被打破;汽车金融公司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汽车消费群将进一步多层化和多元化;数据库营销将成为汽车营销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作者系新华信市场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来源:新汽车

(责任编辑:常亚梅)


我来说两句 全部跟贴 精华区 辩论区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地址:
唯一能打出【范特西】的输入法!

设为辩论话题      


精彩图片新闻

非常炫目玛莎拉蒂跑车 让男人热血沸腾极品车
非常炫目玛莎拉蒂跑车 让男人热血沸腾极品车
奥迪R8火拼直升机 她和它使人陶醉
奥迪R8火拼直升机 她和它使人陶醉

搜狐汽车每日精彩推荐

>>
相关链接





搜狐短信 小灵通 性感丽人 言语传情
三星图铃专区
[周杰伦] 千里之外
[誓 言] 求佛
[王力宏] 大城小爱
[王心凌] 花的嫁纱
精品专题推荐
短信企业通秀百变功能
浪漫情怀一起漫步音乐
同城约会今夜告别寂寞
敢来挑战你的球技吗?
 精彩生活 

星座运势 每日财运
花边新闻 魔鬼辞典
情感测试 生活笑话


今日运程如何?财运、事业运、桃花运,给你详细道来!!!


死了都要爱
上海滩
寂寞沙洲冷
隐形的翅膀
不怕不怕
约定
谁动了我的琴弦

精彩推荐

台湾槟榔西施专诱司机

·难得一见的个性车模(图)
·最新水陆两用汽车(组图)
·为啥波霸女孩都喜欢玩车


频道精彩推荐

·皮诺切特 西安事变
·乌鲁木齐停暖 六方会谈
·台北高雄市长选举
·top新闻 医改 入世5周年
·nba直播 姚明 王治郅
·多哈亚运会 刘翔 篮球
·欧洲冠军联赛 体育彩票
·CIVIC 乐风 凯美瑞
·标致206 骏捷 雅绅特
·搜狗紫光拼音输入法下载






菊花台
一万个理由
隐形的翅膀
倩女幽魂
飞的更高
无尽的爱
迷糊娃娃可爱粉红卡通
四季美眉给你最想要的

搜狐分类 ·搜狐招商


热点车型推荐

骐达 速腾
乐风 戈蓝
君威 凯旋
瑞虎 宝来
思迪 锐志
飞度 雅阁
奇瑞v5 凯美瑞
赛拉图 伊兰特
奇瑞QQ 奥迪A6
马自达6 标致206
马自达3 标致307
两厢polo 比亚迪f3
现代雅绅特 萨拉毕加索
热点品牌推荐

广州本田 上汽通用
上海大众 广州丰田
长安福特 一汽丰田
给编辑写信



设置首页 - 搜狗输入法 - 支付中心 - 搜狐招聘 - 广告服务 - 客服中心 - 联系方式 - 保护隐私权 - About SOHU - 公司介绍 - 全部新闻 - 全部博文
Copyright © 2018 Soh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
搜狐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contact.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