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五:交通险“自愿变强制”
相关政策:“交强险”为受害人提供基本保障
7月1日,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开始付诸实施,我国1亿多辆机动车都要购买“交强险”,并按其条款规定支付保费并可获得赔偿。 “交强险”可以说是我国首个由国家法律规定实行的强制保险制度。实行“交强险”制度就是通过国家法律强制机动车所有人或管理人购买相应的责任保险,以提高三责险的投保面,最大限度地为交通事故受害人提供及时和基本的保障。但是“交强险”出台后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大家担心“交强险”实施后费率会提高,这将加重车主的经济负担。目前“交强险”的费率和条款由保险公司自己制定,保监会只对其进行监管审批。但是由于缺乏基础数据,在“交强险”实行的第一年,全国将统一费率、统一条款、统一赔付限额。基础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到第二年车主续保时,费率才会与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挂钩。因此目前的“交强险”还只是个“半成品”,诸多方面需要在执行过程中才能逐渐成熟。
●变化六:汽车大国变强国
相关事件:自主品牌飙升,中国汽车产销今年超700万辆
到目前为止今年全年的汽车产销数字还没有出炉,但根据前11个月的数字,今年中国汽车产销700万辆已是板上钉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近日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前11个月汽车产销分别为659.24万辆和645.48万辆,同比增长27.92%和25.49%。如果按照前11个月平均月销量58.6万辆的数字计算,今年全年全国汽车的销量将达到704万辆,这个数字将超过德国和日本,中国已成为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
与此同时,自主品牌增长幅度也超过合资企业,自主品牌产量增幅达到40%至80%;小排量轿车增长幅度达60%左右。
●变化七:汽车进口国变出口国
相关事件:中国汽车出口首超进口
11月份,15.8万辆中华轿车将出口德国的消息令国人振奋,而实际上这只是今年国产汽车大规模出口的一个典型范例。汽车界元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在本月也表示,今年1至9月中国汽车出口额为169亿美元,整车出口将在2005年16万辆的基础上有大幅增长,预计今年整车出口在25万辆左右,中国汽车的出口量首次超过进口量。
●变化八:“SKD变进口”
相关事件:汽车零部件进口办法“招惹”欧美
2005年4月1日起实施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规定,进口汽车零部件价格总和达到该车型整车总价格60%及以上的,认定进口汽车零部件构成整车特征,并按整车关税税率征收关税,该项整车特征核定标准自2006年7月1日起生效。这个办法是我国汽车主管部门采取法律手段抑制外国汽车厂商偷漏税、打击合资企业愈演愈烈的CKD、SKD组装之风的有效举措。此项办法实施以后,效果明显,上海通用的凯迪拉克和北京奔驰的大切诺基(大切诺基新闻,大切诺基说吧)等国产化程度相对较低的车型都取消了国产的计划,重新改为进口。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触犯了欧洲、美国等跨国车企的利益。因此,从去年年底开始,欧盟、美国称《办法》变相规定了零部件国产化的比例,违反了WTO的规则,并于今年3月向WTO提出了初步投诉。今年7月,海关总署和商务部均在网站上挂出公告,称原定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有关整车特征的进口价格百分比界定标准以及有关汽车总成(系统)特征的A、B类关键件的区分标准”推迟两年实施。为解决纠纷,世界贸易组织(WTO)于10月末设立了争端专家小组,负责调查美欧对中国的申诉。
(责任编辑:余建约) |