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日本工业设计促进会将一年一度的"最佳设计大奖"颁发给三菱"i"。而"i"也成为50年来首款获得日本年度最佳设计大奖的微型车。
图一:今年10月,日本工业设计促进会将一年一度的“最佳设计大奖”颁发给三菱“i”。而“i”也成为50年来首款获得日本年度最佳设计大奖的微型车。
中高级轿车市场日系品牌风光无限
且不论飞度、颐达、花冠等,单说雅阁、天籁、凯美瑞。这几年,日系品牌在中国的中高级轿车市场上可谓风光无限。尽管有大众帕萨特、别克君威、君越、福特蒙迪欧等欧美品牌的阻击,但总体而言,日系中高级轿车的销量仍呈不断增长的势头。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11月,广州本田“当家花旦”雅阁以14610台的销售成绩又一次在国内中高级轿车市场上领跑。而另一边,广州丰田凯美瑞依然是虎视眈眈,随着产能的逐步提升,凯美瑞早已按捺不住对中高级轿车销量头把交椅的野心。
尽管不如雅阁和凯美瑞“抢眼”,但东风日产天籁乃至一汽轿车马自达6也都凭借自身特点在中高级轿车阵营中占据一席之地。不论是否因为造型设计更符合东方人的审美观点,还是更懂得迎合消费者的需求,总之,相对于欧美品牌在中高级别轿车市场里的各自为战,呈“狼群”之势的日系品牌正步步为营,在整体上抢占上风。
图二:在三菱汽车博物馆里,摆放的一辆三菱A型车模型见证了日本汽车工业的发展。作为日本首次批量生产的轿车,三菱A型车从1917年至1921年间共生产了22辆。
三菱不甘人后
夹缝中谋求发展
日系品牌在中国中高级轿车市场上的风光,三菱自然不可能视而不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促成戈蓝得以短时间内在东南汽车落地开花的主要动因。而此前,东南欲求戈蓝两年却不得。
但是,三菱恐怕仍要为自己的踯躅付出代价。 由于一直以来三菱在中国的整车项目基本局限于SUV,因此,中国消费者对于三菱轿车的认识基本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少数进口车型上。而这种状况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消费者对三菱品牌轿车产品的陌生感。这对三菱显然非常不利,尤其在中高级轿车市场,品牌的影响力更显得至关重要。
不过,三菱也并非没有值得骄傲的资本。在国际汽车运动赛事方面的知名度从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助其一臂之力。东南汽车和三菱的有关人士在谈到戈蓝时都信心十足地表示,如果说以前三菱给人的印象是走运动型路线,那么外形大气、内饰豪华、动力出众的戈蓝在继承三菱运动血统的同时,也将是代表三菱最新国际形象的一款车,宽敞的空间设计和卓越的安全保障将使其在同级车中具有更大的竞争力。
不难想见,戈蓝被三菱汽车寄予了多大的希望。在由本田、丰田和日产三大日系品牌以及大众、通用、福特等把持的中高级轿车细分市场上,戈蓝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来自日系同级车型的挑战,而其到底能取得怎样的成绩,还需要市场给出答案。
以技术为后盾
三菱盼积跬步至千里
用配置、性能和价格让市场接受并认可戈蓝也许还不算太难,但对三菱而言,真正难的是让这个品牌得到真正的认同。
前些年的“自乱阵脚”使得三菱不得不在低迷中一度徘徊。如今,面对新的“复兴计划”,三菱汽车也深知任重道远。在三菱汽车海外事业北亚本部长葛城慎辅向记者出示的三菱汽车2005财年报告中,其在北亚地区的销量占全球总销量的15%,即便是所占比例最高的日本本土和欧洲市场,也分别只有19%。由此可见,三菱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北亚市场的销售已在三菱的全球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这15%的比例具体到销售数据却只有区区20万辆,还不及今年前11个月广州本田一家合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因此,未来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对三菱的“复兴计划”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菱汽车目前在日本本土共有4家工厂,其中又以冈崎工厂最具特点,因为这家工厂和三菱的技术开发部门共处一地,因此可以就产品问题与开发部门进行零距离的沟通。记者在这家工厂看到,除了出口中国的格蓝迪,这里还生产COLT以及在北京车展上亮相的新款欧蓝德。而在与工厂一墙之隔的三菱汽车冈崎试验室,据说仅负责发动机研发的试验室就有55个,而其他诸如可以模拟从20摄氏度到55摄氏度的高温试验室、可以模拟零下50摄氏度的低温试验室、车身系统耐久试验室、电波试验室等更是令人眼花缭乱。而冈崎试验室虽然也设有试车场,但对车辆更系统的测试则会被放在三菱汽车位于北海道十胜市的测试场,因为仅这个试车场的占地面积就相当于两个日本关西机场!
虽然家底“殷实”,但葛城慎辅仍保持一贯的谨慎,他表示,三菱在中国市场上是个后来者,因此必须更加努力。在和东南汽车合作后,三菱未来将会源源不断地把新开发的车型引入东南,以扩大在中国的销量。可以肯定的是,在2008年就会有一款重量级的新车投入中国制造。 (责任编辑:俞劲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