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的沈阳,寒凝大地、雪冻冰封,但华晨汽车上下却洋溢着盎然春意。12月22日,首批出口德国的3000辆中华轿车在华晨综合楼前举行发车仪式,正式运抵大连港口。据悉,此批中华轿车为华晨与德国HSO公司签署的15.8万辆中的首批,也是华晨正式进军欧洲汽车市场的先行兵。
毫无疑问,从签订协议到正式发车,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华晨用行动说明出口德国并非空穴来风,而首批“中华”抵达大连港口,不仅标志着华晨出口欧洲计划真正付诸实践,更意味着自主品牌汽车登陆发达国家市场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千骑齐发 仰啸德国
2005年,我国共有1009家企业有汽车出口纪录(包括零部件企业),同比增长43.1%的背景下,但是,出口不到10辆车的汽车企业就达600多家,其中,出口1辆车的企业更是高达160家。也因此,在中国汽车出口“大跃进”的表象下,诸多人对自主品牌所谓的“出口时代”心存质疑。
此次,自主品牌生力军华晨汽车一举打破民族汽车出口纪录,与欧洲大型知名物流公司HSO汽车贸易公司一次签署为期5年,共15.8万辆中华轿车的出口协议。这是迄今为止,我国自主品牌轿车单笔出口量最大的一次,也是民族汽车首次大规模登陆发达国家市场。3000辆中华轿车齐集沈阳整装待发,华晨出口德国进入实质性阶段,而关于华晨出口是“真实的谎言”还是“巨大的冒险”的议题也自此盖棺定论。
据了解,中华轿车出口德国及欧洲市场总数量为15.8万辆,具体战略为:2006年3000辆,2007年1.5万辆,2008年2万辆,2009年3万辆,2010年4万辆,2011年5万辆。今年的3000辆主要面向德国市场,2007年以前进入德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奥地利、瑞士、波兰、列支敦士敦
等8个国家,2007年至2011年进入法国、意大利、捷克等22个欧洲国家。
事实上,华晨从1997年就开始对海外市场进行经营与打造。到目前为止,华晨海外市场网络已发展到33家,同非洲、亚洲、欧洲、南北美等地区客户都建立了良好的贸易关系,初步形成了华晨汽车及零部件的海外销售网络。同时,华晨在埃及的CKD工厂建设,出口美国项目以及欧洲零部件配送中心都进展顺利,而此次德国市场的打开,也为华晨拿下了“全球通行证”,由德国走向欧洲,从美国覆盖北美的国际化市场格局已然形成。
品质服务 双舰护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华晨顺利进入欧洲,何以为之?未来又将以何为之?
欧洲是一个全球汽车市场准入度最高的市场,在安全标准、排放限制、相关法律法规方面都已建立了一套严格完善的体系。这其中,被誉为“汽车之乡”的德国又是拥有汽车顶级制造工艺,市场准入“门槛”最高的国家。
显然,对于以“品质先,方敢天下先”为企业理念的华晨而言,品质无疑是高端市场的敲门砖。一直以来,华晨坚持“高起点自主创新,高品质自主品牌,高目标跨越发展”的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金、技术、人才、采购等资源的高效配置。意大利名厂设计保证了中华轿车具有契合欧洲消费者口味的外形,保时捷公司调校底盘提升了华晨汽车的安全系数,与此同时,原宝马公司的国际质量大师施佩尔出任华晨“首席品质官”,国际知名供应商提供的零部件以及国际先进质量管理体系,也确保了华晨的国际级品质。 今年,华晨强力推进的以品质为核心的“品牌、品质、品种”三品工程及“SQS”安全、品质、服务三位一体的保证体系,使企业的品质保证和售后服务体系经受住了任何条件的考验。
“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了巩固欧洲市场,华晨在签订合约的同时也迅速做出市场反应。品质方面,针对德国当地的气候、地面状况、目标群体的消费喜好等因素进行了产品的后续改进,与欧洲市场同步发展的品质优化课题也已经提上日程;在服务方面,可供给欧洲22个国家的零部件中心已经进入良好的启动和服务阶段。同时,华晨与HSO公司达成共识,从一开始就对每位消费者建立客户档案,对他们进行跟踪服务,以此来保证服务体系的完善。
可以肯定的是,在民族汽车出口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道路上,华晨率先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备受瞩目的3000辆中华轿车将在全国期盼下载入史册,将代表自主品牌在欧洲的土地上高高擎起中国汽车的旗帜。而华晨,也势必以其后发之势在短时间内成为中国汽车业界的领军者。
(责任编辑:唐玲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