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博士赵福全和“土”老总李书福一见如故,新的研发模式将在吉利诞生。有人预言,这两个另类人物联手,有可能推动中国高水平轿车撞开欧美市场大门转瞬间,赵福全加入吉利控股集团已经一个多月。
10月份,他突然从华晨金杯副总裁兼研发中心总经理的位置上辞职。 正当人们对他的去向百般猜测时,他却悄然出现在北京国际汽车展吉利展馆开幕仪式上。这位被称作汽车界三大海归研发领军人物之一的专家,顿时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知情人士向《财经时报》透露,赵福全现在很忙,除了正常工作外,他主编的一本专业书刚刚在美国汽车工程学会出版。
赵福全的动力来自一个月前的那次任命。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的恳请下,他正式加盟吉利,出任副总裁兼吉利欧美汽车工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
尽管他一再呼吁人们不要把海归当成另类人才,但如今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赵福全已被看成是另类的海归人物。
迷茫中接住“绣球”
赵福全告诉《财经时报》记者,李书福找到他时,他刚刚从离开华晨的迷茫中理出一丝头绪。
他是怀着一腔热忱回国投身于自主品牌建设的。在底特律,赵福全当时已做到戴姆勒-克莱斯勒技术中心研究总监的位置,是第一个担任国际汽车工程式学会(SAE)分会主席的华人,也是美国能源部汽车技术工业界顾问,还被美国工程院选为全美最杰出工程师之一。
不过,在赵福全心目中,华晨两年多的研发,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一段时间。2004年,他放弃优厚待遇,远别妻儿,来到华晨金杯担起研发管理重任,经过两年时间的艰苦努力,不仅为其建立起比较系统的研发体系,还协助这家一度遭遇市场滑铁卢的企业研发出深受市场青睐的骏捷。这款产品首创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脱销”的奇迹。
离开华晨后,业界盛传赵福全返回美国的消息,他自己也以为最好归宿可能还是美国。这时,有件事让他彻底改变了想法:一家民营企业的老总主动找到他,希望他能加入自己的研发队伍,随之,好几家企业辗转向他抛出“绣球”,其中不乏国外著名的汽车公司。
赵福全再次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他发现,自己最钟情的还是自主品牌汽车的研发。当拜访名单上出现了吉利的名字时,他认识到,自己的又一个机会来了。
“就像当年回国加入自主品牌一样,不是我选择了自主品牌,而是自主品牌选择了我。”谈到加入吉利的原因,赵福全感慨万千地对记者说。
太“洋”撞上太“土”
赵福全为何选择了吉利?
据赵福全透露,是李书福的个人魅力加上吉利的团队素质吸引了他。一次聊天时,李书福本来是想考查他,但说着说着,竟忘了跟他谈话的目的,侃起自己的长远规划和吉利的宏伟蓝图来。李书福对车的钟情,加上本色质朴的性格,改变了赵福全原来心目中吉利的负面印象。
“二人转唱得差不多了,应该考虑唱黄梅戏了。”赵福全用这样一句话,形容他加盟吉利后的信心。
李书福和赵福全都可算作中国汽车界的另类人物,但两人站在一起,人们很容易感觉到其中的巨大反差:李是地道的农民出身,质朴和倔强的性格都写在脸上;赵是留洋博士,儒雅中透出几分睿智。
这使得有人为赵福全加盟吉利担心:“海归太洋,吉利太土。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能融到一起吗?”
赵福全告诉《财经时报》,他开始也有过同样担心。而了解吉利的“十一五”发展规划后,他完全释然了。
在这份详细的计划书里,吉利不仅展示了未来发动机、变速箱的发展路径,而且对于低端产品如何提高品牌形象,高端产品如何延伸,企业如何向国外扩展等,都有很具体的描述。看到计划书上标示的“绝密”两个字时,赵福全说他甚至有些激动。
从注册公司起步
李书福吸纳赵福全的主要目的,是打开欧美市场大门。这位敢想敢干的民营企业家梦想进入欧美市场已经多年,去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今年的底特律北美汽车展,吉利都高调亮相。
然而,梦想归梦想,欧美汽车市场苛刻的法规要求,对于尚在低端市场打拼的吉利来说,无疑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李书福坚信,熟悉西方技术模式和研发流程的赵福全,能帮他实现这一梦想。
来到吉利后,赵福全一切从头起步,甚至连他任职的公司都是从注册开始。他介绍说,从欧美市场主打什么车型,涉及的技术含量和价格,到底做成什么样的品牌,加上人才战略组织,他都要一点点研究。“这也是我加入吉利的原动力之一。市场光靠廉价是不行的,技术培养是个漫长的过程。对我来说,挑战非常大。”
懂技术,又了解市场,熟悉管理,这是赵福全不同于一般技术人员的独有优势。以他的眼光看,吉利走“低开高走”之路,有体制上的优势,眼下的关键是迅速建立起完善的研发流程,同时打造出一个高附加值的品牌。但李书福对他的高期望值,显然也让他产生一定压力:“海归也是人不是神。如果不把产品理顺,没有培养好人才,同样实现不了价值。”
对话
赵福全:自主开发像刀尖上跳舞
《财经时报》:您归国参与自主品牌研发工作有两年半了,感受如何?
赵福全:中国自主品牌所走的道路艰难,参加自主品牌建设的海归更难,形象地说,就如同在刀尖上跳舞,很疼很疼,但又不得不跳。
众所周知,中国所有的自主品牌研发能力还都很薄弱,而一家企业真正形成研发能力,需要很长时间的知识和经验积累。
《财经时报》:您在华晨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研发团队和体系,到吉利后,原来的东西能带过来吗?
赵福全:华晨的产品与吉利产品没有重叠性。就像戴-克的研发体系不适合华晨一样,华晨的研发体系也不适合吉利。
《财经时报》:吉利在国内主要是做低端品牌,通过什么方式能提升这个品牌,从而让欧美消费者认可呢?
赵福全:中国汽车目前的优势主要还是成本优势。以局外人的眼光看,吉利的研发水平是不高,但吉利研究院已经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我感觉这里有自己发挥能力的空间。
汽车如何进入欧美市场,也就是中国文化怎样融进欧美汽车文化的过程,这要从设计、造型、品牌乃至所有的汽车元素上改进才行。
中国汽车人都想有一天把自己的车卖到美国市场,这肯定不是梦,就像自主品牌几年时间就发展得如此迅速一样。李书福董事长说过,原来也想不到5年后的今天,自主品牌能有这么大的进步。他的目标是把吉利做成百年老店。 (责任编辑:常亚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